北京城市副中心將添1萬餘個優質學位

連續3年,城市副中心每年都有新增優質校開學,僅今年一年就新增2880個優質中小學學位。“十四五”期間,這種速度將繼續保持。目前,副中心規劃在建幼兒園和學校將新添一萬餘個優質學位。

北京城市副中心將添1萬餘個優質學位

今年9月,北京學校小學部率先啟用,迎來了首批一千多名學生。佔地面積300畝的校園裡,特色教室、文體場館、實驗室等一應俱全。學校規劃設置108個班級,其中小學部48班、初中部30班、高中部30班。更多附近居民可以在家門口上好學了。

這所學校從開始建設到投入使用,僅花費兩年時間。而這種“速度”正在成為副中心新建校的標配。最近幾年,人大附中、理工附中、北京二中、北京五中、黃城根小學、北京一幼海晟實驗園等全市優質教育資源先後入駐副中心,新增優質學位9千餘個。市教委說,所有學校實行“一個法人、一體化管理”,由本校校長任法人,帶領團隊進駐城市副中心,確保教育質量。

今年,北京學校、北京市第五幼兒園城市副中心園等一批新建優質學校、幼兒園正式啟用,副中心再增加優質中小學學位2880個、學前教育學位5480個。通州區的學校佈局進一步優化,城鄉教育一體化水平逐步提高。

“十四五”期間,更美好的教育藍圖將在這裡落地。北京第一實驗學校、北京第一實驗中學、景山學校、首師大附中、北海幼兒園等一批優質學校、幼兒園正在加快規劃建設,預計建成後將再增加優質學位一萬餘個。

副中心既有的中小學採取“抱團”模式,修煉“內功”。市級予以一定財政支持,並提供政策保障,重點培育潞河教育聯盟、運河教育聯盟、永樂店教育聯盟等,積極探索集團化辦學,擴大優質教育資源。另外,兩所高校、4家民辦教育機構和區級教科研部門也對接支持17所城市副中心中小學發展。市教委說,通過在城市副中心實施支持保障優質校、全面支援農村校、扶持挖掘特色校、綜合提升百年校等四項工程,以“百年老校質量提升工程”為引子,將陸續培育一批本地優質品牌學校。

副中心教育人才吸附能力也在不斷升級。最近3年,1086名新教師在通州區中小學上崗。同時,該區還選聘優秀教師142名,招聘鄉村特崗教師95人,選聘社會化教育人才150名,進一步優化了教師隊伍結構。

市教委說,按照“規劃優先、政策優惠、存量優化、增量優質”的思路,各部門將繼續精準發力,儘快將城市副中心建成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示範區、教育體制機制創新引領區、教育開放融通先行區和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先導區。

相關新聞

市屬大醫院組團“東進”

友誼醫院通州院區新感染樓啟用、安貞醫院通州院區和北京胸科醫院改建項目開工建設、首都兒研所附屬兒童醫院通州院區項目開工在即……伴隨城市副中心的建設,一大批優質醫療資源正在向副中心有序轉移。

11月23日,作為副中心最大的感染樓,歷時5個多月建成的友誼醫院通州院區新感染樓正式啟用。設在新感染樓內的發熱門診集篩查、診查、檢驗、檢查、留觀和治療六大功能於一體,將為下一步疫情常態化防控壓實基礎。

從友誼醫院通州院區再向東,安貞醫院通州院區正在建設中。初冬,一輛輛挖掘機、運輸車在項目區域穿梭奔忙。未來,這裡將崛起本市單體面積最大的醫院院區。建設規模37萬平方米的安貞醫院通州院區,集醫、教、研、防、國際交流五位一體,將為副中心、部分津冀居民乃至全國心肺血管危重症患者提供優質綜合醫療服務。

今年10月底,北京胸科醫院改建項目也在通州區北關大街9號啟動。這裡原是一座老舊的二層小樓,改建後將變身為8層高、總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的醫療綜合樓。拔地而起的醫療綜合樓不僅僅是一座新的建築,更是北京胸科醫院戰略轉型的重要組成部分。

備受關注的首都兒研所附屬兒童醫院通州院區項目正在積極推進中,項目選址宋莊鎮,規劃用地10.9公頃,地上建築規模14萬平方米。新院區建成後,將作為首兒所附屬兒童醫院主院區,大大提升副中心兒科醫療資源供給能力。目前,醫院的規劃方案已上報有關部門審批。

此外,北京婦產醫院通州院區和胸科醫院結核病院區項目也正在選址規劃。

來源 北京日報|記者 劉冕 賈曉宏

編輯:李拓

流程編輯 邰紹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