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歪果仁說去K歌,可不是“go to KTV”,人家聽不懂

臨近年會,許多公司的小夥伴都在討論年會的節目。特別是像小編這個部門,毫無任何才藝的情況下,更加是思考的焦頭爛額,完全沒有節目的方向。當然最後只能妥協唱歌了。唱歌自然是要約一波KTV了呀。那這個時候想叫美國的同事一起去,助理就問了一句一起go to KTV!

對歪果仁說去K歌,可不是“go to KTV”,人家聽不懂

其實這個時候,我們肯定是能夠聽得懂,是去唱歌。但是歪果仁當然聽不懂了,並且是十分懵逼的。這就與語言文化要扯上關係了。

對歪果仁說去K歌,可不是“go to KTV”,人家聽不懂

KTV其實是中國人特有的說法,這是為啥呢?其實在外國,KTV一般是開在唐人街的,基本也是華人才回去光顧的。全稱是Karaoke television,所以老外聽不懂。

對歪果仁說去K歌,可不是“go to KTV”,人家聽不懂

而老外是怎麼表達去唱歌呢?其實ktv的前身是卡拉ok,而對應的英文是karaoke/,kærɪ oki/,最初來自日本,kara在日語裡“空”的意思,oke指英文orchestra(管絃樂隊),組合在一起就是“沒有歌聲+只有伴奏”的意思

對歪果仁說去K歌,可不是“go to KTV”,人家聽不懂

老外說去唱歌一般會這麼說go to a Karaoke barsing Karaoke (唱K),舉個例子:Let s go to karaoke我們去唱卡拉OK吧!

對歪果仁說去K歌,可不是“go to KTV”,人家聽不懂

在ktv的現場,我們一定會有這樣的朋友唱得非常棒,還有拿著話筒就放不下的那種,那我們就說說麥霸怎麼說吧?你可以說microphone hog,也可以說mic hog。舉個例子:Have you done hogging the bathroom?你要把浴室霸佔到什麼時候?

對歪果仁說去K歌,可不是“go to KTV”,人家聽不懂

其實唱歌這種活動,對於日常處於強烈工作壓力的人們來說,是一件非常放鬆的事。畢竟如今的社會環境競爭激烈。就如同是毫無硝煙的戰場,幾乎每天都會有人被淘汰,雖然沒有身處於一線大城市,但是小編我依然感覺到深深的危機感。以此不斷學習就成為了一種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