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是最好的護血管藥

廉 政 編譯

對於心腦血管病患者來說,久坐、懶得動都可能加重病情,適當運動可對血管起到按摩作用。近日,《歐洲心臟雜誌》刊發了5項研究,證明運動對心腦血管有諸多益處。

房顫患者多運動,死亡風險降一半。挪威科技大學研究人員對1117名房顫患者進行跟蹤調查,其中女性347人,男性770人。研究發現,運動量達標的患者比不運動的患者,全因死亡風險降低了45%,心血管病死亡率降低了46%。研究人員還發現,經常運動的人心血管病發病風險降低22%,腦卒中風險降低30%。

運動是最好的護血管藥

常運動,心律失常風險低。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研究人員對280餘萬人進行為期7年的跟蹤調查,其中52.5%為女性,年齡為40~69歲。結果發現,經常運動的人發生房顫的風險較低,女性房顫風險明顯低於男性。此外,常運動的人發生心律失常的風險也顯著降低。

老人規律運動,心血管病風險低。韓國首爾國立大學研究人員為了探究老年人的運動量與心血管病之間的關係,調查了110餘萬名60歲及以上無心血管病史的人。結果發現,與經常不運動的老人相比,每週持續進行中高強度運動1~2次、3~4次、大於5次的老人,患心血管病的風險分別下降了7%、5%、4%。值得注意的是,曾經經常鍛鍊的老人變得不愛鍛鍊後,患心血管病的概率也會顯著增加。

孩子常鍛鍊,少患缺血性心臟病。成年人心肺功能差、肌肉量少、肥胖,是引發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其實,這些問題早在青年時期就已經出現了。為探究原因,瑞典林雪平大學的研究人員對107餘萬名16~19歲的青少年,進行了平均28.4年的跟蹤調查。結果發現,心肺功能最好的孩子比最差者,患缺血性心臟病的風險低89%。研究人員還發現,肥胖會導致患心血管病的概率顯著升高,但肌肉量的多少對心血管病沒有太大影響,所以預防措施可從鍛鍊心肺功能和控制體重兩方面著手。

多運動,血管老得慢。瑞典斯德哥爾摩索爾納大學研究人員對84名平均年齡為59.4歲的久坐者,進行了為期12周的研究。結果發現,高強度間歇性訓練(短時間內進行全力、快速、爆發式鍛鍊的一種訓練技術)有助改善微血管功能障礙,降低心血管病的發病風險。此外,高強度間歇性訓練可降低體重指數、脂肪含量、“壞”膽固醇、增加肌肉量,以及最大攝氧量。但要注意,這類訓練強度大,對心臟負擔較重,並不適合所有人,心腦血管病患者應在醫生或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進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