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初老照片:明十三陵破敗不堪,朱元璋後裔盜伐樹木、盜挖妃墓

1924年9月7日,寂寞的清遜帝溥儀與早已淡出公眾視線的延恩侯朱煜勳在紫禁城相見了。朱煜勳穿著借來的前清冠服,遮住裡面破舊的襯衣,心情十分激動,向他的“皇上”行了三跪九叩大禮。

這次見面由溥儀的英語老師莊士敦促成,要說有什麼實質意義,則無從談起,純粹是為苦居深宮的溥儀解悶。

民初老照片:明十三陵破敗不堪,朱元璋後裔盜伐樹木、盜挖妃墓

朱煜勳穿著借來的冠服,在莊士敦住處留影。

問題在於,延恩侯朱煜勳是何許人也?清廷向來對異姓封爵十分吝嗇,封至侯爵以上的更是鳳毛麟角。延恩侯何德何能,獲得了清廷的青睞?

民初老照片:明十三陵破敗不堪,朱元璋後裔盜伐樹木、盜挖妃墓

朱煜勳的名片。

延恩侯是清廷封給明朝皇帝后裔的爵位,最早可追溯到康雍之際。

清朝初年,朝廷對明朝皇帝的子孫並不友好,甚至因為“朱三太子案”而大開殺戒。等到康熙帝晚年,天下底定,他又大發“善心”,命令臣子尋訪明太祖朱元璋的裔孫,使之管理明皇陵。

民初老照片:明十三陵破敗不堪,朱元璋後裔盜伐樹木、盜挖妃墓

民國初年,明十三陵神道。

多年尋訪無果,直到雍正二年,禮部、吏部才報告找到朱元璋第十三子代簡王之後朱之璉,此人祖父在明末投降努爾哈赤,加入鑲白旗漢軍。

雍正帝當即封其一等侯爵(乾隆年間定名爵號為延恩侯),世襲罔替。延恩侯的任務是:“祭告明太祖陵及昌平十三陵,以承祀事,……嗣後每年春秋二季令其呈明前往。”

民初老照片:明十三陵破敗不堪,朱元璋後裔盜伐樹木、盜挖妃墓

明十三陵神道上的碑亭,很破敗。

如此大費周章封賞延恩侯,並非康、雍二帝關愛明帝后裔,此舉是他們高掛的一個招牌,用來宣傳不敵視明朝、不歧視漢人,意在贏得“天下歸心”。

皇帝對延恩侯也不是完全放心的。按規定,延恩侯要定居北京,無實職,未奉諭旨不得他往,實際上處於監視之下。

民初老照片:明十三陵破敗不堪,朱元璋後裔盜伐樹木、盜挖妃墓

明十三陵永陵的神殿,屋簷塌落。

延恩侯總共傳了十二代,朱煜勳於1891年(光緒十七年)襲爵,成為最後一代。

晚清時期,朝廷削減了延恩侯的薪俸,這個家族的生活很快陷入困頓。第十一代延恩侯誠端(朱煜勳之父)砍伐十三陵樹木出賣,還將山陵內土地租給他人耕種,以此換點銀兩維持生計。

慈禧太后獲悉了誠端監守自盜之舉,但知道他家貧,沒有懲罰他。

民初老照片:明十三陵破敗不堪,朱元璋後裔盜伐樹木、盜挖妃墓

明十三陵欞星門。

時至朱煜勳這一代,隨著朝代的更迭,他的日子更不好過。他不僅任由十三陵的建築頹壞坍塌,甚至模仿其父的樣子,繼續靠盜賣陵內樹木度日。

民國初年,朱煜勳還能從北洋政府每月領取月薪60元,只是長期處於拖欠狀態,他又安逸慣了,不願從事其他勞動,所以窮困潦倒,狼狽不堪。

民初老照片:明十三陵破敗不堪,朱元璋後裔盜伐樹木、盜挖妃墓

明十三陵石牌坊。

莊士敦曾提出去侯府拜訪,朱煜勳則明確拒絕,稱自己的住處實在太小,連客廳也沒有。後來,莊士敦讓僕人給朱煜勳送一件小禮物,果然看到延恩侯衣衫襤褸地坐在破凳子上,一家人住在一所破舊不堪的簡陋小屋裡。

儘管如此,延恩侯對廢帝溥儀的態度一如前朝,尊敬有加。溥儀被逐出紫禁城後,他東拼西湊籌了幾塊錢路費,特意去天津“請安”,滑稽非常。

民初老照片:明十三陵破敗不堪,朱元璋後裔盜伐樹木、盜挖妃墓

明十三陵長陵方城。

1929年,朱煜勳以“生計奇窘,無法維持”為由,請登臺不久的國民政府格外撫卹。後來,內政部取消其爵位,委以明陵保管委員之職,月薪50大洋。

孰料朱煜勳劣性不改,不但未盡保管明陵之責,竟然還參與盜挖十三陵雀山妃墓。此事被揭發後,國民政府下令撤銷其職務,將明十三陵交由昌平縣管理。從此明陵香火斷絕,延恩侯退出歷史舞臺。

注:朱煜勳照片由英國人莊士敦拍攝,時在1924年9月7日下午;明十三陵照片由美國人西德尼·甘博拍攝,時在1924年或稍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