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學習中,切記不要忘了培養孩子的學習自主性!

在生活中我們來看一下這樣的情況:A和B兩家的孩子,A家平時對孩子要求很高,如果管的嚴一些,孩子的成績就會好點;如果管的松點,孩子的成績就會下滑。B家對孩子看起來好像要求沒那麼高,管的也不是那麼嚴,不過孩子的成績卻挺穩定,甚至還有不錯的成績。

在孩子學習中,切記不要忘了培養孩子的學習自主性!

要說這裡的原因,家長一定也能大概說出個所以然:A家孩子可能不是太想學,都是家長逼著的,一旦家長放鬆,成績就會下降;B家孩子自己想學,有發自內心的動力去學。在這個例子裡面就涉及到孩子學習的自主性問題。

在孩子學習中,切記不要忘了培養孩子的學習自主性!

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應該避免以下幾點:

1.嘮叨說教。

有的家長喜歡對孩子說很多的大道理,比如你要好好學習,不然考不上大學,找不到好工作。或者是社會競爭激烈,不學習要被淘汰。實際上孩子對這些說辭非常的反感。在平時作為家長應該注重潛移默化的教育,比如放下手機陪孩子看書,用自己的行動感染孩子,讓孩子習慣。濃厚的學習興趣是一點一點培養起來的,令人乏味的說辭會破壞適宜的學習氣氛。

2.緊張的學習氛圍。

有的家長以為家庭環境越“簡陋”,對孩子越嚴越好,其實這樣也不一定正確。孩子會感到這個家庭很“冰冷”,除了學習沒有一點樂趣。如果家長再嚴加批評,更會造成孩子的恐懼和害怕,從而讓孩子對學習有一定的逆反心理。學生在緊張與害怕中,大腦得不到放鬆,很難激發學生思考中靈感的火花,更會導致學生循規蹈矩地思考問題。

3.有意識的支配孩子,讓孩子缺少自主性

作為家長,我們要給孩子創造一種輕鬆自由的學習氛圍。上一條指的是物質層面,這裡指的就是精神層面。我們家長不要以自己的意志去支配孩子的學習,要讓孩子積極主動完成每天的學習任務,讓孩子自己安排學習時間,並發現自己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孩子的自我反省和反思往往比家長的支配更重要。

在孩子學習中,切記不要忘了培養孩子的學習自主性!

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幾個方面:

1. 用方法引導孩子,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

自主預習是很重要的學習方法。家長雖然不能完全指導孩子每一門的學習,但是可以指導孩子去預習,這尤其在小學和初中尤為重要。家長在預習前給孩子提一些小要求和小問題,讓孩子有目標的去預習,如果完成了,可以給孩子一些激勵性的獎勵。這樣只要堅持一段時間,就會讓孩子形成自我學習的意識。通過孩子學習的反饋過程,指出孩子的不足,多鼓勵孩子做到盡善盡美。對於孩子提出的一些好的想法,家長要給予正面的激勵性評價。對於孩子的質疑,家長也要肯定,然後指導孩子在後續學習中進行再思考。

2. 搭建交流的平臺,培養孩子的自主交際能力

家長應該給學生搭建一個自由交流,自主學習的平臺,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勇氣。在茶餘飯後,在親戚聚會時候,讓孩子暢所欲言,自由的說出在即的想法。家長要重視孩子的想法和意見,積極和孩子交流,消除孩子心中的疑慮。

3. 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激發孩子的思維。

家長應鼓勵孩子去閱讀,可以提出一些令孩子思考的問題。舉個例子,在平時孩子的讀書過程中,讀到了《列夫托爾斯泰》這篇文章,讓孩子感受到對托爾斯泰的崇敬之情。可以問孩子,怎樣用美好的含有褒義的詞句來形容自己崇敬的人?在平時生活中,崇敬怎樣的人,怎樣的職業?與學生交流,激勵他也成為這樣的人。讓孩子感受一些人生觀,價值觀。

培養孩子的自主性不是一朝一夕能夠達成的,家長要有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的耐心和毅力,抓住孩子4-10歲的關鍵時期,用自身去感化,只要堅持培養,學生在學習中會有更多的自主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