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電影市場什麼時候能恢復?

簡單的苦咖啡


很多行業都正式開始線下辦公,不少商鋪、飯店所也陸續恢復了營業。伴隨著復工潮的到來,電影院是否能夠營業的話題也再度被擺上了檯面。而其實更早之前,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與北京疾控中心,便先後就該問題發佈過《關於電影院復工準備的工作建議》和《新冠肺炎流行期間北京市電影行業復工防疫指引(1.0版)》(以下簡稱:《復工指引》)兩份復工指導意見。

雖然只是“復工指引”,但相關文件下發後還是在網上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很多人都不支持復工。爭議之下,在2月27日舉行的“北京市新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北京市副秘書長陳蓓親自回應稱:“從目前的形勢來看,電影行業還不具備開業條件。”

  一位接近主管部門的業內人士說,“按照當下的情況來看,或許不會批准5月1日前營業”。這也就意味著,如果疫情能如鍾南山院士所言,在4月底得到基本控制,那麼電影行業或許還能迎頭趕上“五一檔”,反之“沒有電影院”的日子可能要持續更長一段時間。

電影院想要復工,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在於:能否保障影院內的安全。

  “現在影院不敢輕易開工,最大的風險還是在於擔心疫情的再度爆發。一旦在自己影城發生,後面的風險不可估量。”某資深影投管理者說。按照2003年SARS爆發後有關部門對文娛行業的要求來看,需要全國沒有一例新增病例的45天后才能舉辦大型活動,對影院這類密閉式場所來說,更需要多加重視。

  《復工指引》部分內容

  即便目前《復工指引》中規定對“復工條件”有明確規定——洗手間等場所配備洗手液和消毒用品,公共區域每天消毒不少於8次,每個影廳每部影片放映結束後須徹底消毒一次、工作人員和觀眾進入影院區域必須戴口罩、測量體溫等,但很多從業者仍認為不夠保險,“影院本身是密閉式場所,隔排隔座也很難保證安全”。

  況且口罩目前還是個大問題,有不少影院管理者說:“消毒水1公斤二十到三十塊錢左右,可以稀釋成100公斤,這塊成本還好,但是16塊錢一個的口罩真的用不起”。

  其次,“還有投入成本和可預期收入比的問題。”某影企高管說,如果嚴格按照《復工指引》裡的衛生標準:新風系統每天清潔一遍、重點區域每天消毒8次,這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如果看投入產出,即便投入不會太高,但營業初期真的會有那麼多人來看電影嗎?”


  為了解網友們的態度和觀影意願,電影影迷社群對全國70多個城市的數千位影迷進行了樣本採集,結果顯示,影院復工後,不願意去看電影的人數佔比高達52.9%,其中有90.6%的人因為影院是“人口密集場所”而選擇放棄,而網上更有調查顯示,有超過8成的受訪者不支持影院復工。

  “受到疫情影響,觀眾短期內可能會對人流密集型場所產生恐懼心理。”此前賈樟柯在柏林電影節接受媒體採訪時也提到:“我判斷未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觀眾不會想去電影院,也許要到6月或8月,觀眾才會回來。”

  與此同時,《復工指引》對於“隔排隔座售票”、“建立觀眾信息登記制度(包括姓名、性別、住址、身份證號、聯繫電話、觀影影片及放映時間、影廳號和座位號)”等方面的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也為觀眾進入電影院觀影設置了障礙,讓一些非活躍觀影人群對影院望而卻步。

  但這也就帶出另一個行業普遍關注的問題:影院復工之後,是否有足夠好的片子上映帶動大盤,激活大家的觀影熱情?一位在發行行業深耕多年的資深影人告訴:“好片子才是硬道理,哪怕疫情剛結束,也依然會出現觀影熱潮,比如《阿凡達2》,這中間甚至不需要窗口期。所以如果能夠有這樣一部影片上映,則很有可能幫助觀眾重拾信心。”

  然而這件事實現起來並不容易。根據業內人士在業內進行的調研,“小片帶不動,大片不願動”可能會成為疫情結束初期行業的常態。

  “一方面是疫情讓很多公司裁員、降薪,大家已經沒有預算給非必需性的開支;另一方面,流媒體內容也在一定程度上對觀眾的觀影需求有所消解;最重要的是,復映初期沒有頭部影片,大家沒有強烈意願僅電影院冒險。”資深電影人羅璇坦言,“作為片方說這種話,簡直心寒”。

  對此某影視公司高管說:“一般這種情況,讓進口片頂上去,然後再引導國產大片上映會比較好。”按照當前進口片的排期來看,“(從影片熱度和話題度來看)大概率會是迪士尼的《花木蘭》”,或許會根據中國的市場情況做調整,畢竟對這樣一部有中國元素的電影來說,內地市場是大票倉。”

調查顯示,《花木蘭》是當下受期待值最高的進口片

  “報復性觀影”是偽命題嗎?

  影片排期問題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這件事並非“上撤檔的影片重新上映”那麼簡單。

  首先,疫情對影片的創作直接影響了後續內容供給。有影視公司高管說:“往後看,無論暑期檔還是國慶檔,有不少原定要上映的影片都還在製作中,大家進度都被疫情耽誤了,都不能保證如期上映。要麼是後期特效,要麼是宣傳物料,有的甚至還沒拍完。”

  儘管目前尚有一些影片儲備,但考慮到中國電影市場每年影片投放量在500部以上,資深電影人趙軍說:“100部影片投放到全球第一的市場上,真可謂不見浪花,完全無法滿足市場需求。”

  如果今年能有某幾部影片在非傳統熱門檔期大爆,或許能夠給市場與受眾習慣的培養、片方信心的建立,提供一個不錯的激勵。


騰哥電影


疫情以來,很多行業都進入冰封期,不論之前有多火,也要達到冰點,因為這場突如其來的瘟疫,不得不犧牲經濟來換取平安,其中,餐飲業,影視業最為嚴重,影院客流量更是慘不忍睹,門可羅雀,這還是復工以後的情況。

在這場疫情之前,影視業是多麼的火爆,其中,華誼兄弟為首的各大影視業,股票一路飄紅,賺的盆滿缽滿,水漲船高之,影視明星也是頻頻爆出天價片酬,一度讓市場出現了高薪高片酬亂想,對此,廣大網友也產生質疑,戲子當道的時代,往往會自毀前程,要讓國人主觀認清方向,一味的崇拜戲子,那些科學家,等國之棟樑,國之英雄如何真正的走入大眾的價值觀中去?

疫情在這個問題發生後,匆匆來襲,加之之前國家廣電總局發行了限薪令,導致演員的日子也不好過,電影業近乎停滯,無奈,好多明星相繼開始想後路,於是瞄上了直播平臺,和網紅搶飯碗,近期直播平臺越來越火爆,越來越多的歌星,演員加入直播隊伍 ,我覺得這可能是娛樂業的一次大洗牌。

如果說電影市場什麼時候能夠恢復如初,我個人認為,可能性很小了,總歸會有所損失,當然作為娛樂業頂樑柱,電影市場不會垮掉,只是暫時歇業,疫情過後也會復甦,畢竟一時想改變國人的生活習慣很難,加之國人消費水平在那擺著。

現在,全國疫情逐步好轉,估計會在下半年,可以完全控制,那個時候影視業才會慢慢的步入正軌!


萬悅談娛樂


得疫情結束後一段時間,短時間內不會恢復!

進入2020,隨著冠狀病毒的影響,線下電影全線奔潰,為了應對這次疫情,大家都從自身做起,拒絕去一些高聚集人群的地方,防止疫情的擴散,比如電影院的地方,自然就會遭受到不小的衝擊,遭到幾乎全線奔潰。

電影院屬於高密集人群場所,如果有一個病毒出現其中,在這個時期非常容易擴散,到時候帶來的後果不只是金錢的損失,高密集人群,這個病毒又極具傳染性,對大家的健康安全非常非常具有威脅。

所以說,電影市場的恢復短時間內不會得到恢復,需要這次疫情完完全全被消滅之後,在疫情結束之後還不能馬上迎來開業,需要完完全全徹徹底底的消殺,才可以恢復營業,只有這樣才能避免疫情的復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