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政策大改,人人都能去名校?真相哪有想的那麼美好

說起孩子的教育,每位家長的第一反應都是——難。

2020年中考政策大改,人人都能去名校?真相哪有想的那麼美好

誠然目前的教育體制尚存弊端,但是無數人在為此努力,力求穩定、公平。可面對增長迅速的學員基數教育資源根本做不到對應匹配,所以就有了小學、初中、高中產生學員分層。

面對嚴峻的教育形勢,小升初、中考、高考這三場考試就成為廣大學生分水嶺之戰!

那從今天開始,北北老師將依次為大家講解下小升初、中考、高考這3次大考的最新政策變化,考慮到明天北京中考成績發放,所以今天咱們先將中考政策變化!

本文將圍繞以下幾點開展詳細解釋,請各位家長仔細閱讀哦~

  • 中考科目及分值變化
  • 入學方式的變化
  • 高中自主招生如何應對

一、中考科目及分值變化

2020年中考政策大改,人人都能去名校?真相哪有想的那麼美好

1、2021年中考化學和生物、地理和歷史,擇優計入中考成績

其中地理和生物考試安排在初二下學期期末;

化學和歷史和其他中考科目安排在初三下學期期末考試(也就是中考);

2、英語成績包含筆試成績60分,英語聽說考成績40分;

英語聽說考一年2考第一次考試在12月下旬,第二次考試在第二年的3月份。

第一次滿分的考生可不再參加第二次考試,2次考試成績高的計入中考成績;

3、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道德與法治幾個科目分數,均是80分,包含70分的卷面分和10分的綜合社會實踐活動分數或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分數。


北北有話說:

簡單來說,21年的北京中考,試題總分變成了660分,計分方式為:100*3+80*4+40(語文、數學、外語、體育與健康、道德與法治、物理)——物理成了必考科目。

原來的選科方式更替

1.地理、生物兩科初二下學期考

2.其他科目初三下學期考

學生需要在歷史、地理中擇優確定1門,在化學、生物中擇優確定1門,擇優計入總分。這樣一來對很多學生而言整體備考壓力會比以前大很多。

但這裡面不乏有科目給孩子反超的機會——英語、地理、生物。

英語的聽口一共2次,如果能在第一次高分通過,那麼你會比其他人多3個月的備考時間;

地理、生物在初二下學期考完,如果這次考試能完美通過,後續半年你可以全身心投入其他科目的學習。

總體來說,中考改革對很大一部分孩子來說是更難了,但是也給了反超的機會!

2020年中考政策大改,人人都能去名校?真相哪有想的那麼美好

二、入學方式的改變

1.校額到校政策硬性要求

對比20年中考入學,新政沒有增加或者刪減入學方式,整體種類不變,但是21年中考校額到校有了新要求!而歸納下來就是“一原則、四要素”。

一原則:學生所在初中校有校額到校名額

四要素:

  • 有北京中考升學資格(通常指京籍考生和非京籍九類人考生);
  • 有同一所學校連續三年學籍;
  • 綜合素質評價達到B等級以上;
  • 中考成績達到570分。

注:轉學生、往屆生、回戶籍考生以及外省回京考生沒有校額到校資格。

2.校額到校變化

①與2020年北京中考相比,2021年及以後中考校額到校發生了2個變化,一是中考分數達到570分;二是綜合素質評價達到B等級以上。

2020年中考滿分580分,校額到校要達到500分;

2021年中考滿分660分,校額到校要達到570分(文化課成績+體育成績)。

②綜合素質B以上,這部分沒啥內容,90%的孩子都可以拿到!

2020年中考政策大改,人人都能去名校?真相哪有想的那麼美好

三.高中自主招生如何應對

根據2021北京中考改革政策原文:

經市教委批准,部分具備條件的高中階段學校可開展自主招生改革試點。試點學校可根據辦學定位、傳統特色、學科優勢等情況,開展人文、科學、藝術、體育、中外合作課程班等特色招生、校內或集團內直升、1+3培養試驗、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試驗等改革探索。自主招生依據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綜合素質評價以及面試情況錄取。試點學校應提前確定報考條件、錄取規則以及監督機制等,報市教委備案後在規定時間向社會公佈。

具體招生錄取辦法另行制定。

  • 形式一:特色實驗班
  • 形式二:中外合作課程班
  • 形式三:直升
  • 形式四:1+3項目
  • 形式五: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試驗

這部分具體要講的話內容是特別多的,建議各位家長自行決定需要然後私信我即可!2021北京中考自主招生的一些形式,2018、2019甚至2020中考都會存在,所以初一的考生和家長可以提前關注初二、初三的中考情況,瞭解北京中考政策。

當然更多的詳細招生政策和途徑還需要等2021北京中考政策文件出臺,本文僅供參考。

2020年中考政策大改,人人都能去名校?真相哪有想的那麼美好

前方道路坎坷,你我需披荊斬棘!

2021中考生,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