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起點和終點

教育是我們這個社會的熱點,從大大小小的培訓班,教育產業的資本化就可以看出。教育的產業化,是一種進步,起碼提高了每個人的文化素質,是每個人獲得必要的生存技能,擴大自己的認識圈,是技術創新,文化繼承德起點,是窮人階層向上一個階層流動的途徑。

但是我們在看到教育產業化的優點的同時,對其所帶來的或者隱含的副作用不能不重視。產業化教育首先是以贏利為目標,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有更多的噱頭,短平快的工具,像某教育機構的老師必須具備很多插科打諢的技能包,能學說逗唱,這樣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獲得好的評價,有生源就足以,其他的已經不是考慮的重點。而且評價一個人所學的知識,僅僅是眼前的學習成績,是一張技能牌照,至於在將來能不能用到,或者究竟有多少用處,我們沒法評價,也沒想過去評價。現在許多人讓小孩學習各種興趣技能,舞蹈,音樂,英語,奧數,圍棋,象棋,計算機,等等,但是真正將來用得到的有多少。每個孩子都變成了連軸轉的機器,沒有思想,沒有興趣,更不知道學習這些東西的意義。我們成年人知道,這個社會上有所成就的人並不是一個全才,不是百科全書,只是他對某一個方面有興趣,能夠持之以恆的鑽研,而不是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是專家。錢鍾書數學考15分,放到現在,可不把家長急死,可不把孩子天天放在數學培訓班,那樣,估計一百年也不會再有錢鍾書。 我們的所謂的通識教育,或者素質教育,都是試圖把一個孩子變成全能的高手,這其實都是揠苗助長,適得其反。我有一個朋友,據說給孩子報了八個興趣班,我不知道孩子每天都是什麼感受,他的童年只有各種老師,各種同學,從來不知道遊戲的快樂,大自然的快樂,獨立學習,獨立思考,獨立探索的樂趣。

還有教育產業化的一個弊端是,每個孩子無限擴大了自己的認識圈,但卻從來沒有固化的穩定的師生圈,朋友圈。我們小時候上學,就班裡的幾個老師,一些同學,關係很固定。一起上課,週末了還可以一起玩。這樣每個人都有幾個非常要好的朋友,以至於一輩子都是朋友。而現在的孩子,奔波於好多的培訓班,每個班去了連老師和同學姓啥都搞不清楚,更別說成為朋友了。而本應該經常一起交流,一起玩耍的小夥伴,假期根本沒時間見面。傳統的師生情,同學情也變得越來越淡。就像我們城市生活一樣,擦肩而過的人太多,深入談心的人太少,人越多,越寂寞。同一個樓層住了一輩子,卻從來不知道近鄰姓甚名誰。

要正確看待我們的教育,首先是要正確認識我們教育的目的,也即教育的起點和終點。孩子需要教育,一是讓他獲得生存的技能,包括基本的生活技能,生活常識,以及長大後養家餬口的技能。二是獲得社會普遍承認的道德法則制度法則,能夠與他們和睦相處,能夠為社會謀福利。我們現在的教育只是看到了其中的四分之一,即對文化知識技能的培訓,而對他的生活基本常識,道德情操,社會責任基本沒有涉及。這樣就算孩子成績再好,就算名校畢業,也將會成為生活中的弱智,社會中的功利主義,或者有一個更美麗的名字叫精緻的利己主義。這種人對社會對國家,對他人從來不報有任何的責任感,為官者不能為民謀福利,只為一己之利的貪官。為商者,假冒偽劣,坑蒙鬼騙。為師者,誇誇其談,徒有其表,誤人子弟。我們現在看看,我們社會上這樣的人有多少。試想,我們還需要這樣的人才嗎?我們需要這樣的孩子嗎?

我們一個人的一生的幸福,其實是精神上的圓滿,這也是教育的終點和落腳點。怎麼才能有精神的圓滿了?我覺得應該首先具備的是一些普世的價值觀。如對生活的熱愛,對他人的同情,對父母的愛,對愛人孩子的愛和責任,對於自然的愛。只有愛,我們才能不向別人,不像大自然過分的索取,這樣我們任何時候都是自足的,平靜的,沒有煩惱的。當然,對於金錢的渴望,對於權力的羨慕,這些都是人性的一部分,我們不能否定人性。但我們應該把這些限定在只是為了維持自己的生存,不影響別人,敢於承擔社會責任這三個要求的框架範圍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