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平: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有助於中小微企業紓困

連平: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有助於中小微企業紓困

4月20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在改革後,迎來了第九次報價,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雙降”,分別下降20個基點和10個基點。這也是自去年8月改革以來最大單次降幅。自疫情發生以來,為對沖疫情對經濟造成的巨大沖擊,央行進一步加大貨幣政策逆週期調節力度,降息進程明顯加快,而在4月17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罕有地明確提出“降息+降準”的貨幣政策組合。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全面推進復工復產達產,貨幣政策應該如何走向?中國應該如何通過貨幣政策紓困中小企業,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對此,南方日報專訪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探討在不確定時期中國貨幣政策的應對。

連平: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有助於中小微企業紓困

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

談宏觀經濟:

判斷國際金融危機風險已過為時尚早

南方日報:今年以來隨著疫情的不斷擴散,海外資本市場也出現了大震盪。在全球經濟的低迷時期,是否會出現衰退和金融危機爭議頗大,你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連平:鑑於疫情帶來需求和生產嚴重收縮,發生全球性衰退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發達國家經濟體陷入整體性衰退的可能性更大。發展中國家經濟體因為有中國等國家保持正增長,可能還不至於陷入整體性的負增長。

不應把衰退等同於危機,經濟運行出現負增長即為衰退,但危機則是一場對經濟體造成嚴重損害的經濟風暴。金融危機的特徵是流動性迅速收縮、金融市場劇烈下挫,大批金融機構倒閉,尤其是出現系統性重要金融機構的倒閉,對金融體系造成非常嚴重的衝擊。如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

但目前情況與2008年有明顯的不同。2008年前,美聯儲持續幾年大幅度收緊貨幣政策,導致市場的流動性越來越緊,利率水平不斷地增高,持續增大市場壓力,最終導致系統性重要金融機構資金鍊斷裂,金融風暴席捲全球。如今全球流動性十分寬鬆,不太容易出現短期的流動性枯竭。但需要密切加以關注的是,歐盟國家的經濟衰退是否會引發部分國家的主權債務危機以及美國以資本市場為主的金融體系出現劇烈調整的可能性。

一個時期以來,中南歐國家曾經發生了一系列的主權債務危機,近年來才稍有平息,但問題並沒有根本解決。一些國家政府仍然揹負著沉重外債包袱。疫情暴發後,有些國家財政開支大幅增加,而財政收入卻大幅減少,財政赤字迅速擴大,還本付息能力受到制約。一度平息的主權債務危機可能又會在中南歐國家捲土重來,需要引起必要的關注。

在疫情擴散的同時,全球金融市場出現了罕見的震盪。到目前為止,美國股市已四次熔斷,跌幅最大時減少了大約1/3的市值、差不多損失了24萬億美元,超過一年的美國GDP規模;之後又引起了世界股市的震盪,以及許多發展中國家和轉型國家貨幣的大幅貶值,股市匯市劇烈波動。

這種狀況是不是國家金融危機?對此存在著不同的觀點。我認為國際金融危機主要有三個特徵:一是國際金融市場,包括股市、匯市、債市的劇烈震盪;二是系統性重要金融機構的倒閉,比如2008年雷曼兄弟的倒閉,使得一系列債務鏈斷裂;三是流動性的瞬間枯竭,金融活動基本停止,市場利率驟然攀升。

從上述三個維度綜合來看,可能目前的情況並不完全吻合。考慮到全球股市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震盪,接下來有可能出現一批在經營管理上相對激進、槓桿水平很高和資產期限錯配嚴重的金融機構倒閉的情形。在流動性方面,由於貨幣政策從去年就開始降息,流動性比較寬鬆,最近美聯儲救市政策力度又非常大,即使是有一部分金融機構倒閉,短期內也不見得會出現流動性的迅速枯竭。但流動性不枯竭並不等於金融就沒有陷入危機,還要關注和分析其他兩個方面。近期歐美股市損失較為嚴重,歷史罕見,一定會有很多後遺症逐漸顯現出來。因此我認為目前世界經濟衰退已經不可避免,國際金融危機的陰霾依然存在。

談貨幣政策:

當前貨幣政策組合是“寬總量+重結構+降價格”

南方日報:在嚴峻的外部環境下,我國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全面推進復工復產達產,在這樣的背景下貨幣政策應該是怎樣的走向?

連平:疫情和油價暴跌兩隻黑天鵝對世界經濟的衝擊很大,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也在進一步顯現。對於中國的貨幣政策而言,多次的高層重要會議已經定調,要求更加靈活適度,其實質是進一步加大力度實施逆週期調節,應對經濟下行的壓力及外部的嚴峻挑戰。

目前,我國的寬鬆貨幣政策組合就是“寬總量+重結構+降價格”。

總量目標是流動性保持較為充裕的狀態。

在結構方面,今年以來,央行運用定向定準、再貸款、再貼現等工具,向金融機構投放了2.75萬億低成本資金,並引導這些資金流向中小微民營企業,未來可能有機會進一步實施這類結構性的操作。通過推動中小銀行加大對中小微民營企業的金融支持,精準地給予經濟運行中的薄弱環節提供及時幫助。

在價格方面,2020年初以來,貨幣市場政策工具利率和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進一步降息是毫無疑義的,降低融資成本,支持實體經濟是重要的政策目標。二季度之後市場環境變化將有助於貨幣市場和信貸市場利率調降。下一步可能會有一系列降息動作,包括通過每個月20日的LPR利率報價來促使信貸市場利率水平逐步下降。

總體來說,未來結構和價格是政策更多地考量的內容,下一步應該會看到相對較頻繁的政策操作。流動性不保持一個較為寬鬆的局面,要推動市場利率水平下降是比較困難的,需要量和價的配合。因此,必要時存款準備金率仍有可能進一步下調。

南方日報:最新數據顯示,3月CPI環比下降1.2%,通脹拐點得到確認,這是否為貨幣政策打開更大空間?

連平:1月、2月的CPI同比在5%以上,主要原因是食品價格的推動。因為肉類在豬肉價格的影響下,去年下半年以來持續大幅上漲,但1月和2月的豬肉價格環比已經在明顯放緩,3月份CPI同比已降為4.3%。進入二季度後,伴隨著供求關係進一步改善,豬肉價格逐步回落是大概率的事件。物價高企對貨幣政策形成制約的狀況是階段性的。隨著豬肉價格回落,食品價格的漲幅也將走緩,貨幣政策就有了更多的空間。

事實上,當前生產領域、在工業製造領域中的需求明顯不足,所以需要擔心的是工業領域、生產領域中出現一段時間的“通縮”,如今PPI負增長狀況已經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但不會太長。因為在消費和投資等領域刺激政策逐步地落實,將會催生出許多新的需求。在需求快速回升的情況下供求關係將逐步地趨於改善,PPI繼續出現負值的可能性就比較小,PPI可能會在二季度後逐步地出現正增長。

當前貨幣政策面對的主要矛盾不是物價上漲,而是整個經濟體的需求不足,相關政策考量和運作時需要認清這一本質。

南方日報:近日在一季度金融數據發佈會上,央行貨政司司長孫國峰表示,存款基準利率是我國利率體系的壓艙石要長期保留。你曾撰文指出當前降低存款基準利率時機不妥,請問這是出於怎樣的考量?

連平:我認為當下下調存款基準利率需要謹慎。中國的金融體系是以間接金融為主的體系,在未來一段時間銀行信貸在推動經濟增長過程中將繼續發揮主導作用,這種情況在未來5年甚至更長時間恐怕還難以改變。經濟增長需要充裕的存款,才有助於銀行發揮信貸投放能力。但最近5年存款的增速始終低於貸款增速4-5個百分點,這就導致銀行間存款競爭激烈,推高了銀行的運行成本。

銀行的負債端成本推高後,資產端的定價要持續下降就會比較困難。因此,降低存款基準利率將帶來更大的存款增長壓力,不利於貸款利率的進一步下調。

政策的目標是希望中小銀行對中小微企業的貸款定價降下來。但現實是負債端定價上升阻礙了中小銀行貸款利率的下降。

從中國的實際情況看,存款基準利率下調仍需要謹慎。除了上述理由外,還要考慮到CPI和人民幣匯率。至少在當前CPI依然高企,負利率處在較高水平的階段,存款基準利率不太適合下調。在人民幣有明顯貶值壓力時降低存款基準利率會增大這種壓力。

因此應該更多地考慮運用貨幣政策的其他工具來加以應對,副作用會更小。如可以進一步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對商業銀行來說可用資金增加了,也有助於降低資金成本。待CPI明顯下行,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減輕後,存款基準利率適當下調的窗口就會打開。但考慮到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和已經較低的存款基準利率,即使下調空間也較為有限。

談金融支持中小企業:

當前中小企業“命門”是流動性

南方日報:推動中小企業復工復產,是促進經濟迴歸常態的重要支撐,是穩就業、保民生的重要保障。但中小企業融資難是老大難問題,對此銀行體系應進行怎樣的針對性調整?

連平:從長期來看,需要金融體系更多地通過結構性改革,使得金融體系與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更好地匹配,也就是要使供給與需求“門當戶對”,更多的小型金融機構主要是小型商業銀行持續為中小微民營企業提供融資,形成比較穩定的針對性金融體系。

構建這樣的銀行體系需要有兩大支撐。一是財政體系的支撐。小型金融機構為小微企業提供比較優惠的信貸,小微企業相對較為薄弱,小型金融機構的風險較大,需要財政政策給予幫助,如貼息及用財政資金來降低不良資產的比例,促使小型金融機構持續穩定地為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服務。二是政策性金融體系的支撐。

通過政策性金融體系支持小型金融機構來保障中小企業的融資。通過上述兩方面的支撐體系,構成一個整體的支持中小微企業的立體型金融體系,這是未來中國金融體系需要推進的重大改革。

疫情衝擊之下,中小微企業受影響的程度較重,保持中小微企業的流動性是政策重點,關鍵是要讓這些企業“活著”度過危機,紓困是當前的首要任務。對於中小微企業而言,疫情期間其收入大幅減少,甚至歸零,但很多支出卻是剛性的,如工資、稅費、租金、養老金、社保等開支難以避免。由流動性短缺造成的中小微企業困難是當前經濟運行中的重要薄弱環節,需以針對性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來加以解決。

因此金融機構要發揮積極作用,不僅要做到不壓貸、不抽貸、不斷貸,而且對一些有重要市場需求的生產和服務企業甚至應該增發貸款。同時,銀行可以適當提升其風險偏好,以更大力度支持受困企業。對民營和小微企業,在擴大新發放貸款規模的同時,還可以允許企業延期償還貸款,甚至一定程度上豁免債務。商業銀行還應有的放矢地支持對產業鏈有很大影響力的大型企業集團,給相應供應鏈上的中小企業帶來實在的流動性供給。

全面或結構性降准以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搭配貨幣市場政策工具的使用,在疫情衝擊下形成逆週期寬鬆貨幣環境,其意義首先在於防範金融風險。當前全球疫情肆虐下,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是當務之急。其次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就有助於紓困中小微企業。中小微企業背後是就業,保中小微企業很大程度上就是穩就業,而當前中小企業“命門”是流動性。目前看來,在政策加大力度保企業穩就業的應對下,中國經濟能夠於近期逐步恢復起來,等到全球疫情進入拐點和需求回暖,我國經濟將快速地迴歸到正常軌道。

談房產投資:

大規模政策寬鬆不會出現,房價波動基本可控

南方日報:全球進入貨幣寬鬆時代,中國貨幣政策的操作空間將會變得更大,那麼在此大背景和預期下,對於投資者關心的房價問題,你如何預判?

連平:目前我國貨幣政策總體是向寬鬆方向調整,這是毋庸置疑的。但在我國的槓桿水平和負債水平較高的情況下,如同2009年那樣通過貨幣政策大規模地向市場投放流動性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既然不會出現大規模寬鬆的狀態,就不會對房地產市場帶來大的價格推升壓力。再從商業銀行體系來看,整個行業的存貸比已經偏高,存款的增長速度相對較慢,也不存在超出負債能力的大規模信貸投放的可能性。

疫情衝擊下經濟體需求不足,保持相對偏松的流動性和相對較低的利率水平的貨幣環境,對於房地產市場來說是有好處的。富裕的流動性支撐著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定向政策有助於通過金融體系在房地產企業出現流動性困難時給予支持。有關監管部門還可以採取調節手段和政策來穩定市場。

【記者】黎華聯

【策劃統籌】謝美琴 黃應來

【攝影技術支持】淳粹傳媒

【作者】 黎華聯

【來源】 289財經熱點南方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