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結束後我們靠什麼賺錢

01

想寫這個話題起源於我在悟空問答參與回答的一個問題。當時有網友問“當前有什麼樣的賺錢方式?回答問題非常踴躍,說明大家在疫情期間困在家裡的時間長了,想工作了,想賺錢了,也有一定的危機感,擔心目前疫情下和結束疫情後經濟狀況是否會影響到自己將來的工作和事業。我總結了一下,網友的主要觀點是因疫情的影響,像製造業、餐飲業、酒店、旅遊業的日子會很不好過,基本的一致意見是推薦走網絡經濟或叫線上工作。比如,

“一星期一本書”網友說現在做自媒體、遊戲解說員、職業遛狗師、網絡主播、腿模著這5種工作最賺錢,並且介紹了各自的具體操作流程。 “小叮噹不叮噹”網友介紹了美妝代理;“小胖趣看影”視回答說外賣、超市、電商、社交平臺會非常火爆

疫情結束後我們靠什麼賺錢


02

網友的回答都很有道理,也有很多借鑑的地方。宋代詩人蘇軾有句名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我想跳出純技術層面,從模式和手段的層面來回答這個問題。人們常說國強民富,這需要我們用智慧的大腦和勤勞的雙手創造財富,一夜暴富的時代已經沒有了,我總結目前有兩大類賺錢方式:

第一類,以老師、醫生、科研人員為代表,這需要高學歷支撐。但書不好讀,我是博士,記得我在讀博期間頭髮掉了很多。我還記得我在博士考試備考期間,大冬天的,我從熱火被窩裡爬起背英語單詞的那種難受感覺,因為白天還要上課、備課,真是一股信念在支撐自己。腦力勞動是很燒腦的,不時聽到有這類人員猝死的新聞,非常需要注意身體和保養。像現在我就有較嚴重的失眠。另外,知識更新很快,需要不斷學習,也就是活到老要學到老。

疫情結束後我們靠什麼賺錢


第三類,如果對學歷要求不高的崗位,比如快遞員、房產中介人員,這需要能吃苦耐勞。這段時間給我們小區送菜的一對夫妻,他們每天早上4點出門,晚上8點才能回家,中午有時忙的只能吃點乾糧充飢。還有,疫情發生之前,在我們小區下面一對東北來的小夫妻開著炒飯的小攤鋪,他們炒的飯很好吃,回頭客很多。他有時給我介紹說,要想炒鈑好車,需要掌握顛勺的技巧,這是一個長期鍛鍊的結果。我看他們很樂觀,因為他們知道這份工作是他們賺錢謀生的手段和方式。經過他們多年艱苦的努力,他們去年在我們小區買了商品房。另外,這類崗位要想賺錢也需要智慧,比如出租車司機,在武漢,我知道的,出租車司機月收入一般能達到4000元到5000元,但有的做的好的,月收入能達到7000元到8000元,甚至過萬。除了勤快和服務態度外,什麼店、什麼地方等顧客很有技巧。因為不同職業、不同身份的人出行時間和所住小區是不一樣的。

疫情結束後我們靠什麼賺錢


03

現在是新經濟時代,沒有特別好的職業,也沒有特別壞的職業。實體經濟還是要有的,沒有實體經濟的支撐,哪來的網絡經濟呢?就算選擇網友說的自媒體行業,錢也沒有那麼容易賺,也需要長期的努力,才換來粉絲和讀者。總之一句話,要想賺錢,就要動起來,手動起來,腦動起來,坐在那裡,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祝大家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