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後,一批人又將回到豐縣!因為馬上就要......

是的,再過半個月

又到了豐縣磨鐮刀收割麥子的季節

管提前準備準備來家收麥了

半月後,一批人又將回到豐縣!因為馬上就要......

變成大片大片金黃

半月後,一批人又將回到豐縣!因為馬上就要......

風風雨雨幾十年,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二十年前割麥,一般農村家庭從收割小麥到貯藏最少需要兩週的時間。

半月後,一批人又將回到豐縣!因為馬上就要......

現在不一樣了,

用收割機上場,

可以邊割邊收,

真是省心又省事!,

用不了一兩天就能幹完活

半月後,一批人又將回到豐縣!因為馬上就要......

“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真的不說恁,豐縣農村的田間地頭,都是熱火朝天的收麥景象↓↓

半月後,一批人又將回到豐縣!因為馬上就要......

也許你會說,不是有收割機嗎

其實對於大面積種植小麥的農民,

肯定會用上收割機

但是小麥種植面積少的農民

一般是不會租賃收割機的

因為收割機一般是按畝來計算價格

幾畝地下來就得花上好幾百,

雖說不是很多,

可畢竟是自己的辛苦錢,

終歸是捨不得的。

半月後,一批人又將回到豐縣!因為馬上就要......

然而,時間往前推十五到二十年,提起割麥,用農民自己的話說,那可是“累死人的活兒”。那時候,農村人根本沒見過聯合收割機,人們用老祖宗留下來的鐮刀,幾千年一成不變地用雙手一鐮一鐮地割著麥子。

割麥、捆麥、裝麥、拉麥、卸麥、堆麥、打麥、揚麥、曬麥……一到“三夏”時節,農民那個忙呀,簡直是“連軸轉”,恨不得一個人能當兩個人使,恨不得不吃飯不睡覺才好來。大人孩子,老哩少哩,甚至連耄耋老人都齊上陣。學校放麥假,老師、學生回家幹活。家裡在外工作的親人,也請假回鄉,幫助收麥。 

小時候老家割麥的情景,豐縣哩小夥伴還記得嗎?小編帶你回到多年前收麥的場景,看看故鄉的似曾相識的風景,感嘆下歲月吧~

1、割麥子

半月後,一批人又將回到豐縣!因為馬上就要......

割麥子是個非常累人的活,鐮刀是必用工具。彎著腰一干就是一天。這活不光是累而且有一定的危險性,割下來的小麥再用車拉到“場”裡面。

2、軋場(脫粒)

半月後,一批人又將回到豐縣!因為馬上就要......

-石滾軋場-

半月後,一批人又將回到豐縣!因為馬上就要......

-拖拉機軋場-

3、堆麥秸(mai jie)

半月後,一批人又將回到豐縣!因為馬上就要......

-鐵叉和竹耙-

軋完場,就到了麥秸垛的時候了

半月後,一批人又將回到豐縣!因為馬上就要......

-麥秸垛-

要堆出一個既穩定又漂亮的麥秸垛也是需要技術含量的。

4、“揚場”

半月後,一批人又將回到豐縣!因為馬上就要......


半月後,一批人又將回到豐縣!因為馬上就要......

揚場是把石滾軋好的麥子趁有風的時候用木掀迎風拋向空中,借用風力吹去麥子的秕子以及短的麥稈和麥糠等。

5、晾曬入倉

半月後,一批人又將回到豐縣!因為馬上就要......

現在想想,那個時候也真是辛苦,累了吃塊雪糕,啃個西瓜。那個時代農村生活的象徵,是無數人的回憶。

半月後,一批人又將回到豐縣!因為馬上就要......

農忙沒時間吃飯,吃個變蛋,來瓶啤酒就是幸福!很懷念咱小時候那麥秸垛時光,那份天然、那份純樸、那份天真、那份快樂,那份麥秸垛裡才有的激情……

半月後,一批人又將回到豐縣!因為馬上就要......

兒時的打麥場,大人的繁忙場,孩子的歡樂場。現在都蓋房子了!起場,父母盼著收成,如何顆粒歸倉,孩子想著玩耍,怎麼能夠盡情盡興。

半月後,一批人又將回到豐縣!因為馬上就要......

如果說現在的孩子有充氣蹦蹦床,那麥秸垛就是我們的蹦蹦床。等過了麥季,依然可以玩耍,沒準兒還能摸出倆雞蛋。

半月後,一批人又將回到豐縣!因為馬上就要......

無所顧忌,肆無忌憚,不怕磕著碰著。小孩子,把麥秸垛當成遊戲的樂園。

半月後,一批人又將回到豐縣!因為馬上就要......

有的麥秸垛,可以避避雨,也躲在裡面捉迷藏。

半月後,一批人又將回到豐縣!因為馬上就要......

半月後,一批人又將回到豐縣!因為馬上就要......

▲老人也喜歡在麥秸垛上曬暖兒……

大人在田間勞動,我們坐在麥秸垛下,夏能乘涼,冬可保暖,回家了再拽一筐麥秸做飯。麥秸垛,大石磙,倘佯在我夢中。如一朵沐浴陽光,沾滿春露,濃郁芬芳的花朵,爛漫綻放在我內心深處。溫馨著我的夢境,溫暖著我在城市漂泊的心。

半月後,一批人又將回到豐縣!因為馬上就要......

無人玩耍的麥秸垛,顯得異常孤單。

半月後,一批人又將回到豐縣!因為馬上就要......

半月後,一批人又將回到豐縣!因為馬上就要......

好的麥秸垛,必須是有角有楞,規規矩矩,一看就很漂亮。

半月後,一批人又將回到豐縣!因為馬上就要......

曾經的麥秸垛,是鄉村的一道風景,煞是漂亮。

半月後,一批人又將回到豐縣!因為馬上就要......

麥秸稈不是喂牛,就是用來燒火做飯。拽瓷實的麥秸垛,是個技術活,手拽的生疼生疼哩,只拽出來一小把兒。

半月後,一批人又將回到豐縣!因為馬上就要......

半月後,一批人又將回到豐縣!因為馬上就要......

這一系列生動的場面

將成為過去20年

中國農民夏忙辛勤勞作的活化石

是否也讓你想起了童年時的回憶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