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一號C衛星“馳援”青島小珠山火情監測

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三顆海洋水色業務衛星——海洋一號C衛星不僅能撥雲瞰海,在陸地林火監測中同樣能大顯身手。4月23日14時許,山東青島市黃島區小珠山發生一起山林火情。火情發生後,自然資源部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迅速啟動應急監測,調用海洋一號C衛星密切監測火情形勢,並及時將火情信息發送給應急管理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以及山東省和青島市相關應急指揮部門,為科學滅火提供決策支撐。

據中心副主任劉建強介紹,該中心利用海洋一號C衛星21日、24日提供的影像數據,監測到火點位置和火場覆蓋範圍,並製作出遙感專題圖。通過對比分析災前和災後兩期圖像的植被變化,根據24日10時50分的圖像量算,小珠山火場過火面積約4平方公里,燃燒條帶向東蔓延,煙霧吹向東邊。隨後,中心在當日第一時間將遙感專題圖發送給山東省消防救援總隊,以及青島市和黃島區兩級相關應急部門。

“除了監測海洋、海岸帶、南北極外,海洋一號C衛星在陸地江河湖泊生態環境、森林火災、沙漠治理監測等方面也有突出的優勢。”劉建強進一步解釋,海洋一號C衛星時間分辨率高,幅寬大,信噪比高,圖像質量好,同時實行星地一體化運行管理,中間環節少,應急響應快,從獲取圖像到遙感專題圖發佈在幾個小時內就能完成。比如監測林火,可以做到及時發現火情,實現“早發現、早撲救”的目標。

據悉,海洋一號C衛星於2018年9月7日發射,海洋水色儀掃描幅寬3000公里,每天可對全球覆蓋兩次,能快速發現大尺度的生態環境變化。 海岸帶成像儀空間分辨率50米,掃描幅寬1000公里,可對我國海岸帶區域實現每3天一次覆蓋,覆蓋頻次高,通過前後時間對比,可快速識別地表變化。自衛星交付使用以來,已監測到颱風、綠潮、溢油、赤潮、藍藻、極地冰川斷裂、金沙江白格堰塞湖、火山、國內外森林火災等多種災害,為國家綜合防災減災發揮了重要作用。

(記者 朱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