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朋友,警惕打著農民合作社幌子的非法集資

農民合作社是在農村由農戶自願組成的互助性經濟組織,合作社為社員提供農業服務,比如購買生產資料、銷售農產品、開發鄉村旅遊、提供農業技術信息等。一個健全合法的農民合作社可以增進組織內農戶之間的經濟、生活交往,為本組織成員提供優質農業服務,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但是,近期,一些農民被某些“合作社”的高息引誘,紛紛將存款投入合作社,誤入非法集資騙局,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為此,河北省邢臺市人民檢察院的檢察官提醒,一定要警惕潛伏在農民合作社名義下的非法集資。

@農民朋友,警惕打著農民合作社幌子的非法集資


問:農民專業合作社可以吸收社員資金嗎?

答:2006年10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頒佈,為農民合作社的設立和運營提供了法律依據。從法律的角度來看,依法登記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屬於獨立法人。按照法律規定和合作社章程,合作社成員可以對合作社出資,合作社也按照一定的方式將合作社盈餘分配給合作社成員。

近年來,隨著民間融資活動的增加,各地農民專業合作社已成為非法集資高發領域,一些原本從事農業經營的合作社開始向“社員”集資,一些不法分子也開始成立農民合作社,以吸收社員的形式,進行非法集資活動。他們利用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做幌子,打著“合作金融”的旗號,突破“社員制”“封閉性”原則,超範圍對外吸收資金。所吸收的資金多用於非法放貸、還本付息,或被集資人揮霍轉移。 

問:涉嫌從事非法集資活動的農民合作社有哪些特點?

答:一是沒有產業支撐,不涉及農業生產活動;二是沒有產品交易和盈餘分配,不提供農業服務;三是廣為宣傳,通過開會、培訓、參觀、旅行、發放介紹費等多種方式發動親友和農民等不特定群體存款;四是承諾高額回報,用後續集資款還本付息,引誘農戶繼續投入。

問: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民應該注意什麼?

答:如果農民專業合作社從事非法集資活動,作為一個無任何經營實體、無任何盈利、未得到任何國家補貼的非法組織,其吸收的資金除部分被揮霍轉移外,全部用於對前期入股款的返本分紅,當其資金鍊斷裂時,必將形成鉅額虧空。

面對一個必將崩盤的操作模式,為什麼這些從事非法集資的農民合作社能維持數年之久,而越來越多的受害群眾又不斷將資金投入其中呢?一方面,經營者通過組織大規模的培訓參觀活動,偽造獲獎證書,捏造發展藍圖,按時還本付息等眾多手段來矇蔽了集資參與人視線;另一方面,集資參與人的貪慾也促使他們自己把一副鏡花水月當成了現實。

@農民朋友,警惕打著農民合作社幌子的非法集資

因此,廣大農民要注意,參與非法集資的後果是:法律不保護、政府不代償,責任自負、風險自擔。要高度警惕農民合作社非法集資陷阱,切實增強金融防範及自我保護意識,牢記“天上不會掉餡餅”的真理。面對“高額回報”時,要多向權威部門或者親屬家人徵求意見,瞭解投資正常的回報收益率,杜絕“一夜暴富”的錯誤思想,不輕信,不盲從,守住自己的血汗錢。

來源:法制日報

編輯:張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