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蕁麻疹纏身怎麼辦?

春天蕁麻疹纏身怎麼辦?

春暖花開,正是踏青好時節。但市民劉女士最近很苦惱,外出後,身體或臉上常常會不明原因地出現一塊塊紅色的斑塊,還伴有瘙癢感,越撓越癢。

寧夏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郭靜稱,劉女士很可能是患了蕁麻疹,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風疙瘩”。別以為急性蕁麻疹只是小小的皮膚病,嚴重的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因此一旦有急性蕁麻疹的症狀,就要高度重視,及時就醫。

反覆發作,可能變為慢性蕁麻疹

所有的蕁麻疹最初都是急性,一般皮疹反反覆覆6周以上的,就稱為慢性蕁麻疹。郭靜表示,蕁麻疹的病因比較複雜,其過敏原既可能來自體內,也可來自外部。過敏體質的人是蕁麻疹的高危人群,他們對過敏原的反應比正常人更加靈敏,受到刺激後過敏反應更強烈。過敏體質的人常常會因為受到外界環境刺激而出現過敏反應,從而導致蕁麻疹。“海鮮、雞蛋、甲醛、花粉、毛髮、塵蟎等,都是常見的過敏原。感染、接觸、寒冷、壓力等,都可能產生蕁麻疹。”

實際上,有不少蕁麻疹找不到確切的過敏原,被歸為慢性特發性蕁麻疹。這些慢性特發性蕁麻疹,因為原因難覓,持續時間較長,用抗過敏藥可暫時控制,停用又復發,反覆難纏。

它是遊走的風團

一些過敏體質的人,春天尤其要防急性蕁麻疹。蕁麻疹典型的皮膚表現為,常先有皮膚瘙癢,隨即出現凸起的、紅色或與皮膚顏色一致的斑塊,其大小和形態不一,患者一般都伴有明顯的瘙癢、針刺或灼熱感。

“大家也把蕁麻疹叫風團。一般單個風團持續不超過24小時,絕大部分1~2小時可迅速消退,皮膚即可恢復正常,但過一段時間又可能出現。整個過程中,風團此起彼伏,讓人產生一種‘遊走’的感覺。”郭靜介紹。

丘疹性蕁麻疹多為蟲咬

丘疹性蕁麻疹多數為臭蟲、蟎、蚊等昆蟲叮咬皮膚後,誘發的過敏反應。丘疹性蕁麻疹通常很癢,表現為一粒粒花生米、黃豆樣的紅色小疙瘩,小疙瘩不融合,小疙瘩中間可看到叮咬點。

通常,丘疹性蕁麻疹只要及時治療,一般1~2周就會消退。患者可外用爐甘石洗劑等,瘙癢明顯者可口服抗過敏藥。丘疹性蕁麻疹應以預防為主,換季時應把衣服、被褥拿到太陽下暴曬後才用;少到花草密集處遊玩,遊玩後回家立即洗澡、換洗衣物等。

急性蕁麻疹也可致命

大家常用“來無影,去無蹤”形容急性蕁麻疹這個皮膚病,它來得太快,也許忍一忍,就風平浪靜了。“大多數蕁麻疹只表現在皮膚上,但不可因此不重視。皮損廣泛、症狀嚴重的患者一定要及時就醫,因為急性蕁麻疹可能累及到呼吸道黏膜,出現喉頭水腫、呼吸困難甚至窒息,嚴重者可出現過敏性休克,如果不及時搶救,會危及生命安全。”郭靜指出,有的人發作時嚴重到內臟也出現了蕁麻疹,因為表現為肚子痛,就被當成別的病誤診誤治。

“急性蕁麻疹的全身治療,可以選用抗組胺藥物,例如撲爾敏、氯雷他定等,嚴重者在抗過敏的同時,使用皮質類固醇激素。”

儘量遠離致病誘因

一般來說,過敏性體質者飲食要格外注意,儘量遠離易誘發蕁麻疹的食物。

對忽冷忽熱刺激敏感的人,要避免受涼,避免熱水浴,水溫過高會加重蕁麻疹。

要加強鍛鍊,以便增強皮膚的抗病能力。平時可多食新鮮蔬菜水果與易消化食物,尤其是維生素C,能降低血管通透性,減少滲出及局部水腫,對減輕蕁麻疹症狀有好處。(記者 劉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