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線玩轉赤水!網友:“五一”安排上

赤水市

赤水市大瀑布景區—赤水河谷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張家灣露營基地—赤水丙安古鎮—天鵝堡國家森林公園

01

赤水大瀑布景區

赤水大瀑布景區位於貴州省赤水市南部,是“赤水丹霞”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的核心組成部分之一。

一條線玩轉赤水!網友:“五一”安排上

赤水大瀑布高76米,寬80米,是我國丹霞地貌上最大的瀑布,也是我國長江流域上最大的瀑布。瀑水從懸崖絕壁上傾瀉而下,似萬馬奔騰,氣勢磅礴,幾里之外聲如雷鳴,數百米內水霧瀰漫,瀑布周圍樹木繁茂,四季蔥蘢。

一條線玩轉赤水!網友:“五一”安排上

附近還有中洞瀑布,蟠龍瀑布群,兩河口瀑布,雞飛崖瀑布,香溪湖,石筍峰,靈芝石,百畝茶花林和大片的杜鵑林,桫欏林等景,景區內道路曲折迴環,濃廕庇日,還有觀瀑臺、浪琴灣、飛虹橋、疑無路、三聖殿、仙舞臺、暗瀑石等景點構成一個天然的瀑布公園。

一條線玩轉赤水!網友:“五一”安排上

02

赤水河谷國家級旅遊度假區

再到赤水河谷國家級旅遊度假區,赤水河谷旅遊公路是當中最大的亮點,無論是騎行還是自駕,都能欣賞到公路沿線讓人心曠神怡的風景。

一條線玩轉赤水!網友:“五一”安排上

度假區另一大亮點,是通過公路將遵義的很多景區串聯起來,這條旅遊公路給遊客提供了一條最直觀、便捷的遵義旅遊攻略,從茅臺鎮出發,一路騎行一路遊玩,體驗紅色文化,觀賞世界自然遺產,感受中國酒文化、民族文化等。

一條線玩轉赤水!網友:“五一”安排上

赤水河谷旅遊公路沿線有12個驛站,包括茅臺驛站、二合驛站、合馬驛站、沙灘驛站、紅軍露營地、福祿臺驛站、淋灘驛站、九龍屯驛站、元厚驛站、藺州驛站、風溪驛站、復興驛站。2個露營地為土城房車露營地、張家灣露營地。

一條線玩轉赤水!網友:“五一”安排上

03

張家灣汽車露營基地

重點推薦張家灣汽車露營基地,這裡景色宜人、空氣清新,最吸引人的是戶外燒烤和房車露營。

一條線玩轉赤水!網友:“五一”安排上

在大自然的包圍下體驗燒烤樂趣,放鬆心情、同享快樂,體驗春日氣息。

一條線玩轉赤水!網友:“五一”安排上

04

丙安古鎮

丙安古鎮位於赤水市中南部,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貴州省歷史文化名鎮,是全國100個紅色旅遊經典地之一。

一條線玩轉赤水!網友:“五一”安排上

丙安古鎮自古以來為川鹽入黔著名驛站和商品集散地,被專家學者譽為“明清建築與歷史的活化石”,具有“千年軍商古城堡”之美譽。

一條線玩轉赤水!網友:“五一”安排上

丙安古鎮不僅風景別緻,且歷史文化內涵豐富。“一年一度開酒日,又是船家亡渡時”,是赤水河兩岸舊時酒文化流傳至今的佳話。從古至今,許多文人墨客專尋而來,為丙安古鎮撰文賦詩,豐富了古鎮的文化內涵。清代仁懷廳同知陳熙晉夜宿丙安寫下了“樹杪炊煙夕照收,無端風雨落床頭。客心搖曳青燈裡,一夜灘聲撼小樓”的詩句流傳至今。

一條線玩轉赤水!網友:“五一”安排上

丙安古鎮歷來是兵家必爭的軍事要地,當紅軍在遵義休整期間,四川省主席兼“剿匪”總司令劉湘,在四川瀘縣設立川南“剿總”,加緊部署長江防務。調整川軍一十二個旅三十六個團的兵力、堵截紅軍入川。1月中旬,川軍第一旅章平安部、第十三旅達鳳崗部進入赤水縣城河對岸的四川合江縣九支鎮和鄰近的先市鎮一帶,修築工事、警戒赤水河下游一帶。

一條線玩轉赤水!網友:“五一”安排上

1935年1月25日至29日這段時間裡,紅一軍團在赤水境內轉戰元厚、旺隆、復興等鄉鎮的地境,發生了黃陂洞戰鬥,復興場戰鬥,風溪口搭浮橋渡赤水河,紅一軍團軍團部進駐古鎮丙安等革命事件。

一條線玩轉赤水!網友:“五一”安排上

在這裡,可以感受紅色歷史文化,品嚐當地豆腐乾、豆腐乳、蘿蔔乾、臘肉等特色美食,體驗入住當地民宿。

05

天鵝堡森林公園

最後是天鵝堡森林公園,位於貴州省赤水市二郎壩,項目總佔地約4500畝,總建築面積約70萬方,森林覆蓋率99%,群林成山,滿目蒼翠。

建築與自然、生態與養生、旅遊與生活融為一體,是集生態旅遊、避暑度假、養生養老、森林運動等功能為一體的創AAAA級大型複合旅遊居住景區。

一條線玩轉赤水!網友:“五一”安排上

天鵝堡森林公園崖湖雙擁,由夢幻之門、遊客接待中心、療養醫院、旅遊樂園、異國風情商業街、天鵝湖、懸崖線景觀大道、三大觀景酒店,六大主題公園,以及“格桑花海”聚合而成。

這裡四季特徵明顯:春天萬紫千紅,夏季山青水碧,秋天漫山彩蝶,冬天銀裝素裹。海拔1200-1450米,負氧離子含量比是城市的210倍。

推薦美食:全豬湯、豆腐乾、黑冰粉、豆腐乳、豆花飯、竹筍炒肉、涼拌折耳根等。

一條線玩轉赤水!網友:“五一”安排上

一條線就可以玩轉赤水

“五一”一定要安排上!

一條線玩轉赤水!網友:“五一”安排上

(來源:遵義發佈、眾望app)

主 辦:赤水市融媒體中心

總 監 制:翁永學

監 審:喻德江

責 任 編 輯:鍾國金

編輯:秦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