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八大違規行為 國信嘉利被暫停基金銷售6個月

繼泰誠財富基金銷售(大連)有限公司、浙江金觀誠基金銷售有限公司等基金銷售違規被監管後,又有第三方銷售機構違規遭監管。

近日,江蘇證監局發佈行政監管措施通告,對揚州國信嘉利基金銷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信嘉利基金”)採取出具警示函暫停辦理基金銷售業務6個月的行政監管措施。

國信嘉利基金被暫停基金銷售6個月

按照江蘇證監局的通報,國信嘉利基金存在八大違規行為。

其中,違反基金銷售管理辦法的有5項:一是公司未將基金產品風險評價方法及其說明向基金投資人公開;二是公司資金長期被股東佔用,公司財務、人員等與控股股東上海漫道投資有限公司混同;三是公司2019年9月6日至10月25日取得基金從業資格的人員少於10人,未在5個工作日內向證監局報告;四是公司通過微信公眾號辦理基金銷售業務時,未根據反洗錢法規相關要求識別部分客戶身份,未核對客戶的有效身份證件,未留存客戶有效身份證件的複印件或影印件;五是公司原高級管理人員劉曉光2019年5月20日與公司協議解除了勞動關係,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發生變更,但此前公司未將變更方案報證監局備案。

兩項同時違反了基金銷售管理辦法和基金銷售機構內部控制指導意見:一是公司未將調查和評價基金投資人風險承受能力的方法及其說明,通過適當途徑向基金投資人公開;二是公司未定期評價內部控制的有效性。

此外,公司沒有制定災難恢復計劃並定期組織演練;公司的系統運行數據中涉及基金投資人信息和交易記錄的備份未保存在不可修改的介質上;公司未制定基金投資人提供自助式前臺系統失效時的備用服務措施或方案。上述行為違反了基金銷售管理辦法、基金銷售業務信息管理平臺管理規定等多項規定。

針對上述違規行為,江蘇證監局對國信嘉利基金採取出具警示函暫停辦理基金銷售業務6個月的行政監管措施,同時,要求國信嘉利基金進一步健全公司治理,加強內部管理,全面梳理合規風控流程,並按照相關法律、行政法規和中國證監會規定的要求落實整改,構建完備合規風控體系。

東財choice數據顯示,截至4月28日,國信嘉利基金與江信、富榮、嘉合、南華等30多家基金公司的519只基金(A、C份額合併計算)開展了代銷合作。在目前具備基金代銷資格的153家獨立銷售機構中,該公司合作基金數量的佔有率為8.89%,排第78位。

或引發新一輪“解約潮”

多家公募人士表示,第三方代銷機構若出現違法違規情況,基金公司一般會選擇暫停或終止合作。

此前,泰誠財富基金銷售(大連)有限公司違規被罰,就曾遭遇多家基金公司密集公告暫停或終止合作。此次國信嘉利基金違規,也可能引來新一輪“解約潮”。

北京一家基金公司電商部門人士告訴證券時報記者,一般而言,針對合作中已經出現的違規的第三方代銷機構,可以聯繫上的會協商終止合作協議;部分未能聯繫上的,會把終止合作協議給到律師,由律師出函履行告知義務,公司層面會發布終止代銷協議合作的公告。“與違規被罰第三方解約,主要是基於基金公司自身聲譽問題和對投資者負責的考慮,因為公募基金是投資標準化資產,並不會因為銷售渠道出問題影響到基金產品的正常投資和運作。”

北京一家次新公募基金銷售部人士也向記者透露,她所在公司目前已經與泰誠財富終止合作,與國信嘉利基金還未終止合作。不過,“對於有被監管處罰記錄的代銷機構,不排除及時與其終止合作的可能”。

北京一家公募互聯網金融部人士也表示,公司一直注重風險的防控,在渠道接入上有一系列嚴格的盡調流程,“一旦第三方銷售機構被處罰,會考慮終止合作,但目前尚未遇到過,我們目前合作的都是排名靠前的知名代銷機構,不包括國信嘉利基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