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裡面的四派:摸金、搬山、卸嶺、發丘,各有什麼本事?

夜聽XX


盜墓指進入他人墳墓做出不問自取的行為,盜墓賊通常不盜屍體,盜取的都是一些陪葬品。盜墓這種自古以來就有的行為,影響了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的研究工作,因為盜墓人往往先於專家開掘墓穴,其目的通常只是為了墓穴內的具高價值的精美陪葬品,在盜墓過程中極有可能故意或無意的破壞了墓穴的完整。而在盜墓界則有四大派:摸金、發丘、搬山、卸嶺,你覺得哪個最厲害呢?

  盜墓界四大派,就是摸金校尉、搬山道人、卸嶺力士、發丘將軍,歷史上稱為“發丘有印,摸金有符,搬山有術,卸嶺有甲”。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摸金校尉

  據史書記載,摸金校尉起源於東漢末年三國時期,曹操為了彌補軍餉的不足,於是便設立了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軍銜,專司盜墓取財,貼補軍用。而摸金校尉主要是憑藉觀風水、辨氣象,以《易經》為宗旨,以定位古墓的穴位。在摸金的時候,不能損壞死者的遺骸,需輕手輕腳地從頭頂摸至腳底,最後必給死者留下一兩樣寶物。其代表性物件就是摸金符,相傳摸金符是盜墓一族摸金校尉的“身份證”,在摸金門傳承中,只有獲得正統摸金符的人,才能被稱為摸金校尉。

  2.發丘

  發丘是一個官名,秦置中郎,至西漢分五官、左、右三中郎署,各置中郎將以統領皇帝的侍衛,屬光祿勳。最早是由曹操所設立,通俗點來說就是“國家盜墓辦公室主任”,主要就是盜取墳墓中財物以擴充軍餉,南朝宋前廢帝劉子業曾仿效曹操設立發丘中郎將一職,由建安王休仁擔任。發丘的手段與摸金校尉大致相同,只是多了一枚銅印,每一個發丘天官都有一枚正統的"發丘天印

V思維視覺


盜墓裡面的四派:摸金、搬山、卸嶺、發丘,各有什麼本事?

說起這個問題,這其實是《鬼吹燈》和《盜墓筆記》兩部小說引出的一個話題。按照書中描述,過去盜墓者,一共有四大派系,分別是發丘天官、摸金校尉、搬山道人、卸嶺力士。

這種話題過去也有過,見《三國演義》第二十二回:操又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身處三公之位,而行桀虜之態,汙國害民,毒施人鬼!加其細緻慘苛,科防互設;罾繳充蹊,坑阱塞路;舉手掛網羅,動足觸機陷:是以兗、豫有無聊之民,帝都有吁嗟之怨。歷觀載籍,無道之臣,貪殘酷烈,於操為甚!

《醉醒石》:不啻摸金校尉,何殊發丘中郎。括盡前朝翰墨,搜窮歷代彝章。

盜墓者,一般不說盜墓,都稱“倒鬥”。因為凡是大墓,除了修建在深山裡的大多都有封土層,封土層形狀就像一個過去用的農具:鬥。而大墓就像一個鬥倒扣在地上,墓中的金銀珠寶都在鬥下,盜墓者必須把鬥拿開,才能得到裡面的東西。因此叫“倒鬥”。

下面分別說一下發丘天官、摸金校尉、搬山道人、卸嶺力士這四種門派。


一,發丘天官

發丘天官,以發丘印為憑據。至於發丘將軍,據傳是到了後漢才有的。叫發丘天官、發丘靈官或發丘中郎將。他們的手段和摸金校尉完全一樣,只是發丘中郎將據說手裡比摸金校尉多了一枚銅印,叫發丘印。印上刻著“天官賜福,百無禁忌”八個字。在盜墓者手裡是一件不可替代的神物,誰都想得到它。不過,據小說《鬼吹燈》說,這種銅印毀於明朝後期永樂年間,後來再沒有見過。

發丘天官或發丘中郎將,是摸金校尉的首領。摸金校尉是發丘中郎將的下屬。

《三國演義》也曾經提到曹操設置了“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這種說法源於袁紹討伐曹操時,陳琳寫的一篇著名的檄文。不過,史書並沒有記載過曹操設立“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一說。曹操之所以會有此惡名,是因為其父曹嵩在途徑徐州時為陶謙部將所殺,因此大舉興師問罪。曹操部隊在進軍道路上大肆殺戮、發人丘墓,曹操也沒有阻止,後人認為曹操算是默許,也就懷疑曹操所說“你殺我父親,我毀你先人墳墓”。故而有人給曹操栽贓。

史書倒是的確記載過董卓把洛陽附近的皇陵盜掘了個遍,這或許是真的。




二,摸金校尉

摸金,據說始於春秋戰國時期,他們精通“尋龍訣”和“分金定穴”。摸金校尉是中國古代一個盜墓者的門派。據《三國演義》載,摸金校尉起源於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當時魏軍的首領曹操,為了彌補軍餉的不足,設立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軍銜,專司盜墓取財,貼補軍餉。

摸金校尉盜掘古墓,則更注重技術和經驗。以《易經》為宗旨,講究分金定穴,盜墓主要依靠觀風水、辨氣象,以定位古墓的穴位。另外,摸金校尉必須有摸金符才算正宗。

摸金校尉講究一整套習俗,進入墓室裡面以後,要遵循以下規則:

一,要在墓室東南角點一支蠟燭,這樣做有兩種意思,一是防止玄宮中的毒氣突然增加;二也是摸金校尉祖師爺傳下來的一條規則,也就是活人與死人之間的默契;蠟燭如果滅了,說明這玄宮裡的珠寶不能拿;燈亮便可以開棺摸金,燈滅必須趕緊離開。




二,不可取多餘的東西。

三,不可破壞棺槨。

四,一個墓室只能進出一個來回。

五,盜洞一天打不完,可以分若干天,但這些工作必須是黑夜做,白天不得做。

六,雞鳴前必須離開,雞鳴以後,再不可摸棺槨和裡面的東西。

七,離開時儘量要把盜洞回填。這就是摸金校尉說的“陽人上路,陰人迴避,雞鳴不摸金”。

摸金校尉所用的工具,根據《鬼吹燈》所載,主要有金剛傘、墨斗、捆屍索、旋風鏟、尋龍煙、風雲裹、摸屍手套、北地玄珠、陰陽鏡、桃木釘、黑摺子、水火鞋、探陰爪、蠟燭、軟屍香、黑驢蹄子、糯米、工兵鏟、狼眼手電筒、戰術指北針、傘兵刀、潛水鏡、防毒面具、防水火柴、登山盔、頭戴射燈、冷煙火、照明信號彈、固體燃料、睡袋、過濾水壺、望遠鏡、溫度計、氣壓計、急救箱、各種繩索安全栓等。

另外,摸金校尉還有製造各種秘藥的配方。

最早的摸金校尉,屬發丘中郎將管轄,統領著部隊盜掘古墓。後來,逐漸演變為幾個人一夥或者單獨盜墓。

其實史書並沒有記載,摸金校尉話題起源於東漢末年三國時期,來自於漢代陳琳所作《為袁紹檄豫州》。陳琳所作《為袁紹檄豫州》為討伐曹操的檄文,說曹操盜的是位於永城芒碭山的漢梁孝王墓群。

但後世史學家認為,陳琳的檄文,十有八九是誣陷曹操,因此,說曹操專門設立發丘將軍、摸金校尉的軍銜,帶領部隊大肆盜掘古墓,很可能是栽贓。

摸金校尉,說白了,就相當於“盜墓辦公室主任”職務。




三,搬山道人

一般說法,搬山道人是扎格拉瑪部族的後裔,他們學的是搬山分甲術,因為平時穿著道士的衣服,用道士的身份偽裝自己,故此自稱為搬山道人。正由於他們扮作道士,給他們增加了不少神秘感,以為他們發掘古墓使用的“搬山分甲術”,是類似於茅山道士使用的某種法術。其實,他們“搬山”,採用的是喇叭式盜洞方式,是一種利用外力破壞古墓的手段。

他們不懂風水星象,但不可否認的是,搬山道人一般都身手了得,擅長破解古墓中的各種機關。

相傳,搬山道人都拜伍子胥為祖師,因為盜掘古墓不為錢財。歷史沿襲來源於伍子胥掘墓鞭屍的故事:伍子胥之父兄為楚平王所害,他立誓要報仇,逃到吳國,幫助吳王闔廬攻破楚國的郢都,時楚平王已死,伍子胥“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屍,鞭之三百,然後已。”

搬山一派,據傳最早在秦漢時就有,一直到清朝中葉才發展壯大。他們採取的是"開喇叭"式的盜墓方式,意思是通過打通墓葬從而使其通風,排出毒氣,使進入的人降低在墓葬裡發生暈厥的危險,因此對墓葬的自然破壞性非常大。

搬山道人之所以被稱做"道人"是因為搬山門人身著道士裝扮,說明他們和道教有淵源,但又在風水學上沒什麼造詣,找不到準確的墓葬點,故此才會使用破壞的方式盜墓,說明他們自身技能很有限。

搬山道人大概都學過粗淺的道術,自身武功比起其他門派應該略勝一籌,因此他們在盜墓中對付殭屍有一些很大優勢,比如《鬼吹燈》裡的鷓鴣哨,槍法、輕功都非常高超。



四,卸嶺力士

“卸嶺力士”,介於綠林和盜墓兩種營生之間,屬於半匪半盜,據傳是漢代赤眉軍起義遭到官軍鎮壓失敗以後,有一部分殘部便落草為寇,分散在各地,一邊仍然做著殺官造反的事,一邊把漢陵挖了個遍。後來,這幫人就保留了這種傳統,一旦發現古墓,就聚眾大肆盜掘。

相傳,在宋朝之前,卸嶺力士們還仍然保留著在盜掘古墓時,在眉毛上塗抹硃砂或者豬血的辦法。盜掘完古墓後,再用藥水洗掉。這種染紅眉毛辟邪的傳統,顯然很能引起人們的注意,盜墓本來就是個不光彩的行為。為了行動隱秘,卸嶺一派便把這種做法慢慢遺棄了。

卸嶺力士,一直是以首領作為盜魁。人多嘴雜,各行其是,群龍無首,自然什麼都幹不成。必須有首領,大家以首領的話為號令。盜墓所得,聚義分贓,也是一切由盜魁說了算。盜魁,在卸嶺力士裡威望極高,有生殺予奪大權,不僅能以“圈穴之術”倒鬥掘冢,更是綠林道的草頭王,可以說是呼風喚雨的人物。



有古墓發掘的時候,就挖掘古墓;沒有古墓,首領便傳下令牌,嘯聚山林劫取財物。他們人多勢眾,只要找到古墓,就敢公開挖掘。他們有時也用穿山甲挖洞,直達墓穴。

卸嶺之輩或散佈天下,或聚嘯山嶺,敬關帝,並尊西楚霸王為祖師,逢有古墓巨冢,便蜂擁而起,眾力發掘,毀屍平丘,搜刮寶貨,毫釐不剩,專效仿昔時赤眉義軍的作為。

卸嶺一派,據說其創始人曾經得到異人傳授,有令人力大無窮之法。所以卸嶺門門人,多是力大無窮、通曉武功之人,因此被稱為卸嶺力士。

也有人傳言,當年漢末三國的呂布,曾經就是卸嶺門的傳人,為董卓籌備軍餉,就曾挖掘過多位漢皇墓葬。

我個人認為,曹操儘管被後世許多人汙衊,但畢竟也是三國時經天緯地、不可多得的英雄人物,不可能做這種“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半吊子事;呂布品行有虧,為了討好董卓,倒是很有可能幹過卸嶺力士,盜掘古墓。


止水如心


在中國歷史上有四大盜墓門派,其中摸金校尉墊底,第一能搬山

第一、搬山派

這個門派的人破壞力極強,從名字上可以看出,能搬走一座山,這是多麼恐怖的力氣,因為這個門派的人都喜歡穿著道士的衣服,但是卻是一點也不懂道法和風水,只能靠蠻力來盜墓,因此這個門派的人都被稱為“搬山道人”。

第二、卸嶺派

這個門派裡的人都被稱為卸嶺力士,通俗來說就是力氣大到能卸下來一座山。因為這個派別的破壞力度實在是太大了,其他的盜墓人都不願意跟他們過多交涉,而在史料上曾提起過,這個門派的祖師爺就是赫赫有名的項羽,他可是盜了秦始皇陵的人,也許就是因為有個做過綠林好漢的祖師爺吧,所以卸嶺派的爭議很大,不知道該說他們是劫富濟貧的好漢,還是以盜墓為主的卸嶺力士。

第三、發丘派

小說裡經常會提到的門派,派內弟子們被稱為發丘天官,他們不同於上面的暴力破壞或者單人盜墓,發丘派愛好團隊合作,認為人多力量大,只有多人同行,並且按照事先制定的計劃去盜墓,這樣方可萬無一失。

第四、摸金派

摸金派的人我們通常稱為摸金校尉,起源於三國時期由曹操設立的摸金校尉一職,此官職專門從事盜墓的活動,為當時曹操部隊行軍打仗募集軍糧,在當時可謂是正兒八經的官家職業。當然能當上摸金校尉的必定不是一般的人,跟其他盜墓的比較,摸金派不靠外力,一手尋龍決闖天下,有勇有謀。他們盜墓時許下了兩個規矩,第一是聽見雞叫後絕不摸金子。第二是進入墓室後在東南角點亮一支蠟燭,不管有多重要的事情,只有燃燒的蠟燭熄滅立馬出墓穴。良好的規矩使得摸金派在盜墓中門派中,成為最能安全地全身而退的門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