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樓盤降價還沒來,漲價卻先來了?

4月23日,距離武漢封城整整過去了3個月,這3個月以來,武漢從至暗時刻到再度重啟,付出的代價不可謂不大;如今,疫情的影響還在持續著,但武漢復工也已刻不容緩了。今天,距離武漢解封已經有2周的時間,樓市在經歷短暫的調整期之後,也開始全面發力,連日來新房成交量都突破百套,更有樓盤未迎來大眾期盼的降價,就率先開漲了。


1

兩盤率先打開漲價大門,勇氣何來?


在近期,各地樓市動作都不小,隨時準備著市場的反彈或報復性消費;武漢也在昨日正式發佈了“商改租”的正式通知,允許武漢市部分商業和辦公用房等存量用房改造成租賃租房;這也算是武漢正式解封后出臺的第一個利好政策。


而更多人期望出臺的購房利好政策還未能如期而至,卻沒曾想到,漲價卻先來了。自解封以來,武漢市共發佈了13個項目的預售證;其中2個項目疫後首開便漲價。


武漢樓盤降價還沒來,漲價卻先來了?


4月16日,江夏區黃家湖的武漢融創城項目拿了8號樓的預售證,毛坯均價13000元/㎡,較前期均價直接上漲758元/㎡。武漢融創城項目在2019年首開之時,毛坯出售整體均價為13466元/㎡;到12月底第二次開盤,項目出售整體均價12242元/㎡,下降1200元/㎡左右。在這幾次的拿證中,武漢融創城在備案價上均不相同,一跌一漲,但漲後仍與首開價格有著一定的差距。


其次便是4月20日取得預售證的萬科雲城,項目即將加推12、15號樓,毛坯備案均價16050元/㎡左右,帶裝修後整體均價19050元/㎡。而在此前,加推的項目均價還停留在18144元/㎡。不僅如此,在此次預售房源中,部分房源銷售價格已突破2萬元/㎡,萬科雲城再一次為白沙洲創造了歷史。


萬科雲城自2019年6月份入市以來,價格便從16623元/㎡兩度上漲,如今即將突破2萬元/㎡,似乎下一次直接破2萬元/㎡也不會讓人很奇怪了。倒是,這疫後這樣膽大的勇氣讓人驚訝。


2

高價盤不敢高價賣,暗自降價


在短短兩週內,武漢市場這兩盤接連上漲,這樣的操作確實讓很多人猝不及防;而拋開這兩個漲價的項目外,武漢市還有幾個項目拿著“高價的”備案價,卻不敢高價賣.。


在4月17日,位於花山的某鳴G4號樓取得預售證,備案均價17235元/㎡,而根據項目的銷售信息顯示,項目於4月18日平推,加推帶裝修房源,均價18194元/平(其中含1500元/平米裝修),兩個數據一比對,就明顯看出項目在售價上進行了“打折”。而與此同時,項目前期在售房源,均價為18700元/㎡。


某鳴同樣為花山板塊萬元地中的一個,當初拿地價與區域內新房在售均價持平,高價拿了地,必然也會推高房價,但與其它項目中間的差價確實難以吸引購房者,所以變相打折“裝修價格”也屬於不得已。


武漢樓盤降價還沒來,漲價卻先來了?


而另外的項目則是位於東西湖的次地王項目,當初拿預售備案均價15500元/㎡,首開整體在售均價18500元/㎡,其中包含3000元/㎡的裝修;在今年2月份,直降3000元/㎡,仍是帶裝修銷售15500元/㎡,換種說法即項目並沒有降價,而是將價值3000元/㎡的裝修免費送了。


這兩個項目的降價其實並不算武漢市場的典型,而是更多的由於項目本身拿地價過高,使得房價不得不高於周邊,如今入市為了去化才不得已“降價”。反而上面那個漲價的項目,則是更代表了武漢市場上另一種聲音,反其道而行,打破人們固有預期。如今的漲跌互現,也僅僅是個別幾個項目,更多的項目還是採取更為穩妥的方式,穩價格但花式促銷;基於每個項目不同的銷售定位,對疫情之後的樓市判斷也是不同的,所以當前這些入市的項目正是在探索購房者的心理。


武漢樓盤降價還沒來,漲價卻先來了?


現在剛剛恢復的武漢樓市,更像是混沌初開,各個樓盤使勁渾身解數,吸引購房者;降價與漲價都在暗自較勁,市場上的聲音很多,未來也不會排除有其它樓盤另闢蹊徑。確實在當前率先打響第一槍的樓盤,也獲得了更多的關注,但在最終成交才算數。如今,“買方市場”的理智已上線,樓盤也需要轉變銷售方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