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鄱陽湖有多重要,就不明白這次南方汛情有多嚴重

7月以來,鄱陽湖水位持續暴漲,鄱陽縣境內多處圩堤漫決,四個水文監測站水位全線超歷史水位、歷史極值,並且仍上漲,幾層樓的房屋分分鐘衝倒,江西全省防汛工作進入戰時狀態。

不知道鄱陽湖有多重要,就不明白這次南方汛情有多嚴重

7月12日,航拍鄱陽決堤補堤現場


不知道鄱陽湖有多重要,就不明白這次南方汛情有多嚴重

7月11日,江西鄱陽縣油墩街鎮洪澇景象

國家緊急調撥物資,水利部部長親赴現場,鄱陽湖的水位牽一髮動全身,可以說當前整個長江流域最大的防汛壓力就在鄱陽湖一帶。

鄱陽湖到底有多重要?

鄱陽湖VS江西

鄱陽湖位於江西省西北部,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

什麼概念呢?不漲水的情況下,相當於兩個半崇明島,最深處25.1米、平均水深8.4米。對比下三大淡水湖的儲水量,鄱陽湖、洞庭湖、太湖分別是276億、167億、44.3億(立方米),鄱陽湖是當之無愧的第一。

鄱陽湖的歷史也很悠久,雛形可以追溯到六千萬年前的地質運動,大致過程就是江西北部地底的古岩石受力擠壓後,西邊抬升為山體、也就是現在的廬山,東南邊下陷為盆地,就是現在的鄱陽湖。(汛期的時候,廬山的瀑布也往鄱陽湖裡灌。)

不知道鄱陽湖有多重要,就不明白這次南方汛情有多嚴重

長期以來,浩瀚的鄱陽湖周邊形成大量肥沃的平原、豐富的溼地,這也是江西成為“魚米之鄉”的最大原因。在鐵路還沒這麼發達的時候,鄱陽湖一路往南的水路就是江西貨物進出的關鍵通道,包括景德鎮的瓷器。

可以說,鄱陽湖為江西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也為周邊地區的汛期安全做出了巨大貢獻,後面再說。

鄱陽湖VS季節

胡錫進昨天評論說,中國從某種意義上就是為了共同抗擊東亞季風帶上水旱災難而存在的。這話進一步落腳在鄱陽湖身上,再合適不過。

鄱陽湖是長江流域的一個過水性、吞吐型、季節性的通江湖泊,有著鮮明的季節性,水域面積形態不同的時期相差很大,有句話總結說是“高水是湖,低水似河”——

枯水期看著像河,水位低到12米的時候,水域面積就只有500平方千米。

汛期漲回湖該有的樣子,通常水位到20米的時候,面積可擴大到4125平方千米。

也是因為季節差異大,鄱陽湖流域形態各異的溼地,成為各類候鳥的天堂,還被列為“世界重要溼地名錄”

不知道鄱陽湖有多重要,就不明白這次南方汛情有多嚴重

這輪漲水,一堤之隔,鄱陽湖的內湖和外湖呈現涇渭分明的奇觀

現在呢?

看下剛剛公佈的衛星圖,水面已達4206平方千米,為10年來最大。(歷史同期均值才3510。)

不知道鄱陽湖有多重要,就不明白這次南方汛情有多嚴重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衛星遙感監測

更揪心的是,水域淹沒範圍還在不斷擴大。

不知道鄱陽湖有多重要,就不明白這次南方汛情有多嚴重

鄱陽湖VS長江

鄱陽湖在長江流域地位非常突出,集五河、通長江,是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水五大河流進入 長江的中轉站。

特別是前段時間,贛江、饒河、修河、信江接連集中發生編號洪水,鄱陽湖就成了長江中下游的“蓄水池”

由於長江下游的支流很少,甚至可以說,鄱陽湖是長江進入下游之前的最後一個蓄水池。如果鄱陽湖水位繼續上升,洪水下洩,對長江下游的危害將不堪設想。守住鄱陽湖,就是守住了長江下游城市的安全。

鄱陽湖洪水的壓力來源,一方面是長江水倒灌,長江的水位高於鄱陽湖,頂託作用導致湖裡的水非但排不出去,還要承接大量長江來水。

另一方面是要警惕“上下游洪水疊加”

,按往年,一般六月份是長江中下游的“下大洪水”,七八月份是長江上游的“上大洪水”,但看今年的情況,兩輪洪水的時間捱得很近,萬一疊加在一起相遇,危險性和破壞性對整個長江流域都是前所未有、不可估量。

馬上就是“七下八上”的防汛關鍵時期,長江的洪峰即將逼近鄱陽湖,江西也馬上迎來新一輪強降水,希望鄱陽湖挺住!江西老表挺住!

不知道鄱陽湖有多重要,就不明白這次南方汛情有多嚴重


不知道鄱陽湖有多重要,就不明白這次南方汛情有多嚴重

第72集團軍官兵正在饒河聯圩加緊築堤,防止洪水進入鄱陽縣城

鄱陽湖的蓄水能力下降了麼?

長達數千年的泥沙淤積,以及人為的圍湖造田、過度捕撈等活動,都使得鄱陽湖蓄水容積不斷變小——這也是我個人認為鄱陽湖水位上漲的重要原因之一。

昨天把這個觀點發布到微頭條裡,還引發一波討論,期待大家有更多專業的、科學的交流,也期待我們的水利專家出臺更長遠、更先進的建設方案,推動長江流域的防汛能力進一步升級。

1998年那句,“誓與大堤共存亡”的悲壯口號,希望不要再響起。

不知道鄱陽湖有多重要,就不明白這次南方汛情有多嚴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