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別指望孩子能“自覺”,這是為什麼?

致父母:育兒路上,永遠別指望孩子能“自覺”。

一位寶媽給我私信;

芬媽,我要跟你說件事;

嗯,你說吧。

我那10歲的兒子啊,做啥都不自覺,凡事都要我來監督,總要盯著他才能完成。

父母別指望孩子能“自覺”,這是為什麼?

就拿做作業這件事來說吧,提前佈置好時間讓他做,並交代了作業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他答應得好好的,等我不在身邊的時候,他就在那拖延、磨磨蹭蹭的完成。

從來沒有一次自覺的完成作業。

我:在教育孩子這條路上,永遠不要只指望孩子能自覺、自律,父母還是要起到監督的作用。

為什麼呢?咱們來看下面的例子。

父母別指望孩子能“自覺”,這是為什麼?

著名歌星劉歡曾節目裡坦言,他最後悔的是對女兒實行“快樂教育”,女兒在很小的時候,她對音樂有極高的天賦,複雜的音程聽幾遍就能背下來。

雖然她喜歡鋼琴,但就是不自覺練習鋼琴,於是劉歡就妥協了,並對女兒說:“只要你感覺到不快樂,練不練習隨你”。

等女兒長大後,劉歡卻後悔了,並以“過來人”的身份建議那些有心栽培孩子的父母:“如果孩子有這方面的天賦,你迫使他練一練,將來可能會更好”。

父母別指望孩子能“自覺”,這是為什麼?

芬媽也覺得,教育出一個優秀且自覺性高的孩子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但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千萬別指望孩子能自覺,你不約束孩子,那隻會讓他越來越放縱自己。

好孩子是管出來的,熊孩子都是慣出來的。

有遠見的父母都會有點“狠心”。

父母別指望孩子能“自覺”,這是為什麼?

周杰倫曾在節目中曝出,小時候被媽媽逼著學鋼琴的“辛酸史”

從4歲開始,周杰倫每天要被媽媽要求練習2個小時鋼琴,如果不從,媽媽就會拿著藤條,默默地坐在一旁督促他。

父母別指望孩子能“自覺”,這是為什麼?

看到別人家的孩子總能自由自在的玩耍,而自己卻每天都要練這破鋼琴,小時候的他內心總是很難過。

長大後,正因為媽媽對他的高要求,成名後的周杰倫非常感謝媽媽當初的一番苦心。

父母別指望孩子能“自覺”,這是為什麼?

這就是管出來”自覺“的孩子。

我們再來看看這個例子;

Angelababy和劉憲華參加綜藝節目時,看到劉憲華把小提琴彈奏得特別好,baby便問他:你從小就這麼厲害嗎?

劉憲華:不是,小時候我根本就不願意去學,都是我父母逼我學的;

Angelababy:“那你現在會感謝父母嗎?”

劉憲華:“非常感謝。”

Angelababy感嘆道:為什麼小時候沒人逼我...

父母別指望孩子能“自覺”,這是為什麼?

因此,“自覺”這個東西,真的需要父母推一把。

研究表明,4—7歲是孩子學習興趣的“黃金時期”。孩子如果有某項天賦或感興趣,若父母心慈手軟,不逼孩子一把,他們就會錯過最好的學習時機。

真正有遠見的父母,在管教孩子方面,難免會有點狠。

因此,孩子的自覺性越早培養越好,而且你從小培養孩子自覺學習的好習慣,他也會成為大家口中“別人家的好孩子”。

父母別指望孩子能“自覺”,這是為什麼?

若是孩子一直生活在沒有任何強制的環境中,也許他永遠長不大,也經受不住任何挫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