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性閱讀指南》:讓每個知識都變成自己的能力

對於讀書,你是否有這樣的觀點和行為:

  • 普通人想改變命運,要讀很多的書。
  • 讀書就是要記住全部的知識就算讀完了。
  • 囤了很多書,一本都沒讀完,卻還要買買買。
  • 讀書很多書卻沒有成果,讀書根本就沒有用。

這些對讀書的看法和行為,是很普遍的。

畢竟,普通人想改變命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讀書。

但是,真的是這樣的嗎?只是讀了很多書就可以改變自己嗎?讀書只是為了記住書中的內容就可以嗎?

《實用性閱讀指南》:讓每個知識都變成自己的能力

普通人想改變命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讀書

01.

讀的每本書都能在實際行動中發揮作用。

日本知名講師大巖俊之,一開始也是抱著這樣的信念,只要在一年內讀完300本書,就會成功。卻發現不管讀多少書,怎麼拼命讀,就是記不住,讀過既忘。就算做了筆記,知識量水漲船高,卻沒有出現什麼成果,夢想破滅了,創業也失敗了。

他發現了只是一味地讀很多書,根本就不可能有成果,更不可能成功。通過閱讀書籍只可以獲得知識,但是隻有付諸行動才會有成果。因此發明了“緩速閱讀法”,不但收穫知識,還獲得技能,成為著名的講師。

大巖俊之將他的經驗濃縮在這本《實用性閱讀指南-把學到的知識轉化成能力》,不僅教大家如何有效地通過讀書獲取知識,並且還教大家如何通過讀書實際行動起來最終實現目標。

那麼正確的思維和做法是什麼呢?這就要了解目標閱讀法。

目標閱讀法只需要兩個步驟:

  • 閱讀前確定讀書目的,做到有效率地讀書;
  • 閱讀後設定行動目標、行動步驟,逐步實現自己的目標。
《實用性閱讀指南》:讓每個知識都變成自己的能力

通過閱讀書籍只可以獲得知識,但是隻有付諸行動才會有成果

02.

確立讀書的目的,根據目的吸收需要的知識。

閱讀前要明確自己的讀書目的,知道自己“想從書中得到什麼”,再去閱讀,就更容易找到想知道的信息。這就像你拿著列好的清單逛超市,很快就能找到自己需要的物品,不用一排一排地挑選篩檢,既節省了時間又提高了效率。

在明確的目的之下,快速概覽序言、目錄、後記等部分,瞭解書本內容大概。“序言”濃縮了一本書的所有要點;“目錄”相當於一本書的組織結構圖;“後記”有作者對全書的總結、感想。先讀完這三項內容就能掌握全書概要。

瞭解全書的大概之後,就可以確定你想要解決的問題,也就是思考關於完成行動目標的問題。比如“書中哪些信息對我達成目標是有幫助的?”,“書中最重要的三點是什麼?”,“解決對我下一次公司培訓有用?”

確定好想要解決的“問題”,然後在書本中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一邊讀書,一邊做筆記,根據“讀書目的”製作思維導圖,也可以摘抄重點,解答問題。

在所有的問題都得到解答後,還要有意識地“輸出”,可以寫寫讀後感、書評,表達自己對這本書的理解和看法,也可以總結內容“向他人講述”,這些都是提升記憶力、理解力的好辦法,知識就能牢固地掌握了。

通過以上幾個步驟,就能把焦點更多地放在“目的”和“問題”上,閱讀時就不必從頭到尾,一字不落地讀下去,而是隻摘取自己需要的信息,既提高了速度,也提升了效果。

《實用性閱讀指南》:讓每個知識都變成自己的能力

讀完書後設定行動目標

03.

讀完書後設定行動目標。

那麼有效地吸收了知識後該怎麼做呢?大巖俊之提出:知識,只有付諸行動才可發揮效果。

光讀書不行動,書讀完就沒用了。但是通過嘗試書中介紹的方法加以行動,就能獲得一些收穫。

  • 讀了關於思考方法的書,改變了自己的讀書方法;
  • 讀了關於記筆記的書,改變了自己的記筆記的方式;
  • 讀了關於制定計劃的書,改變了自己的做計劃的方式;

無論讀了什麼書,一定要結合行動,長此以往,各方面的能力就能得到提升。因此在讀完一本書以後,就要設定“行動目標”,也就是讀完書後具體想要做什麼?這一目標是開始行動之前的必要準備。

這些行動目標,要以“何事、何時、多少”具體表示出來。比如說,讀完了一本關於創業的書,設定目標:一年後,想以攝影師的身份創業。

設定行動目標要對照如今的現實狀況,選擇實際有可能達成的目標。如果所定目標與現實的差距太大,就沒有辦法順利實現,從而成為折磨自己的事情,也就會產生讀書無用的疑惑。

設定目標只是行動的準備,還需要具體的行動來填補目標與現實的差距。

  1. 列出具體的行動清單,挑選出一條目前最想做的、或者最需要做的。
  2. 詢問自己:“如果這麼做,會有什麼結果?”通過這個問題,事先想象,預測行動之後會產生什麼結果。有助於提前規避風險,將行動的過程進行地更順利。
  3. 將行動細分成從明天就能開始的小步驟。比如設定了“一年後,想以攝影師的身份創業”,就要思考完成這個目標目前最想著手做的是參加攝影課程,學習攝影技術。為了能這麼做,接下來的一週裡可以幹什麼:購買攝影機;報名攝影課程;安排攝影時間等等。

就如作者大巖俊之所說:“真正的讀書家,不在於“讀了多少書”,而是“有過多少行動”。即使只讀了一本書,如果能把一本書讀透,還能將這本書中所寫的內容轉化為實際行動,才可以稱得上真正讀完了一本書。只有經歷這樣的過程,讀書才能給你帶來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