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高的人,身體會有哪些特徵?如何降低血糖,穩定血糖值?

用戶3883064668468856


我在2008年前後,空腹血糖指數曾一度接近7.0的臨界狀態,當時糖尿病的症狀也基本都表現出來了。總結起來有如下幾個方面:

  1. 視力減退:怕光、怕風,會經常出現閃光。

  2. 皮膚瘙癢:我當時小腿以下在秋冬季受到冷空氣刺激後會奇癢無比,因此經常會被我撓的傷痕累累。

  3. 某些部位可能會有麻木的感覺:我當時腳的外側一直麻木,直到後來血糖降下來為止。

  4. 特別怕累:我當時甚至不能保持站立半小時。

至於提到如何降低血糖和穩定血糖,肯定不包括藥物治療。如果需要藥物,就沒有必要在這裡提出來了,直接去醫院問醫生就是了。我當時也沒有吃任何藥物,就把血糖降下來了。

我之所以能夠不吃藥,就成功地降低了血糖,除了方法及時對頭之外,可能跟當時症狀較輕,血糖僅僅處於臨界狀態,還沒有尿糖有關。如果你的情況跟我差不多,你可以按照我的方法試一試,我感覺還是蠻有效的。如果你的狀況比較嚴重,比如空腹血糖超過10以上,還是建議你去醫院,按照醫生的指導去做。

說到降血糖、穩血糖,許多人都知道要“管住嘴、邁開腿”,但具體實施起來卻沒那麼簡單。具體如下:

  1. 減少精米精面的攝入:如果你的年齡不太老,比如60歲以下,我建議你最好不要直接吃精米精面,因為他們的升糖係數太高了:大米:85,蔗糖:85.5,白麵:88。看到沒有,精米精面的升糖水平較之白糖有過之無不及;換句話說,吃精米精面等於直接吃白糖。這些東西進到肚子裡停留的時間很短就會以血糖的形式進入血管,引起血糖水平飆升,從而造成胰島素的過激反應。建議把玉米、豆類或薯類這些升糖係數低的“複雜碳水化合物”與這些精米精面混合來用,或者乾脆就吃粗糧算了。

  2. 減少油脂的攝入:油脂在通過血液進入細胞的過程中會在一段時間裡阻塞細胞壁,從而使血液中的胰島素不能順利地把血糖運進細胞內而是滯留在血液中,從而造成血糖水平居高不下。所以最好少吃油脂,更不要把精米精面與油脂同時吃。

  3. 適當增加蛋白質和蔬菜的攝入量。

  4. 無氧運動:保持和增加肌肉量。現代醫學已經證實,充足的肌肉量是保持胰島素活性的前提。所以我把無氧運動放到前面來強調。

  5. 有氧運動:通過跑步、跳繩等運動來提高機體的新陳代謝水平,讓你的機體反應更加靈敏,能夠及時地分泌包括胰島素在內的各種激素和酶,既能夠幫助你及時吸收各種營養,又能把身體內產生的廢物及時排除體外。像糖尿病這類代謝類疾病最好通過加強身體代謝水平的方式加以解決。

跟你傳遞的消息是,這些都是我親身驗證過的方法,我的空腹血糖已經在十多年的時間裡維持在6.1以下的正常水平,並且我沒有吃過一片降糖藥物。

老而彌帥


這個問題我是這樣認為的,一個人血糖高先前自己是不知道的,一般的血糖值在空腹10以上,這個時候人就會感覺三多,多吃,多餓,多尿,再過一段時間人就會消廋,人的皮膚不小心擦破不容易癒合結蓋,晚上睡覺睡到下半夜人會出虛汗和渾身騷癢症,那麼人知道了這些情況後上醫院看醫生,測得空腹手指全血全糖在12以上,醫生根據你的血糖值會採取給你吃降糖藥,然而有極少一部人會不吃降糖藥,用忌口的方法來控制血糖值,大多數人會吃降糖藥,有些人認為我吃降糖藥了多吃一點不要緊,通過一段時間不忌口,再到醫院看醫生測了血糖值不降反而上升,降糖藥起了抗耐性失去作用,改為打胰島素針,因而我們血糖高並不可怕,不要認為我吃藥打針就可以放開肚子亂吃,糖尿病除根的藥到現在還沒有發明出來,你既然吃藥和打針也要忌口,你吃藥和打針要終身到你上天堂,然而要防止低血糖酮酸中毒症,因而人得了糖尿病主要還是要忌口,那些食物東西可以吃,那些食物東西不可以吃只有這樣我們糖尿病人知道了這個病的嚴重性,要穩定血糖只有靠自己,靠別人釘不現實,也有人會說;我就要吃吃到死為止,這個就無言了,各人有各人的想法不同,自己的路自己走下去。


戲迷阿德1


糖尿病是常見的代謝性疾病,由於糖尿病可引起心腦血管、腎臟、視網膜、神經等多種靶器官損害,因此需要早發現、早治療。那麼,血糖升高會出現哪些症狀呢?如何平穩控制血糖呢?接下來,醫學莘將為您解析。


雖然部分患者血糖升高後可出現相關症狀,但並非所有患者均可出現,主要取決於血糖的高低。空腹血糖正常範圍為3.9-6.1mmol/L,餐後2小時血糖正常範圍為4.4-7.8mmol/L。無論是空腹血糖還是餐後2小時血糖,血糖升高幅度不大時,可能不會出現高血糖症狀;但若血糖顯著升高,則可引起顯著代謝紊亂,近期可出現排尿增多、飲水增多、進食增多等,遠期可出現體重下降,少數患者可出現視力模糊與皮膚瘙癢等症狀。當血糖高達16.7mmol/L時可能會發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此時呼出的氣體可能帶有爛蘋果味,少數患者甚至會出現急性腹痛。當血糖高達33.3mmol/L時,可能會發生高滲高血糖狀態,出現嚴重脫水,可出現眼眶凹陷、皮膚乾燥等症狀,口渴感較強,且有強烈的飲水需求。因此,血糖升高的幅度不同,出現的症狀可能也不同。但糖尿病患者不能以症狀的有無判斷病情的嚴重性。雖然血糖越高,發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與高滲高血糖狀態的發生越高,症狀可能更顯著,但血糖升高幅度不大時往往無症狀,此時卻可損傷心腦血管、腎臟、神經、視網膜等靶器官,增加慢性併發症的發生風險,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檢測血糖,以制定或調整降糖方案。


那麼,糖尿病患者如何穩定降糖呢?雖然糖尿病前期與部分早期糖尿病患者可通過生活方式干預控制血糖,但糖尿病是進展性疾病,隨著病程的延長,降糖難度會逐漸增加,此時只有通過調整降糖方案才能穩定降糖。如使用一種降糖藥的患者無法控制血糖達標時,應加用另一種降糖藥;兩種降糖藥無法控制血糖達標時應三藥降糖;三種降糖藥依然無法控制血糖達標,則應啟動胰島素控制血糖。雖然降糖藥是控制血糖的主力軍,但配合合理的生活方式干預,更有助於穩定降糖。生活方式干預中飲食治療佔據重要地位,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經分解後,以單糖(如葡萄糖)的形式吸收入血具有直接升高血糖的作用,因此糖尿病患者應少吃高血糖指數與高血糖負荷食物。高血糖指數食物是指升糖速度快、能力強的食物,如各種糖果;高血糖負荷食物是指碳水化合物含量多的食物。與此同時,糖尿病患者可適當增加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可延緩胃排空,降低餐後血糖的升高幅度,有益血糖控制。除此之外糖尿病患者飲食儘量以低脂、低膽固醇、低鹽為主,戒菸限酒、合理運動更有助於穩定控糖。


綜上,血糖升高後可出現排尿增多、飲水增多與進食增多等症狀,遠期可出現體重下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時呼出的氣體可能帶有爛蘋果味,少數患者甚至會出現急性腹痛,高滲高血糖狀態時可出現嚴重脫水。糖尿病患者合理使用降糖藥是穩定降糖的關鍵,嚴格控制飲食,尤其是控制碳水化合物的質與量,更有利於平穩降糖。

感謝大家的閱讀!

若有不妥,敬請斧正! 歡迎評論區諮詢與交流!

注:本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