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謀劃佈局新三板精選層

公募基金的敏銳嗅覺,在搶佔新三板投資佈局方面再次得以體現。目前有20家公募基金公司與全國股轉公司交流,表達發行新三板基金的意向,並提出了“跨市場投資”設想。

積極籌劃

根據今年初證監會下發的《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投資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股票指引(徵求意見稿)》,公募基金(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債券基金)可投資新三板“精選層”股票。2019年底證監會提出,要完善新三板市場的分層機制,在原有的基礎層和創新層基礎上,新設立“精選層”。目前新三板精選層還未正式開設,但已有企業提交了申報材料。

為搶佔這一增量市場,多家公募基金已在籌劃新三板市場的投資佈局。目前博時基金、南方基金、富國基金、匯添富基金、萬家基金等在內部積極調研,並形成有關精選層投資的產品方案。據悉,目前已約有20家公募基金公司與全國股轉公司交流,表示將考慮發行新三板基金產品。同時,還有10多家公司參與了全國股轉公司的公開發行和連續競價業務技術系統測試,且均順利通過測試。

富國基金指出,新三板市場存在優質標的,其投資吸引力不亞於A股和港股市場,此前有不少新三板掛牌公司轉至科創板或被其他上市公司收購。富國基金透露,公司對新三板部分企業,尤其是細分領域龍頭,已有長時間跟蹤。待精選層開板後,公司研究團隊將按照行業分工對新三板精選層股票進行持續深入研究。

“公募基金投資新三板市場,會進一步豐富市場的基金品類,從而滿足特定投資者的投資需求。”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記者表示,要充分挖掘新三板市場的投資潛力,公募基金應繼續發揮投研優勢,配備好投研人力以提高勝算。

多角度評估

實際上公募與新三板市場的“結緣”,可追溯到2015年。2015年4月,寶盈基金通過子公司設立發行了公募行業首隻新三板產品。隨後,華夏基金、財通基金、南方基金、匯添富基金、海富通基金等10多家基金公司陸續跟進,進行了新三板市場佈局。東方財富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基金公司及基金子公司通過專戶、資管計劃投資於新三板的產品數量超過400只。但因流動性低迷等原因,新三板指數近年來持續走低,相關基金產品的投資效果也不及預期。

招商基金表示,新三板精選層投資應重點關注流動性和中小市值公司特有的風險因素;在行業方面重點關注新科技、現代消費與服務業、醫療大健康等產業。市值相對較大、股東人數較多、公眾持股比例較大的掛牌企業可能具有較好的流動性,交易價格“失真”的可能性更小。

招商基金認為,在經營指標和風險指標方面,應主要從毛利率、淨利潤、定價依據及公允性等角度評估標的的持續經營能力和投資價值,尤其要注意防範投資標的經營惡化出現退板的風險。此外,還要從應收賬款佔收入比、壞賬計提、大客戶集中度等角度綜合評估被投企業經營風險。

“跨市場投資”設想

楊德龍認為,新三板市場的投資方法和傳統二級市場的投資方法有所不同,新三板基金的設計思路也應與現有的基金產品有所差別。公募基金一向注重價值投資,從基本面出發選擇業績優良企業。尤其要注重風險控制,同時要做好投資者適當性方面的工作。

在產品設計方面,為防止流動性不足的風險,有公募提出了“跨市場投資”設想。所謂“跨市場投資”,即是將新三板市場納入現有基金的投資範圍。南方基金表示,該公司傾向於優先發行跨市場基金投資新三板市場,並將基金規模控制在10億元左右,以保證公募產品的流動性,以控制投資風險。

富國基金則提出,新三板基金在形式上可考慮開放式或定期開放式,以滿足不同風險偏好投資者的需求。為防範流動性風險,基金公司還將配備充足的投研人員、完善投資風險管理機制,提前做好制度、技術等相關準備。同時,富國基金還表示,新三板精選層股票IPO和定向增發政策或可適當向公募基金傾斜,如優先配售、增加公募定價權等,充分發揮公募基金的專業投資管理能力。

深圳某市場分析人士對記者表示,“公募具備投研優勢,既然要佈局新三板市場,就應推出專門的新三板基金,新三板市場的投資比例可在80%以上。

本文源自中國證券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