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大流感—美國至今難以忘記的疼苦

大流感在1918

1918大流感—美國至今難以忘記的疼苦

詹姆斯·裡克博士,一位在華盛頓區開設了緊急救援醫院的內科醫生也有可怕的故事。醫院很快就人滿為患,他後來回憶道:“我們的解決辦法是讓人守在門口..... 一個活著的病人進來,一個死了的出去。”

那是1918的夏天,布蘭奇·裡基少校正坐在一艘運兵船的甲板上,準備離開紐約。陪同他的是查爾斯·沙耶,兩人一邊閒談,一邊考慮著排在甲板上的三口棺材的用途。

很快,在他們起航不久,棺材的用途就一目瞭然了:每口棺材裡被放進一具屍體,然後一同被沉到海里。跟著又是幾十具屍體,直到沒有東西使屍體沉下去為止。當軍艦經過14天的可怕航行,最後抵達法國的聖拉澤雷港時,又有許多屍體被排到了甲板上。這個無聲的殺手侵襲了軍艦,造成嚴重的傷亡,它就是一種新的流行感冒病毒。這種病毒在全球迅速傳播,使至少2000萬人被感染。

此次瘟疫被稱為西班牙流行性感冒,產生於一種突變病毒。儘管它也侵襲了西班牙,但沒有證據證明西班牙就是疾病發源地,事實上第一例較為清晰的傳染途徑要追溯到美國的運兵船,再到裝卸碼頭重到軍營,特別是堪薩斯州的福特·雷裡。海軍軍營裡的流行性感冒在春季大爆發,有1100人被感染,46人死亡。

1918大流感—美國至今難以忘記的疼苦

這次春季大爆發還只是一個開始,給法國和佛蘭德斯地區帶來的死亡率還不十分嚴重。 流行性感冒的更大一次爆發是在1918年的秋季,就在聯軍準備在西線發起決戰進攻時。甚至美國遠征軍(REF) 司令約翰·培爾森將軍在徵兵時也接到消息說,10月的徵兵將被取消,因為流行性感冒已在軍營和港口爆發了。

培爾森打贏了阿貢尼之戰 部分是由於德軍也染了感冒——卻付出了慘重代價,既有疾病因素,也有與敵軍戰鬥的傷亡。在9月1日到11月11日之間,美軍在戰爭中死亡3.5萬人,同時另有約9000人死於流感,到了1919年春季,又有2萬個弟兄死去。與此同時,美國本土的軍營和軍港,還有約2.2萬名士兵死於流感。

海軍的情況更嚴重,在一次行動中有5000人受傳染死亡,死亡人數佔了總數的1/10。美海軍匹茲堡艦艦長在加內羅港率艦巡邏時,親眼看到自己超過半數的士兵失去了行動能力,在掩埋了58具士兵屍體後,匹茲堡艦返航回家,像被魚雷擊沉般的從戰爭中消失了。

儘管殺手流感很貪婪地折磨著20~40歲的人——正是服軍役的年齡段―—它並不偏愛軍人。流感從軍營到海軍基地,然後滲透到美國的每個角落。

和它的傳播速度一樣令人恐懼的是,流感能很快地使患病者由健康趨於死亡。華盛頓區的一位年輕女子發狂地給警方打電話說,她的兩個室友死了,還有一個病倒了,只剩下的自己還好好的。 當警察趕到時,他們發現4個女孩都死了。在馬薩諸塞的昆西,有3個男人在一天的下午死在馬路邊。

到處都是悲劇。 費城是疫情最嚴重的城市之一。在10月底,已有13000人死於流感。 僅在10月23日一天,紐約就有851人死亡。在接下來的一星期裡,平均每天新出現5500例。 中西部實際上已經癱瘓了,工廠的工人因患上流感而無法完成戰爭供應工作。在可怕的10月份最後一週,全美48個州共有2萬多人死亡,創美國曆史上7天內死亡人數之最。

面對這個看不見的殺手,美國人用盡了辦法。基於細菌是病原體的理論,人們配製了各種疫苗。然而研究者很多年裡都沒能明白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人們也缺乏抗生素知識,不知道如何應對頻頻置人於死地的肺炎。

人們採取嚴格的控制措施以阻止流感傳播。人群被疏散。很多城市的戲院、學院、沙龍,甚至教堂都關閉了。在公共場合吐痰要罰款。紐約對那些不帶手帕就咳嗽、打噴嚏的人施以監禁和重罰。

鼓口罩也是諸多防範措施之一。從歐洲到澳洲,人們用多層的口罩遮住需和鼻子以防流感飛沫。事實上,口罩作用其微。病毒很十I易就能穿透口罩紗布。儘管如此,舊金山還是要求人們在公共場所必須戴口罩,違令者要被懲罰。其他城市只要求在有接觸的場合戴,如牙醫、理髮師、銀行出納員等。眾多美國人都自發地戴上了“面具”

1918年後,許多美國人從死亡中變得冷酷起來—雖然年長的人們已在有生之年經受過了黃熱病、傷寒、斑疹的折磨,儘管沒有出現公眾恐慌,但當流感暴露出猙獰的面目時,任何個體都感到恐懼。在俄勒岡州的波特蘭,救護車司機常常發現病人被遺棄在房子裡,因為家人們打完求救電話就倉皇離去。

費城的一個天主教牧師召集了有7輛貨車和1輛卡車的車隊,走街串巷查找流感患者。他們在必要時強行鎖門。這支隊伍在24小時內就收集了200具屍體,並把他們送到已堆滿屍體的太平間。

詹姆斯·裡克博士,一位在華盛頓區開設了緊急救援醫院的內科醫生也有可怕的故事。醫院很快就人滿為患,他後來回憶道;“我們的解決辦法是讓人守在門口……一個活著的病人進來,一個死了的出去。”

棺材和墓穴都成了緊缺品。許多死者只用松木盒子裝一下就被埋起來。在費城,囚犯們被遣往墓地挖掘墓穴。屍體還沒有如山堆積的時候,葬禮就已經被禁止。一段時間裡芝加哥禁止出殯,並勒令屍體不得送往教堂或禮拜堂,送葬的人不得超過10個。

1918大流感—美國至今難以忘記的疼苦

從醫學的角度看,防治流感的工作很失敗。不過在失敗的戰役中也有英雄,由於美軍帶走了大批最出色的醫護人員,剩下的醫務工作者只得留在家鄉承擔雙倍的工作。他們給患者帶來安慰,可是在治療上收效甚微:對於一種不瞭解的疾病,他們無能為力。

人們吵吵嚷嚷著千奇百怪的防治措施:喝蘇格蘭威士忌酒、吃大蒜、摘除扁桃體或拔牙、吸氯仿氣。1918年10月,軍醫長魯伯特·布露感到急需發佈一項正式通告,他說:“要警告公眾,目前還沒有確定的藥物可以治癒流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