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製裁伊朗,為何歐洲3個老牌帝國反對,未來伊朗能否變化?

2017年1月,就在伊朗人認為與美國沒什麼事,但沒想到黑天鵝出現了,此人就是特朗普。伊朗沒想到特朗普上臺後,把奧巴馬與伊朗籤的伊核協議全部廢除了,重新把伊美關係打回原點。


美國製裁伊朗,為何歐洲3個老牌帝國反對,未來伊朗能否變化?


伊朗人恨特朗普牙癢癢,但又對美國無可奈何。畢竟美國是超級大國,不好惹,伊美之間除了打嘴仗,再就是美國對伊朗一系列制裁。特朗普甚至下令:誰也不準買伊朗的石油,誰買制裁誰。不過特朗普的做法,遭到英法德三個歐洲老牌帝國的反對,因為三國需要伊朗石油。但特朗普不管這些,誰要買就制裁誰。

不過在美國製裁伊朗的過程中,經常會看到歐洲英法德站出來替伊朗說話,外界不明白,美國與英法德都穿一條褲子,為何替伊朗說話呢?

1.伊歐關係

其實伊朗最早叫波斯,就是與我國唐朝有聯繫的波斯。但波斯在元朝就已經伊斯蘭化了,此後波斯作為一個什葉派國家,在中東地區實力很強。但19世紀崛起的英國,不斷在全球尋找殖民地。

從歷史來看,波斯雖然從拜火教到伊斯蘭教,但波斯人在歐洲還是被認可的,至少比阿拉伯那些天天牽著駱駝在沙漠裡走的人要先進的多。進入二十紀初時,伊朗還在一個叫卡扎爾王朝的統治下,這個王朝比大清還虛弱。

當時伊朗北面是強大沙俄,後來沙俄成蘇俄,英國一看卡扎爾王朝如此衰弱,如果不出手,蘇俄就搶到了。於是就扶持了一個叫巴列維的人,此人就巴列維他爹,也稱老巴列維。他曾在沙俄當過騎兵,是一箇舊式軍人出身。

老巴列維在英國的扶持下,發動政變,打服了國內那些反對他的人,乾脆就建立巴列維王朝,當了國王。

為什麼英國瞄準了伊朗,因為伊朗產石油。但不得不說,巴列維王朝初期的確靠石油迅速發展起來。

因為歐洲英國、德國和法國都需要石油,而伊朗當地很先進,離歐洲也近,開採後的石油直接賣到歐洲。

二戰時,形勢發生了變化。因為二戰時參戰國既要出兵又要打仗,面對這種情況,老巴列維選擇中立。但雖然中立,老巴列維與德國關係卻非常好,為什麼呢?

因為希特勒認為波斯人就是雅利安人,德國人也是雅利安人,而德國人正是從波斯遷到德國的那一支。無論希特勒有無歷史依據,反正巴列維很興奮,有希特勒這樣的強主支持,即使中立也不會像波蘭那樣被拿下。

老巴列維還把波斯改為“伊朗”,其實就是“雅利安人”的意思。這一改動更拉近了老巴列維與希特勒的關係。

德國為何在二戰如此強悍?伊朗為其提供大量原油有關。因此,希特勒把伊朗人說成一個民族,也只是為了戰爭服務。


美國製裁伊朗,為何歐洲3個老牌帝國反對,未來伊朗能否變化?


二戰後,伊朗就悲催了。美國、英國等同盟國當然不會把伊朗當成中立國,美國和英國進入伊朗。此時兒子小巴列維發動政變,在英美等國的支持下,進入伊美“蜜月”時期。

由此看來,伊朗與歐洲關係很久遠。我們或許沒注意到,伊朗這個國家與別國不太一樣,有時表現出來不太講感情。伊核協議簽署後,伊朗居然與東方大國撕毀大量協議,去巴結歐洲的英國、德國和法國。因此,在伊朗人骨子裡,其實他們瞧不上東方。至於千年前的唐波歷史交往,只是一種歷史記憶,唐朝文明並沒有留在波斯。

2.伊美關係

伊朗與美國進入“蜜月”後,蘇聯勢力就撤出伊朗,不過伊朗與蘇聯關係並沒很差。但美國是最大金主,在美國的扶持下,伊朗開始了現代化生活。不得不說當時伊朗無論軍力,還是國家實力都很強大。


美國製裁伊朗,為何歐洲3個老牌帝國反對,未來伊朗能否變化?


特別是伊朗現代發達的社會,讓人以為到了美國。在伊朗伊斯蘭革命之前,伊朗的社會很開放,開放度甚至不亞於美國。摩登女郎滿大街都是,甚至男女之事的開放度,讓人都不知道這是一個信奉什葉派的國家。

伊朗與美國的交好的時候,伊朗的石油當然也被美國公司控制。伊朗與美國交好,實現了國家發展,但發展不平衡的發展,當時伊朗的開放社會也只是在城市,而在郊區或者農村地區,依然是宗教所把持。

這種社會的嚴重不平衡,而且伊朗王室和政府上下大搞腐敗,伊朗王室的奢侈也引起民眾強烈不滿。當民眾進行反抗時,巴列維派軍隊鎮壓,而民眾怒火無處發洩後,宗教成為一個歸宿。因此,這就給了伊朗伊斯蘭革命發展奠定了基礎。


美國製裁伊朗,為何歐洲3個老牌帝國反對,未來伊朗能否變化?


1979年時,伊朗民眾的反抗不斷掀起了高潮,民眾把不滿指向巴列維王朝,而伊朗軍隊及一些普通公務員也加入到不滿隊伍中。革命浪潮開始了,美國還認為伊朗不會出現政權被顛覆的事件。但伊斯蘭革命迅速佔領各大城市,巴列維最後支持的人越來越少,這個理想的國王,本來想弄一場“白色革命”,卻沒想到支持他的人沒有。

巴列維跑到美國避難,而美國收留他。後來霍梅尼成為宗教領袖後,要求美國把巴列維交出來,伊朗要進行審判。但美國當然不會交出,於是伊朗憤怒學生襲擊了美國大使館,僅有幾個人逃出,大多數使館人員都被伊朗扣押,這就是“德黑蘭人質事件”,後來還被拍成電影《逃離德黑蘭》。至此伊朗與美國關係惡化。

美國為了營救人質,曾想動用特種部隊去營救,但沒有成功,這就是“藍光行動”。伊朗扣押人質,也影響了美國大選,卡特未能連任,里根上臺。期間伊美兩國經過秘密談判,據說伊朗要武器,美國通過以色列轉賣了伊朗一些武器,這些人質才被釋放。


美國製裁伊朗,為何歐洲3個老牌帝國反對,未來伊朗能否變化?


伊朗本想沿著“不東不西”之路前進時,中東另一個強人不願意了,此人就是薩達姆。薩達姆在伊拉克很早就掌握實權,也是東西通吃的主。他曾與蘇聯交好,也曾於美國交好。不過伊拉克與伊朗打,既美國在後面鼓動,也是薩達姆必打的仗。因為伊拉克也有很多什葉派,霍梅尼還在伊拉克修練過,如果霍梅尼把革命引向伊拉克,那薩達姆就倒黴。於是一場損失巨大,本不應該發生的8年兩伊戰爭開始了。

美國認為兩伊戰爭後,伊朗得被拖垮,伊朗的確奄奄一息了,但靠著宗教體制迅速恢復元氣,伊拉克卻不行了,此後伊拉克以為與大國關係不錯,於是就侵略了科威特,從此開啟了悲催不歸路。

從伊朗與美國的關係看,兩國從友好到產生仇恨,不過並沒有直接槍對槍幹。現在伊朗雖然是宗教體制,在伊朗依然有很多親美的人。這就是伊朗的現實,因為巴列維痕跡很難抹掉。


美國製裁伊朗,為何歐洲3個老牌帝國反對,未來伊朗能否變化?


3.未來走向

在伊美交惡40多年中,我們會發現,伊朗與美國真正大規模直接打的跡象有,但很小。只不過2020年美國定點清除了伊朗名將蘇萊曼尼,有人認為伊美大戰要來了,但很快就不了了之了。搞不明白伊美這種奇妙的關係。

雖然伊朗實力比伊拉克要強,這一點美國不敢動手。但都說伊朗仇美四十多年了,為何本國人被死,不敢和美國直接開火呢?

這或許就有歐洲老牌帝國在其中發揮的作用,如果伊朗與美國真打起來,與美國交好的歐洲國家出手幫還是不幫?伊拉克戰爭都幫了,阿富汗戰爭都幫了,如果不幫美國,就會被認為與伊朗勾搭。

的確歐洲老牌帝國與伊朗聯繫很多,當然偷買點石油也沒關係。既然美國製裁伊朗,不能光明正大用美元買,那就私下買。


美國製裁伊朗,為何歐洲3個老牌帝國反對,未來伊朗能否變化?


如果沒有歐洲幾個國家從中做工作,當然也做美國的工作,有人說伊美早就打起來了。不過從伊朗的溫和派來說,戰爭要打起來也很難,伊朗的執政者並非都是仇美的,他們主張談判,不用戰爭。

但在美國的多年打壓下,伊朗也不得不向俄羅斯和東方大國靠攏。還是那句話,這種靠攏並不是長久的,如果伊美關係實現正常化後,伊朗與歐洲必定也交好,到時伊朗會不會再做不講感情的事呢?這世界有幾個有真情的,除了利益沒有別的!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