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鐘看完但丁的一生

這個但丁出生於1265年,當時基本上就是在搞一些各種派系鬥爭。最重要的是圭爾夫黨和吉伯林黨的鬥爭。大家學過歷史的都知道,這兩黨鬥爭基本都是一個階層興起了,想搞點權力,老一派又不願意放權,就打起來了。

三分鐘看完但丁的一生


圭爾夫黨就是代表了新興資產階級和市民階級的,又稱教皇黨,因為當時這個教皇權力還是很大的,他新興的階級想搞點權力但是沒什麼好名頭,於是就去找教皇幫忙,希望教皇幫他們奪取佛羅倫薩的政權。結果大家應該也都知道,新興階級一般都能戰勝舊階級,於是就把原先的那一套制度廢了,又搞了個行會民主政權,就是專門針對舊貴族的。那怎麼個針對法呢。

這個政權的執政官啊,就是首腦,由各個行會成員擔任,他還附加了一條,貴族成員不得擔任。你看上去挺親民的吧,實際上完全不是那麼回事,那七個行會,分別是羊毛商、絲綢商、呢絨場主、毛皮商、銀錢商、律師以及醫生和藥劑師行會,這都是資本家的東西,平民一樣是沒有權力的。


三分鐘看完但丁的一生


咱接著說但丁。但丁小時候就特別聰明還喜歡學習,人十八歲就寫詩了。他當時寫詩可不像現在這樣,什麼

驚雷 通天修為天塌地陷紫金錘

紫電 玄真火焰九天玄劍驚天變

那以前寫詩對音律和拼寫都是有嚴格要求的,他講究音律與節奏美,就像咱們的詞牌一樣,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你讀出來就不自覺有一種美感在裡面。

詩人嘛,一開始寫詩難免要因為一些情啊愛啊什麼的,但丁一開始寫詩就是給一個叫貝婭特里奇的女人寫的。寫詩還得具備一些條件,最好寫的就是愛而不得的舔狗詩,但丁當時就特別愛寫這個。當然但丁不是因為女人看不上他,而是因為早在12歲時他爹就已經幫他訂婚了,這個後來呢貝婭特里奇也死了,但丁就把寫給貝婭特里奇的詩整理成一篇散文,名為新生。那一年,但丁二十八歲。


三分鐘看完但丁的一生


一開始行會民主政權是不允許貴族參政的,後來改為不許豪門參政。這條文一改但丁立馬就去參加了醫生和藥劑師行會,其他的都是資本家的行會他也進不去,經過五年的努力,但丁成功當選為執政官,為期兩個月,當時,但丁三十五歲。

這老話說得好,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圭爾夫黨外部矛盾解決完了,內部矛盾又上升成了主要矛盾。圭爾夫黨戰勝吉伯林黨沒幾年呢,黨內又因為個人恩怨結成了黑黨和白黨。恩怨的起源來自於兩個豪門家族,叫啥我也忘了,反正事情就是兩個家族本來準備聯姻的,結果人家忙前忙後前後張羅老半天,錢也花了,人也請了,就這個節骨眼對方居然反悔了,不結了,搞得被毀約的一方很沒面子,以至於這兩家的仇怨慢慢演化成了整個國家的矛盾。

三分鐘看完但丁的一生


本來但丁與白黨首領是志趣相投的朋友,要說這個時候白黨應該挺高興的,因為但丁作為執政官權力還是很大的。但是但丁這個人就很理想化,很耿直。他認為同時懲罰兩黨可以化解黑白兩黨的矛盾,或者說這樣對佛羅倫薩更有利,於是就把連帶著自己朋友的黑白兩黨首領給放逐了。

然後但丁這個人雖然信教,但是他特別反感當時的教皇。神曲裡面就有這麼一段:你留在這裡吧,因為你受的懲罰是公正的,……因為你的貪婪使世界陷於悲慘,把好人蹂躪,把惡人提升。……你們把金錢作你們的上帝,你們和偶像崇拜者有什麼不同?所以在但丁參政時期一直是跟教皇對著幹的,把教皇氣得不輕,幸虧任期只有兩個月,但丁才沒被教皇當場捶死。

後來這個教皇權力日益擴散,幫助黑黨奪得政權,但丁迫於形勢不得不向勉強算得上維護佛羅倫薩利益的白黨靠攏。雖然但丁不是執政官了,但還是參與政治的,一直到三十七歲時,但丁被教會汙衊貪汙公款,反對教皇和查理、擾亂共和國和平的罪名被判處流放兩年,罰金5000弗什麼東西,反正就是特別值錢的貨幣。後來科西莫·德·美迪奇的弟弟洛倫佐什麼什麼美迪奇用5w這玩意能把佛羅倫薩打下來。刑期滿了以後,但丁還不起罰金,被判永久流放。其實這個一般人是肯定還不起的,就算但丁還得起宗教依然能給他換個罪名繼續流放。這就有點黑暗內味兒了。

三分鐘看完但丁的一生


在他這個流放期間,起初想跟白黨的人一起找個國王啊地主啊資助自己打回佛羅倫薩,但不久他就離開了“邪惡,愚蠢的同伴”。他首先去維羅納封建主巴爾託洛梅奧·德拉·斯卡拉的宮廷。後來又走遍意大利每個城市。

流亡的經歷讓但丁對意大利的現狀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也正因此,他終於意識到自己肩負著揭露現實,喚醒人心,給意大利指出政治上道德上覆興的歷史使命,於是由此開始創作不朽名篇《神曲》。這一年,但丁四十二歲。

三年後,新選的亨利七世南下來意大利加冕,聲稱要消除各城市、各黨派之間的爭端,使所有流亡者返回故鄉,實現持久的和平。但丁充滿希望,寫了致意大利諸侯和人民書,號召他們對皇帝表示愛戴和歡迎。但佛羅倫薩聯合圭爾弗黨諸侯,武裝反抗亨利七世。此事也就沒那麼順利進行。

四十六歲時,佛羅倫薩對流放者大赦,然而但丁不在其列。

又兩年,亨利七世病死,但丁依然相信一定會有撥亂反正的人出現。

四十九歲時,教皇克雷門特七世死亡,但丁敦促樞機主教選舉意大利人當選教皇,把教廷從阿維尼翁遷回羅馬,以擺脫法國國王的控制。從這裡還是可以看出來但丁一直對宗教都很忠心的,他所反對的僅僅只是貪婪的教皇而已。這也是他個人的侷限性。我並不是說批判當時的宗教,而是說宗教鉗制人文思想是從中世紀以來就已經存在的事情。就好像我有個女權的朋友,我覺得她為別人發聲的樣子很帥,但是找不到敵人的樣子真的很蠢。當然但丁還是厲害的,能夠在宗教控制700年的思想環境下興起人文理念,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五十歲時,佛羅倫薩政府將他的兒子以叛逆者的後代罪名處死刑。

後於1321年,染瘧疾,享年五十六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