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南軍飛一炬:“首爾拆遷隊”谷山大炮的前世今生

百萬南軍飛一炬:“首爾拆遷隊”谷山大炮的前世今生

有這麼一款神奇又神秘的火炮,他被冠以最高指示的名字,又以地名而聞名於世;我們不知道他什麼時候誕生,也不知道他在什麼時候開始淡出;我們都知道他的大名,卻無人知曉其性能。雖然我們不知道他到底有多少,到底怎麼部署,但每次談到半島局勢,我們卻總是會提到他的外號,這就是名滿天下的谷山大炮。

百萬南軍飛一炬:“首爾拆遷隊”谷山大炮的前世今生

谷山大炮,其實真名並不叫谷山,而是叫“主體思想炮”,谷山這個名字是美國情報部門在1978年於半島偵察時在黃海北道的谷山郡發現了一種新式火炮,於是取名叫谷山大炮M1978。而M1989顯然是在這一年找到了一款看上去較為新式的火炮而得名。

百萬南軍飛一炬:“首爾拆遷隊”谷山大炮的前世今生

根據公開資料,目前該國軍隊的主要軍事工業由第二經濟委員會領導,下轄多個總局和超過130家兵工廠家。而這多家總局中,第一總局所轄的位於鹹境南道的咸興的第17工廠負責生產各類火工品與引信。而第二總局的位於平安北道的柳京洙機械廠負責生產組裝坦克裝甲車輛與自行火炮;位於平安南道德川的勝利汽車廠負責生產中型與輕型履帶式底盤;位於平安南道順川的915廠提供裝甲車輛的發動機與傳動裝置。而火炮則是第三總局的業務範圍,根據該國媒體的報道,位於鹹境南道的咸興龍城機械廠負責生產火炮炮身;位於慈江道的第32廠生產身管火炮的炮彈;而位於平安北道植州的植州機械廠負責生產包括122、152與170毫米口徑的火炮。顯然,這裡生產的170毫米火炮,無疑就是大家常說的“谷山大炮”。

百萬南軍飛一炬:“首爾拆遷隊”谷山大炮的前世今生

關於谷山大炮,早期我們常說的M1979/1989型雖然知道了其製造地,但是它的身世到現在仍然是個未解之謎。與其他裝備不同,一門火炮,一門自行火炮再怎麼花哨,其根本還是在那門炮上。而火炮,特別是一門超遠程可量產的壓制火炮的精髓則在於內外彈道上。這就意味著所謂的自研主體炮是個無論從理智還是情感上都很難接受的選項:由於封閉的國情和當地較為落後的工業,我們很難相信早在上世紀60年代工業剛剛起步的人民軍就有著一流的內外彈道學理論研究和靶場試驗能力。

百萬南軍飛一炬:“首爾拆遷隊”谷山大炮的前世今生

我國的南京理工大學常自稱“亞洲第一彈道學”,而我軍仍然老老實實在前人的基礎上逐步改進D-30和155火炮,而如果主體的科學家有這個能力在那個年代完全自研出一門優秀的重炮,那現在的世界線應該是《國土防線》。

百萬南軍飛一炬:“首爾拆遷隊”谷山大炮的前世今生

不過,雖然這麼說,但我們不得不承認該國的這款170火炮是一門“自行設計”的火炮。儘管沒有太多的文獻資料,但根據簡單的火炮原理,我們還是可以對這門炮的主要技術來源進行大致的推測。首先我們可以通過對早期的M1979的火炮安裝位置細節研讀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事情,這門火炮應該使用了少見的“滑蓋”技術——火炮炮身安裝在炮座上,而炮座則並不是直接剛性固定在T-54/55的底盤上,而是首先在T-54/55身上安裝了一層導軌,再將炮座安放在導軌上。

百萬南軍飛一炬:“首爾拆遷隊”谷山大炮的前世今生

這是一個很奇怪的做法,因為車身上的這個導軌是平行於車體,而非架退式火炮常見的帶傾斜角度的軌道或者混合後座的那種帶後座裝置的軌道,而結合相關閱兵和視察時的照片我們可以發現,M1979的火炮位置並非一成不變,而是有時候在中間有時候在後部,而如果是處於戰鬥狀態時,除了後部駐鋤放下外,炮座也是位於車體後部。特別是在高級領導視察部隊時,同時出現了兩種炮塔位置的T-54/55底盤的早期谷山大炮,因此我們有理由認為,該炮為行軍時火炮前移到車體中部,同時收起駐鋤到車體尾部;而當戰鬥時再將炮尾滑動到車體尾部同時駐鋤展開。

百萬南軍飛一炬:“首爾拆遷隊”谷山大炮的前世今生

這種設計一方面可能是設計時為了“短平快”而強行上馬使得火炮中置時沒有留下炮尾後座空間所致(車尾位置為發動機),另一方面則是底盤為T-54/55底盤,沒有加長拉皮也沒有加強,如果直接放置在尾部則車體後部懸掛的壓力可能會大到該車一開動便成了蹺蹺板。而這種直接將炮座和底盤不加修改的“縫合怪”設計也側面說明了谷山大炮實際是在技術水平和設計水平極低的情況下,先偶然有了那門170毫米火炮(否則不可能設計如此潦草),再拍腦袋自行化的產物。

百萬南軍飛一炬:“首爾拆遷隊”谷山大炮的前世今生

既然認為那門170火炮本身來源就很偶然,甚至我們可以認為170炮的原版就是帶導軌的版本。那麼有哪些火炮可能是該國參考的技術來源呢?首先很多人認為該炮完全照抄蘇制S-23火炮,但這只是外行看著像而已。S-23的火炮駐退與復進機位於身管下部安裝,而谷山大炮中,早期的M1978採用槽型搖架設計,身管被固定在槽內前後滑動。雖然二者都使用了立置的推式平衡機,但是那個年代,150以上的重炮使用類似設計的可就太多了。甚至硬要找的話,納粹德國的K-18 型170毫米火炮的駐退機與復進機佈置在形式與美軍在伊拉克繳獲的某國出口給伊朗版的谷山大炮的無軌道版本倒是有些類似,然而這種型號是屬於M1978到最終版的M1989中間的過渡型號,並非早期原型。而倘若M1979版本的來源就是自帶導軌的,那麼考慮到這門炮70倍徑很符合加農炮的設計,因此一種特殊的海岸要塞炮很有可能是那個奇特炮座的參考藍本。

百萬南軍飛一炬:“首爾拆遷隊”谷山大炮的前世今生

以我們現在的眼光看,該炮的設計非常潦草且明顯存在著沒有隨車彈藥與成員,沒有自動裝填機構與重心過高等問題,即使與二戰末期的那些專門的自行火炮相比,M1979的設計也很難說合格。而一個偶然的機會給了主體炮走向成熟的機會並且讓我們得以觀測——1987年,伊朗通過秘密渠道購入了一批M1978式。通過戰場資料我們可以看出,這批外貿版本擁有著複雜的版本,除了傳統的帶U型槽搖架版外,還出現了一種無後座軌道的組合搖架。而除此之外,這兩種搖架的火炮還都擁有至少包括開縫式和胡椒瓶式的炮口制退器的多種子型號。而後來的M1989版還出現了雙腔式制退器,這也從側面可以看出人民軍一直在對主體炮進行修改。

百萬南軍飛一炬:“首爾拆遷隊”谷山大炮的前世今生

我們很難說這些過渡型號是應客戶需求進行的改進還是在改進過程中找到了接盤的冤大頭。不過從這些交付的型號都是T-54底盤且無輔助裝填機構,加上此時離M1989露面已經沒有多長時間,也許清理改進試驗中的庫存的說法更符合實際。至於M1989,可以看成是主體思想大炮的完整版。M1989最大的特點是底盤的全面升級,使用了類似T-62的底盤並加以拉皮,取消導軌並將火炮後置,駕駛艙前置並留下了至少2名成員空間,還在車體預留了約12發備彈的彈藥架,將火炮搖架整體更改為對材料要求更高但是質量更輕更高效的組合式搖架,使得火炮後坐曲線更平滑。整體外形類似蘇聯2S7自行火炮,外形更有現代感,整體重心也顯著下降,提高了通過性。

百萬南軍飛一炬:“首爾拆遷隊”谷山大炮的前世今生

毫無疑問,在主體思想炮出世到2016左右,他的地位都是非比尋常的堪稱“國家尊嚴守護者”的存在,這一點從他的命名就能看出。並且2013年那句著名的“現代戰爭的炮戰”也能反應出對該炮的希冀。然而,“大人,時代變了”,1979-1989年,谷山是以戰役戰略打擊手段的身份出現的。而隨著人民軍得到的外界技術支援與火箭武器的大量列裝,特別是2003年將“江東炮兵軍團”改編為“미사일지도국”,即“導彈指導局”,指揮所有彈道導彈部隊;2012年3月3日,當地媒體披露稱首長視察了“전략로케트군 사령부”(戰略火箭軍司令部),標誌著人民軍的火箭軍成立。這使得戰役戰略打擊的使命的重任開始逐步移交火箭部隊。相比之下,遠程火炮的高膛壓帶來的燒蝕,會使得火炮精度不斷下降,同時170毫米炮彈的殺傷能力在遠程火箭彈面前也是差強人意;更重要的是,遠程火箭炮配合簡易制導就能取得遠程火炮不可能達到的精度。這一問題在2014年4月首長視察江原道第一軍團的681部隊時,該部隊的火炮全部脫靶後顯得愈發的扎眼。

百萬南軍飛一炬:“首爾拆遷隊”谷山大炮的前世今生

不過,雖然主體思想炮自1989年至今未再有大的改動,不代表他們的火炮能力就此停滯不前。恰恰相反,他們在新式的擁有全封閉的自行122與自行152火炮上發展迅速,通過這幾年的閱兵式看出,人民軍的炮兵力量越來越講究自行化,現代化,越來越多的自行火箭炮和履帶式封閉炮塔的自行火炮取代了以往牽引火炮的地位,這標誌著人民軍重新建設地面常規力量的戰術戰鬥水平的大業已經卓有成效。甚至我們可以認為,這些不再追求大口徑的新式自行火炮的出現,意味著人民軍已經知道如何建設並且建設好了至少一支符合現代化打擊體系和響應能力的炮兵部隊,這種進步雖然沒有谷山大炮剛出世時的噱頭,但卻是人民軍陸軍新徵程的歷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