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你,在雨中(余光中)+芍藥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花草。


等你,在雨中(余光中)+芍藥

每天抄首詩歌——等你,在雨中(余光中)

幾十年不遇的高溫席捲北方的五一假期,39度的大太陽天氣裡,似乎連約會都變得不香了。

這時候,若是有那麼突如其來的一場雨,我撐著一把小傘,等你赴約,幻想著,你奔進我的懷裡。

恩,多麼香甜。

《等你,在雨中》選自余光中《蓮的聯想》系列詩三十首,倡言"新古典主義"。是余光中愛情詩的代表作,但詩歌的意義並不侷限在純愛情主題,還包括表現愛情選擇的途徑,和從愛情中昇華出來的一種皈依於中國傳統精神的哲學思考。

這首詩既有古典風味,又具現代風味,掩有中西詩藝之美。

在詩的第四、五節中,少年想象他此刻拉著小情人的手說道:“諾,這隻手應該採蓮,在吳宮/這隻手應該/搖一柄桂槳,在木蘭舟中"。這個畫面,使我們想起了南朝民歌中具有豔麗柔弱特色、多表現羞澀纏綿情態的吳歌;想起《西洲曲》中“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的純潔愛情;想起了唐人王昌齡描寫天真無邪的江南女子生活的《採蓮曲》:“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如此等等。

詩的最後一節:“從姜白石的詞裡,有韻地,你走來。"又使我們想起了白石道人《念奴嬌》中詠荷的名句:“翠葉吹涼,玉容銷酒,更灑菰蒲雨。嫣然搖動,冷香飛上詩句。……"姜白石的詞,一洗華靡,獨標清綺;他筆下的荷花,幽香冷豔,孤高有節。

詩人從古代民歌、詩詞中汲取營養,又賦予蓮花新的寓意,使她具有清圓、雅緻、馨香、超脫這些美的特質。但是,余光中的這首詩又是具有現代風味的。

詩的第六節:這裡的"科學館"自然是現代文明的一個標誌;而"瑞士表"也同樣是現代科技發達的產物。它們被巧妙而又自然地嵌入詩中,向讀者暗示少年和小情人相會的時間背景。令人讚歎的是,此詩的古典背景和現代背景的疊合如此不著痕跡,這不能不歸於詩人嫻熟的藝術技巧。超時空的聯想,使詩人撫古今於一瞬,也使作品的意象產生新鮮之感。

最後美人翩翩而至,有如姜夔抒寫愛情典故的小令,那樣精緻美好,韻味悠長。詩至此戛然而止,給讀者留下了無限想象的空間。


推薦花草

芍藥

春殘

百花凋

芍藥盛開

暑氣逼人來

裙羅衫擺

摺扇搖

祈雨


太熱了太熱了。汗流浹背。

聽說洛陽的芍藥花盛開已經如火如荼,但是這個溫度還是待在家裡看看圖片得了。

明天氣溫驟降十幾度,溫度適宜,有閒的小夥伴不妨洛陽一遊。

疫情影響,記得提前預約和戴口罩哦。

先一睹為快。

等你,在雨中(余光中)+芍藥

今日階前紅芍藥,幾花欲老幾花新。


等你,在雨中(余光中)+芍藥

 閒吟芍藥詩,悵望久顰眉。


等你,在雨中(余光中)+芍藥

醉對數叢紅芍藥,渴嘗一碗綠昌明。


等你,在雨中(余光中)+芍藥

欹紅醉濃露,窈窕留餘春。


等你,在雨中(余光中)+芍藥

憨湘雲醉眠芍藥裀。


等你,在雨中(余光中)+芍藥

芍藥綻紅綃,巴籬織青瑣。


等你,在雨中(余光中)+芍藥

綺羅不妒傾城色,蜂蝶難窺上相家。


等你,在雨中(余光中)+芍藥

隔牆百步香來。數叢為我全開。

芍藥區別牡丹

1.最根本的區別:牡丹是能長到2米高的木本植物,芍藥是不高於1米矮小的(宿根塊莖)草本植物。

2.牡丹比芍藥花期早。牡丹一般在4月中下旬開花,而芍藥則在5月上中旬開花。二者花期相差大約15天左右。

3.牡丹葉片寬,正面綠色綠色略呈黃色,而芍藥葉片狹窄,正反面均為黑綠色。

4.牡丹的花朵著生於花枝頂端,多單生,花徑一般在20釐米左右;而芍藥的花多於枝頂族生,花徑在15釐米左右。

5.牡丹被稱為花王。芍藥被稱為花相。

6.牡丹葉片偏灰綠,芍藥葉片較有光澤。

7.牡丹比芍藥花色豐富。

8.芍藥和牡丹最主要區別是葉形不同,牡丹葉形三裂,芍藥的上部葉片是單葉。


(花王和花相品種繁多,長相也很類似,區別時其實記住第一條就夠啦。)


五一長假,出遊的你有遇到心動的花草嗎?

留言分享一下吧



有收穫就點個贊吧

有想了解的花草,就在評論區留言吧

關注我,一起

賞詩歌花草

聽內心世界

享受慢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