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蹲,膝蓋能超過腳掌嗎?如何做一個正確的深蹲呢?

神風之主~羅


大部分人(甚至健身教練)把“膝蓋不過腳尖”當做深蹲訓練的一個要點。但這個要求絕對不適合所有人!



為何這樣說呢?

因為每個人的骨骼結構都不同,即使深蹲動作正確,膝蓋過不過腳尖都是不一定的。有的人大腿長小腿短,過腳尖是肯定的,否則會摔倒。而有的人大腿相對於小腿比例小於常人,很輕鬆達到膝蓋不過腳尖,但動作卻未必正確!


其實,“膝蓋不過腳尖”主要目的在於讓訓練者找到臀部後坐的發力方式,避免膝關節為主導的深蹲訓練。不僅正確高效刺激臀腿下肢肌群,而且對膝關節健康也有所保障。

而想要做到正確深蹲,還有以下要點需要注意:

1.核心繃緊,脊柱中立位


即使在深蹲訓練中,上半身的正確姿態依然重要。核心繃緊發力,維持正常的脊柱位置,確保腰椎穩定性。

2.膝蓋穩定性,指向腳尖方向

這一點強調膝蓋的健康安全,在深蹲訓練中防止內扣等不穩定情形,確保膝蓋方向與腳尖方向一致則是有利保障。


按照以上三個要點,就是正確的深蹲訓練了。從基礎自重深蹲為基礎訓練,掌握好正確動作就可以高效提高下肢了!

瞭解更多健身知識,請關注“大囚自重健身”


大囚自重健身


首先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深蹲的時候我們的膝蓋是完全可以超過腳尖兒的。

不要讓伸過腳尖這個說法,通常是為了避免以下幾點。

很多朋友在剛開始做深蹲的時候,因為他們對於肌肉的掌控以及對動作,並不是很熟練,在發力的時候會直接彎曲膝蓋,就好像下跪一樣。這種情況會導致我們膝蓋超過腳尖太多,對膝蓋造成比較大的壓力。


另外一種情況就是避免我們在下蹲的過程中,重心偏前,導致我們的身體前傾太多。

深蹲能不能過腳尖?這個也是要看我們人體的結構,每個人的軀幹比例不一樣,那在深蹲的過程中他腿部的位置也是不一樣的。大腿和小腿的長度比例及腿部和軀幹的比例都是影響它的一種因素。

同時像高杆深蹲和低槓深蹲,他的膝蓋位置也是不一樣的。


那怎麼樣才能做一個正確的深蹲呢?

  1. 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腳尖兒,向外轉15~30度。
  2. 腿部微曲,腹部收緊挺胸。
  3. 在下蹲的時候先撅屁股。
  4. 就完屁股之後再隨著下蹲,延緩膝蓋前行的時間。就是不要刻意的去控制膝蓋,要自然一點。
  5. 下蹲的幅度要保證你的臀部略低於你的膝蓋。
  6. 你的膝蓋與你的腳尖保持同一個方向。
  7. 在做整個動作的過程中,你的全腳掌要踩實地面,不要用你的前半部分或者是後半部分的腳掌去發力
  8. 腿部發力時注意力可以多,集中在你的臀部,還有大腿前後側。

這就是深蹲的一個基礎練習方式,不管是自重深蹲還是負重深蹲,都是圍繞著這些基礎來進行的,但是像一些深蹲的變化形式,可能你的軀幹角度以及手部擺放的位置,也會有一些區別。


這種比較基礎又難度比較高的動作,還是要多加練習,讓你的身體去適應它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健身大喇叭


您好,很高興看到您的提問。

“深蹲時膝蓋能否超過腳尖?”

相信這個問題很多接觸健身的朋友都想知道!

深蹲是一個複合性的訓練動作,主要可以提高下肢綜合力量(包括大腿、小腿、臀部、腰背部)以及部分上肢肌群的力量。

深蹲,兩腳掌之間距離的改變,也會影響著訓練目的肌肉的改變。

我們在深蹲動作裡經常提到的,“腳尖朝前,膝蓋與腳尖分享一致,膝蓋不超過腳尖”;這裡所說的膝蓋不超過腳尖,是以安全角度出發,考慮到練習者的水平不一,動作建議以安全為前提,所以統一口徑為“不超過腳尖”。這是為了規範訓練動作,給初學者提供基礎保障;避免初學者在訓練過程中,因動作不熟練、動作強度過大、關節超伸等問題造成嚴重後果。————這也是我16年2月在廣州,跟一位健身專業方面的老師交流得知,包括現在國家資格認證的健身教學大綱,也是以安全為前提去做動作設計,保證鍛鍊科學、有效且安全。

回到深蹲這個動作本身,我們應該以“膝蓋儘可能不超過腳尖”去完成一個標準的下蹲!而不是“深”蹲。因膝蓋不超過腳尖,這時候幅度受限,只能完成的動作只是一個下蹲動作-半蹲,準確來說是達不到深蹲的幅度的。

深蹲,髖關節是低於膝關節的,這時候會出現膝關節略微超過腳尖。我們把一個完整的深蹲做分解,可分為上半蹲和下半蹲。

上半蹲即我們下蹲至髖關節與膝關節在一條直線上(大腿與地面平行);下半蹲則是上半蹲的繼續軌跡,即下蹲至髖關節低於膝關節。也就是說,標準深蹲,道理上是可以允許在動作規範(指其他部位、關節)的情況下,膝關節不超過腳尖或略超過腳尖。

至於膝關節超過腳尖是否就意味著動作錯誤?

這不是絕對的;除了上面的客觀分析以外,我們還要考慮到,是否有人可以做到無論下蹲至多大程度,膝蓋都不超過腳尖?沒錯,是存在的,骨頭的長度!但這也是少部分的存在,我們就不深究。

那我們如何正確的去完成一個深蹲?

兩腳打開,腳掌距離與肩同寬,腳尖朝前,腰背挺直,收腹挺胸,兩眼平視前方,下顎微收。屈膝屈髖下蹲至髖關節低於膝關節,鼻子吸氣,感受腿部、臀部緊張;腿臀發力,嘴巴呼氣,兩腿伸直,上身直立,感受腿臀充分收緊。

完成動作過程中,保證腳掌踩實地面、軀幹穩定,配合呼吸;不能含胸駝背。

為了更好的讓大家瞭解我所表述的內容,特配上了三張圖。

圖一:為初級訓練者採用的,瑜伽球靠牆半蹲(標準動作),大腿與地面平行,膝關節沒有超過腳尖。

圖二:為壺鈴下蹲,這只是一個標準半蹲,就已經出現膝關節略微超過腳尖,但這是因為我們把兩腳掌距離變窄的緣故。

圖三:為徒手下蹲,這裡可以判定為深蹲;髖關節是低於膝關節的,兩腳掌距離與肩同寬,同時膝關節略超過腳尖。

以上三張圖的三個動作,均為正確動作,其中也有存在膝關節略超過腳尖的現象。從另一方面來說,並不是膝關節超過腳尖就是錯誤的,而更多去分析動作本身,身體位置、動作幅度、肌肉感覺等等。

健身鍛鍊還是要以安全為首要前提,科學合理!

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