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神經衰弱,到底怎麼回事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神經衰弱症高發於腦力工作者群體。神經衰弱症患者多因勞心過度,或為學生日夜苦讀,或為成人操心家事、事業過度,傷心耗血;或婦女崩漏日久,產後出血;久病體衰以及大手術後等,均能導致氣血不足,血不足則無以養心,心神失養則出現失眠、心悸、頭昏等神經衰弱症狀。其中勞心過度是導致心脾兩虛進而引發神經衰弱最常見的原因。心主神明,脾藏意,主思,思慮過多則氣機阻滯、不暢,脾胃運化無力,以致氣血不足,不能養心安神,導致神經衰弱。這就是為什麼神經衰弱以青壯年,尤其是腦力勞動者居多的原因。


  神經衰弱症是一類以精神容易興奮和腦力容易疲乏,常有情緒煩惱和心理症狀的神經症性障礙。神經衰弱是由於長期情緒緊張和精神壓力,使大腦精神活動能力減弱,病情遷延,時重時輕,病情波動。患者的性格特點是:膽怯、自卑、敏感、多疑、依賴性強、缺乏自信、任性、急躁、自制力差。社會心理因素是神經衰弱的主要病因。如工作學習負擔過重、持續的精神過度緊張、考試壓力大、學習目標超過實際能力、人際關係緊張、競爭激烈、親屬死亡和生活受挫等。社會心理因素是否致病,取決於刺激的性質、強度和作用的時間,還與個人性格有關。


女性神經衰弱,到底怎麼回事


  另外,神經衰弱高發於女性,和女性月經關係非常大。正常婦女,在經前期也會有一些生理和心理方面的變化,如乳房腫痛、腰痛、小腹脹、倦怠乏力、情緒急躁、易發脾氣等。但一般是可以自行控制的。個別婦女症狀較為嚴重,醫學上稱為"經前期緊張症",需要服中藥治療,或進行內分泌檢查。


  女性神經衰弱患者在月經前期,一方面由於雌激素水平增高,黃體酮缺乏等影響,常可引起性激素間的不平衡,導致水、鈉瀦留,從而加重神經衰弱的症狀,如煩悶、焦慮、急躁或悲傷、抑鬱、對外界刺激過於敏感等。另一個方面,神經衰弱也可影響月經規律,因為月經是由丘腦和垂體控制和調節,而丘腦和垂體又受大腦皮質的管理。如大腦皮層功能障礙,就可以通過丘腦和垂體使月經發生紊亂。對於這類患者,神經衰弱往往隨月經週期變化而起伏,治療上應同時兼顧,中醫治療神經衰弱,有時採用疏肝調經的方法,如以逍遙散治療神經衰弱患者的月經失調,有較滿意的效果。


  神經衰弱的發生雖然與各種社會心理因素有關,但是與個人的心理素質以及性格特點也有很大關係。因此,要想預防神經衰弱,必須不斷完善自己的不良性格,提高心理素質,全面進行心理調整。不良情緒是導致神經衰弱和影響神經衰弱患者康復的重要因素。預防神經衰弱的關鍵措施就是不斷進行情緒調節,時刻保持良好的情緒,正確認識自己,理性面對挫折和失敗。


  另外,合理安排工作與生活,使生活順應人體生物鐘的節拍,有利於神經系統功能的協調,對於預防神經衰弱具有重要意義。要養成有規律的工作和生活習慣,如每天按時睡覺、按時起床、科學用腦、合理飲食等。同時也要加強體育鍛煉,體育鍛煉可以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也是治療和預防神經衰弱的有效方法。可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體育鍛煉方法,如跑步、做健身操、游泳以及打太極拳、乒乓球、羽毛球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