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肥怎樣使用比較好?

農業老徐


硅肥對水稻的作用:

1、水稻施硅能增強水稻的抗病蟲害能力,經過硅肥施加後的水稻對於病蟲害的抵抗力也會有所增加,因為硅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病蟲害的嚴重程度。水稻施硅能改善植株受光態勢,減輕葉片下垂,提高光合作用,增強了莖稈硬度,葉片上舉,莖稈清秀挺拔,根系發達,從而提高了抗病防蟲能力。

2、施硅肥能改良鹽鹼稻田和減少農藥對土壤的汙染,施用硅肥對於鹽鹼稻田治理來說是有很大的效果的,因為硅肥中所含的二氧化硅和鈣鎂離子,可以在短時間內補充到所需土壤中去,從而阿紫一定程度上提升水稻的產量和品質。

3、水稻施硅肥抗旱、抗倒伏,抗逆行,增產效果顯著,水稻是需硅較多的作物,缺硅土壤水稻生長不良,莖稈細長軟弱,易感染和發生稻瘟病、紋枯病、鑽心蟲等病蟲。硅是水稻作物體內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水稻優化配方施肥中,人們往往十分重視氮磷鉀等大量元素肥料的施用,而忽略了硅肥的配合。現在的農業汙染主要來自於人們對作物病蟲的防治。施用硅肥可以使水稻產生一種較強硬的硅化細胞,使害蟲不易咬噬,以達到減少病蟲為害,降低農藥使用量,由此減少農藥汙染。


皖北小農民


很早以前就想寫一個硅肥的問題,但很少有人提及此問題,再說了,硅這種肥料確實在日常用肥中很少有人提及,一般人都不重視硅肥,含硅的肥料也確實少之又少。今天就來啦啦硅吧。


一,硅肥的施用範圍

硅肥的缺乏與否只可從土壤對硅的供應能力而定。當土壤缺乏硅元素時,通過增施硅肥,作物的產量會有明顯的提高。但不同的作物對硅的需求程度存在差著很大的差異,對硅需求量比較多的作物有,水稻,小麥,玉米等禾本科作物,其中水稻是已知喜硅作物中最敏感的。

由於硅肥具有改良土壤的作用,因此硅肥應該施用於受汙染的田地及連作多年的大棚等保護地上。

二,硅肥的施用方法

現在市場上很少見到硅肥,有一些含硅的復混肥,廢鋼渣硅肥,枸溶性的硅肥,水溶性的硅肥等,但廢鋼渣硅肥及枸溶性的硅肥肥效太慢而不是便施用,所以現在大都施用含硅的復混肥,及葉面噴水溶性的硅肥,如有機硅等,不但可增補硅元素,而且還起到延展增效作用,於是就可以同其他的藥品混用。

硅肥是不易結塊,不易變質,穩定性非常好,也不會下滲,揮發等的一種肥料,具有很長的肥效期,因此,在缺乏硅的土壤中只需一次性施足硅肥,可以隔1–2年再施,不必年年施硅肥。

硅肥可以同有機肥,氮,磷,鉀肥等混合施用,可以做基肥也可以做追肥施用,但追肥時應提前追施。如在水稻上追施硅肥,應儘量提前到水稻孕穗前施用。

三,硅肥的用量

硅肥的用量多少,應根據土壤有效硅的含量,硅肥的含量而定。嚴重缺硅的地塊應多施,否則可少施。如有效硅含量達到50%—60%的硅肥,一般每畝地可用10–20斤,而含量30%—40%的鋼渣硅肥,畝用量可用到60–100斤,而有效硅含量低於30%的,畝用量可達到100–200斤。

好了,有關硅肥的問題就簡單說這些,這也是有些人提出為什麼水稻田撒施硅酸鹽水泥的原因,因為水稻愛硅嘛。其實現在市場上已經有很多水稻專用硅肥在銷售了。


努力就好


當前,硅肥越來越多的被農民朋友認可,當硅元素進入到作物植株體內對控制蒸騰是非常有利的,致使作物葉片在強光以及乾旱條件下不至於出現過度的萎蔫現象,進而增強光合作用效率;與此用時,硅還能夠促使作物表層細胞的硅質化,提高農作物莖稈的機械強度,提高抗倒狀能管理以及抗病害能力。土壤中的硅的平均含量為百分之三十二,但是可溶性的有效硅是比較低,比較困難被農作物吸收利用,土壤越酸、質地就會越砂,有效硅含量也隨之將低。某些農作物對硅具有很大的吸收量,例如水稻對硅的吸收量大約是吸收氮磷鉀量總和的兩倍,在缺少硅元素的稻田中施用硅肥通常可以提高百分之十左右。

硅元素是植物體內非常重要的營養元素,許多植物體內都含有有硅。經過檢測表明,每生產1000公斤的稻穀,水稻土壤上面部分二氧化硅的吸收量達到150千克,大大的超過水稻對氮磷鉀吸收的總和。

施用硅元素的方法是:在通常情況下,大多數的硅肥是呈鹼性的,在酸性農田裡施用,能夠起到中和酸性,可降低鋁離子的毒害以及降低磷的固定,使農作物磷素營養條件得到良好的改善。與此同時,硅、氮肥科學合理的配合使用,能夠增強硅肥的肥效。硅肥通常是作物基肥施用,施用到土壤有效硅含量要小於90毫克/公斤,平均每畝施用硅酸鈉20千克,而硅鈣肥平均每畝要施用100公斤左右。

硅肥的施用方法:

1、適宜作基肥,不宜作種肥。可單獨施用,也可與農家肥混施。

2、可作追肥,應早施,深施。

硅肥施用的注意事項:

1、必須與其它肥配合。硅肥不能代替氮、磷、鉀肥,氮、磷、鉀、硅肥科學配合施用,才能獲得良好的效果。

2、硅肥不能與碳酸氫銨混合或同時施用。硅肥會使碳酸氫銨中的氨揮發,降低氮肥的利用率,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