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街道公園路社區:睦鄰為公,活力之園,共鋪幸福路!

龍泉街道公園路社區:睦鄰為公,活力之園,共鋪幸福路!

春 暖

花 開

公園者,公眾景觀所存之地也

社區者,居民生活所繫之域也

公園路社區,轄之於龍泉街道

背倚龍泉山,身傍驛馬河

居者二萬七千有餘

社區之號既為“公園”

當有山環水繞之境界

更兼普惠系統之理念

龍泉街道公園路社區:睦鄰為公,活力之園,共鋪幸福路!

龍泉街道公園路社區

龍泉街道公園路社區地處龍泉街道老城區,背倚龍泉山,身傍驛馬河,服務人口2.8萬人,面積1.5平方公里,黨員402名。是一個由老舊院落、單位宿舍、自建小區、安置小區、商業小區等40個院落組成的混合異質型城鎮社區。2019年,社區黨委堅持黨建為核心,依託睦鄰品牌,以“四個活力”為建設思路,帶動公園社區建設。

活力黨建聚人心

龍泉街道公園路社區:睦鄰為公,活力之園,共鋪幸福路!

一是探索推進“1524”黨建工作法,建立以黨建為核心,各方力量為核外電子的原子化運作模式,共同挖掘社區文化內涵,創作《公園路社區序》,為社區發展定基調,做好頂層設計。

二是涵養社區文態,大力開展“行走的黨課”、城市微跑、網絡微黨課、紅星服務日、公園城市建設微論壇等特色活動,大力宣傳公園城市文化內涵,發動居民參與,讓公園城市文化之風吹遍整個社區,增強居民公園城市意識,提升城市生活品質。

活力場景強服務

龍泉街道公園路社區:睦鄰為公,活力之園,共鋪幸福路!

一是藉助驛馬河公園場景優勢,建立社區黨群服務點,提供“能量回復”茶水充電、“故事與酒”朋友敘舊、“大師對話”圖書借閱、“靈臺活墨”書法揮毫等特色服務,滿足市民多元化服務需求,讓市民在公園中享受服務。

二是社區積極配合落實驛馬河片區“棚戶區”改造政策,全面完成2000多戶住戶簽約、搬遷工程,改造面積近20萬平方米,城市面貌得到有效改善,文明西街交通出行壓力有效緩解。

三是開展品質公園建設,依託社區18支自組織,在驛馬河公園進行常態化志願服務,通過文明出行、文明禮儀、文明勸導的方式,發動居民共同參與,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圍。

活力睦鄰廣參與

龍泉街道公園路社區:睦鄰為公,活力之園,共鋪幸福路!

一是推行睦鄰文化品牌,在驛馬河公園張貼睦鄰服務指南,詳細的標註“睦鄰食堂”、“睦鄰課堂”、“睦鄰悅堂”、“睦鄰跑團”等特色服務點位,提升居民對社區服務的感知度。

二是以“勤懇擔責、德鄰長鋼”為主題,以“五線、五好、五鄰”為抓手,落實小區改造“五大行動”,開展小區形象提升工程;通過找黨員、建組織、通渠道、解矛盾、促和諧,推行“德鄰、通鄰、友鄰、親鄰、樂鄰”小區文化,激發小區業主共鳴,實現從“冰冷磚瓦”到“鄰里熱土”的轉變。

活力經濟搭平臺

一是通過推行“居商融合”項目,充分整合20餘家大中型企業資源,涵蓋餐飲、洗車、教育、健康、服裝等需求旺盛的熱門行業,建立服務積分制度,推出“霸王餐”、“錦鯉券”,為商家頒發“睦鄰夥伴”光榮牌,探索商家得口碑、居民得實惠的合作雙贏模式,促進轄區經濟有效循環,營造良好的國際化營商環境氛圍。

二是與西河鎮天平村探索城鄉經濟共同發展新路徑,開展居委村委結對、居民村民結對、黨員結對、兒童結對等城鄉結對50餘對,共同耕種蔬菜經濟試驗田,實現城外種植、城內分銷的接續式營銷模式,有效促進城鄉經濟共同發展。

龍泉街道公園路社區:睦鄰為公,活力之園,共鋪幸福路!

通過“活力公園路•睦鄰新融合”的新時代社區發展思路,公園路社區勇往直前,把握人文、人居、人物的內在聯繫規律,打造一個有熱度、有深度、有風度的新時代社區。

來源:龍泉驛社治委

龍泉街道公園路社區:睦鄰為公,活力之園,共鋪幸福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