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俄國一場戛然而止的改革最終讓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身死國滅?

當歷史的車輪行進到19世紀50年代中期時,統治俄國已經近二百五十年曆史的羅曼諾夫王朝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面對內憂外患,初登沙皇寶座的亞歷山大二世被搞得焦頭爛額,全身病態的俄國向何處去成為了他必須要認真思考的課題。最終亞歷山大二世像他的先祖彼得大帝一樣開出了改革的藥方,憑藉個人意志對國家進行全方位改造,以至於有評論認為他是羅曼諾夫王朝歷史上“最後的偉大沙皇”。

為何俄國一場戛然而止的改革最終讓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身死國滅?

沙皇亞歷山大二世

克里米亞戰爭的危機

1855年2月19日,37歲的亞歷山大正式加冕為俄國沙皇,被稱為亞歷山大二世。當時全國上下並沒有因新皇登基而有絲毫的歡呼雀躍,反而是瀰漫著悲涼的氣氛。這主要是在硝煙瀰漫的克里米亞戰場上,俄軍節節失利的消息不斷傳來。

從1853年開始的克里米亞戰爭,應該更確切地叫第九次俄土戰爭。自羅曼諾夫王朝建立以來,俄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圍繞著領土問題不斷髮生戰爭。19世紀之後,隨著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國力日漸衰落,俄國逐漸佔據了上風,愈發覬覦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龐大的領土。1853年,尼古拉一世派出以緬希科夫海軍上將為首的軍事代表團訪問土耳其,要求土耳其把南歐的領土割讓給俄國,同時還要土耳其把境內所有信奉東正教的臣民由俄國派兵進行保護。俄國的無理要求,遭到了土耳其的斷然拒絕,隨即俄國向土耳其正式宣戰。尼古拉一世早就打好了自認為如意的政治算盤,在他眼中,土耳其已經不堪一擊,用不了多長時間,俄軍就可以擊敗土耳其軍隊,不僅可以佔領土耳其在南歐的大片領土,還可以將整個黑海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為何俄國一場戛然而止的改革最終讓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身死國滅?

沙皇尼古拉一世

戰局剛開始的發展,的確和尼古拉一世預想的差不多,土耳其軍隊在南歐戰場兵敗如山倒,俄軍勢如破竹。可是之後的戰爭態勢卻完全超出了尼古拉一世的預料。不願看到俄國在歐洲巴爾幹地區最大的英、法、奧地利、普魯士、撒丁王國等強國紛紛站到了土耳其一邊,組成了反俄同盟,與俄國在多條戰線開戰。這下俄軍很快就吃不消了,不斷吃敗仗。反俄同盟的軍隊趁勝進攻俄國黑海艦隊基地克里米亞半島的塞瓦斯托波爾軍事要塞,經過長達近兩年的拉鋸戰,1855年9月塞瓦斯托波爾要塞陷落,俄軍被迫投降。戰敗的俄國不得不在1856年初與英、法、奧斯曼土耳其、撒丁王國、奧地利、普魯士簽訂了《巴黎和約》,合約規定俄國放棄對奧斯曼土耳其境內的東正教教徒的保護權,原先佔領的土耳其領土全部歸還,黑海中立化。

克里米亞戰爭的慘敗,讓俄國蒙受了數百年來從未有過的“巨大”戰爭恥辱,成為了強國的笑柄。“喪權辱國”的《巴黎和約》震動了俄國朝野,更激起了統治上層對克里米亞戰爭的反思。

為何俄國一場戛然而止的改革最終讓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身死國滅?

克里米亞戰爭繪圖

戰爭的失敗表面上是俄國軍事裝備的落後,實際上處於封建農奴制下的俄國無論是政治體制還是經濟發展水平已經與英法等資本主義工業強國有了相當大的差距,早就不在一個量級上,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農業弱國”。國家面貌倘若不能有一個大的改觀,就只能是日益沉淪,拒絕變革只有死路一條。

全面改革

1.農奴制改革

其實對於國家的種種問題,亞歷山大二世下定決心要以英法兩個強國為藍本,進行“歐化”改革,他把改革的突破口放在了最難啃的骨頭——俄國農奴制問題上。雖說已經到了19世紀中期,但俄國依舊在廣大農村地區保持著野蠻的農奴制度,作為農奴主的私產,農奴好似物品一樣可以被隨意處置。由於身為土地貴族的農奴主對農奴實行殘酷的經濟與人身壓榨,導致每年都會發生幾十次農奴起義,這不僅重創了俄國的農業經濟,更讓農村局勢不穩,曾有人一針見血地指出俄國政府是坐在農奴制的火藥桶上。此外,農奴制的存在使得俄國正在進行的工業革命嚴重缺乏自由勞動力,這抑制了社會需求,嚴重阻礙了俄國社會的發展。廢除農奴制已經是大勢所趨,若不能讓農奴獲得自由,滿足他們的土地要求,國家將會迎來更大的狂風暴雨,付出慘重的政治代價,在這一點上亞歷山大二世是有清醒認識的。

但亞歷山大二世也深知:要想讓農奴制改革取得成功,必須要平衡農奴和土地貴族的利益,一旦土地貴族覺得利益受到損害,必然成為改革的強大阻礙,更會危及政權的存在基礎。為了穩定利益階層的情緒,他專門在1856年4月底對貴族們發表了一番勸他們接受改革的說辭:“傳說我要給農奴自由,這是不對的……你們可以將此告訴你們周圍的所有人,我在彼得堡也對首席貴族們講過這番話。但我並非完全反對解放農奴,在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這一天早晚會到來。我想,諸位同我的見解是一致的,因而,從上面解決要比從下面解決好得多。”

為何俄國一場戛然而止的改革最終讓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身死國滅?

俄國農奴

亞歷山大二世對於農奴制的改革沒有選擇急風驟雨,而是採用了循序漸進的方式,從醞釀到最後實施花費了六年時間,並且將變革措施儘量控制在土地貴族可接受的範圍內。

1861年2月19日,在亞歷山大二世執政六週年之際,正式頒佈了《關於農民脫離農奴依附地位的總法令》,數千萬農奴獲得了人身自由,可通過贖買的方式從土地貴族的手中獲得土地,不過贖買的價格要高出實際土地價格的數倍,如此大的土地差價,算是對土地貴族的一種經濟補償。農奴制改革讓亞歷山大二世獲得了“解放者”的稱號。

接著以農奴制改革為先導,亞歷山大二世拉開了全面改革的大幕,涉及教育、行政、司法、文化、軍事等多個方面。

2.其他領域改革

為何俄國一場戛然而止的改革最終讓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身死國滅?

俄羅斯最大大學——莫斯科大學

1863年最高當局頒佈了新的《大學章程》,授予大學廣泛的自治權,取消國家對校長的任命權,校長、教授都由選舉產生,最後報教育部批准任用,這一舉措一掃俄國大學的死氣沉沉,大學成為各種觀點交流碰撞的地方。

1864年1月沙皇政府頒佈了《省、縣地方自治機構條例》,規定在全國設置省、縣兩級地方自治局,並設有地方自治局代表會議,每三年召開一次,人員構成為貴族、農民、城市市民。地方自治局的權限是負責與地方的經濟福利與需要有關的事務,諸如教育、醫療衛生、社會救濟、道路維修等。地方自治局雖不是一級行政機關,但其成立可以更好地向政府反映民情民意,便於民眾與政府溝通,化解底層矛盾。

1864年11月又頒佈《司法條例》,規定俄國境內的所有臣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司法權與行政權相分離,法官獨立於政府且終身任職;確立公開與獨立的訴訟程序,法院受審案件實行陪審員制;設立律師制,檢察官與律師享有同等地位。

1865年亞歷山大二世下令

廢除了書報檢查制度,放鬆了對輿論的控制,社會思想氛圍空前活躍。

針對俄國軍事力量薄弱問題,1874年1月頒佈《兵役條例》,它結束了自彼得大帝以來以農民為主要服役對象而且長達終身的等級兵役制,代之為普遍義務兵役制,服役期限縮短為6年,同時改善士兵的日常生活,禁止體罰士兵。另外建立中央軍事管理制,組建了國內的軍區。

被炸身亡

自1861年開始,亞歷山大二世對國家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他可以說是自俄國彼得大帝之後最有改革魄力的一位沙皇,改革也確實讓俄國國力有了一些增長。但讓亞歷山大二世頗為尷尬的是,他的這場自上而下的國家變革曲高和寡,響應者寥寥,無論是保守的貴族還是激進的革命派都對改革不滿意。前者認為改革正在逐步剝奪他們的利益,因此對改革沒有絲毫的熱心,反而是想方設法進行阻礙;而後者則始終認為亞歷山大二世的改革力度太小,速度太慢,他們要的是俄國來一個徹底的變革,將所有舊事物都掃進歷史的垃圾堆。

在激進的革命派眼裡,亞歷山大二世依然是一個維護沙皇專制制度的獨裁者,不可能像英法等國一樣走向近代民主之路。於是乎激進的革命派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暗殺亞歷山大二世,讓俄國來一場翻天覆地的“革命”。為此他們

先後在1866年、1873年、1879年、1880年對亞歷山大二世展開了四次政治暗殺。在近代歐洲的諸位君主中,若論被暗殺次數,恐怕沒有人能超過亞歷山大二世。亞歷山大二世也對革命派充滿了憤怒,他動用憲兵一次次搜捕鎮壓自己的反對者,將他們送上絞刑架。

亞歷山大二世的高壓政策並沒有震懾住反對者, 1881年俄國民意黨對亞歷山大二世進行了第五次暗殺行動。1881年3月1日,亞歷山大二世和近臣乘坐馬車離開皇宮,準備到軍隊進行視察。半路上,一個叫雷薩科夫的暗殺者突然冒出來向亞歷山大二世的車隊投了一枚炸彈,當場炸死炸傷了幾匹馬和數名護衛,沙皇倒是安然無恙,雷薩科夫被當場抓捕。

為何俄國一場戛然而止的改革最終讓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身死國滅?

亞歷山大二世遇刺繪圖

面對炸彈襲擊,坐在馬車裡的亞歷山大二世早已是見怪不怪,他不僅沒有下令車隊迅速離開爆炸現場,反而是走出馬車慰問傷者,還查看彈坑。讓所有人沒有料到的是這次暗殺行動一共有兩名暗殺者,除了雷薩科夫,還有一個叫格林尼夫斯基的暗殺者躲在人群中,當他看見亞歷山大二世下車後欣喜若狂,覺得這是天賜良機,他瞄準亞歷山大二世投出了第二枚炸彈。亞歷山大二世雙腿被炸斷,奄奄一息的他馬上被抬回了皇宮,因失血過多當天就死了。

結語

亞歷山大二世突然被炸身亡,宣告了俄國持續二十年的國家改革戛然而止。當他的次子亞歷山大三世即位後,貴族內的保守派得勢,改革措施大多數被廢,俄國改革的大門徹底關閉了,國家陷入了持續的政治經濟動盪。當亞歷山大三世之子尼古拉二世上臺後,他面臨的國內政治形勢比他祖父當年面對的情況更糟糕,日俄戰爭慘敗,反政府的暴力事件層出不窮,革命者暗殺活動時有發生,不少政府高層被刺死。在這種危機下,尼古拉二世想接續起祖父未完成的改革事業,他重用改革家斯托雷平擔任首相,在1906年進行改革,可在1911年斯托雷平被暗殺身亡,改革再次中斷。又過了僅僅6年,羅曼諾夫王朝就在俄國二月革命的隆隆炮聲中滅亡了,尼古拉二世一家也在後來的革命風暴中遭到處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