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2》——在哪裡跌倒,就從那個地方再往前爬兩步

上次設計的菜譜還有兩道沒有嘗試,總感覺少點什麼。

想來,如果擺出一套理論卻不用實踐去證明那不就是耍流氓嘛。

於是,擼起袖子開始幹。

第一道——“蛋皮包飯”

《我發現2》——在哪裡跌倒,就從那個地方再往前爬兩步

因為考慮食材不能每頓都一樣,打算做些調整。

於是,根據廚房已有的食材決定把土豆改成紅薯,因為是早餐(也可能是因為懶)決定不加肉。

備料。

混合。

煎蛋。

雖然不咋美觀,但一切順利。

《我發現2》——在哪裡跌倒,就從那個地方再往前爬兩步

卷!

《我發現2》——在哪裡跌倒,就從那個地方再往前爬兩步

切!

《我發現2》——在哪裡跌倒,就從那個地方再往前爬兩步

算了。

還是成卷的端給兒子試用吧。

《我發現2》——在哪裡跌倒,就從那個地方再往前爬兩步

《我發現2》——在哪裡跌倒,就從那個地方再往前爬兩步

兒子沒有拒絕,竟吃了三分之二,最後的三分之一被他發揮了一下,最終沒能逃脫同樣成為蛋炒飯的宿命。

中午,做第三道《五彩小米條》

《我發現2》——在哪裡跌倒,就從那個地方再往前爬兩步

食材也做了調整,換成了胡蘿蔔,西蘭花,生豬肉碎。

混合。

《我發現2》——在哪裡跌倒,就從那個地方再往前爬兩步

打碎。

根據稀稠度添加米飯。

《我發現2》——在哪裡跌倒,就從那個地方再往前爬兩步

攪打粘稠。

《我發現2》——在哪裡跌倒,就從那個地方再往前爬兩步

裝入裱花袋。其實沒有裱花袋,所以用保鮮膜剪去一個小角來代替。

輔食大神們的教法是一手擠泥糊,一手用牙籤將其隔成一段段的小條,順勢落入鍋中。

但此時,我已完全沒有能力騰出一隻手來拿牙籤了。

索性直接全擠進去吧。

《我發現2》——在哪裡跌倒,就從那個地方再往前爬兩步

??????

這次,為了防止兒子出現終身級的心理陰影,我決定把它們倒進馬桶。

俗話說:

勇士面前無險路。

不怕山高,就怕腿軟。

有志者事竟成。

每一次失敗都是成功的墊腳石。

我是不會放棄的!

話說,這次的收穫有二。

1、之前的理論是可行的。

2、輔食間每一種食材的特性和搭配時份量的多少是非常非常關鍵的。

後來研究發現,輔食大神們在做小米條的時候經常會用蝦來做主要配材,會不會就是因為蝦能很好的凝固塑形呢?

這些有待於接下來的研究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