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大陸最新聲明:詹克團可能採取五種方式進行破壞

比特大陸最新聲明:詹克團可能採取五種方式進行破壞

4月29日晚,比特大陸官方就境內全資子公司北京比特大陸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及行政複議的最新情況發表聲明。

聲明指出,2020年2月12日,詹克團向北京市海淀區司法局提起行政複議,申請撤銷北京比特2020年1月2日的法定代表人變更並恢復其為法定代表人。2020年4月28日,北京市海淀區司法局作出了撤銷北京市海淀區市場監管局於2020年1月2日作出的准予北京比特法定代表人變更登記的複議決定,但並未決定恢復詹克團為法定代表人。公司對該撤銷決定深表遺憾。

公告同時列舉了詹克團可能採取的破壞行動,同時指出:“針對詹克團可能採取的破壞行動,為保護公司及全體股東和員工的共同利益,公司已經做好充分準備,嚴陣以待。”

列舉了詹克團可能採取的破壞活動:

1、衝擊北京比特辦公場所,疫情期間聚眾擾亂社會秩序;

2、冒充北京比特法定代表人簽訂合同或轉移資產;

3、冒充北京比特法定代表人威脅公司員工;

4、在公司員工中公開或私下散播不實消息,挑唆員工分立;

5、煽動媒體炒作,詆譭公司現任管理層,損害公司形象等。

我們簡短的回憶一下比特大陸的內鬥歷史

從攜手創業到上市失敗

比特大陸最新聲明:詹克團可能採取五種方式進行破壞

吳忌寒是業內公認的比特幣佈道者,也是比特幣白皮書的中文譯者。2011年,當時還是一名投資經理的吳忌寒接觸比特幣後被其自由主義的內核打動,開始關注區塊鏈,隨後參與創建了巴比特,這也是國內最早的區塊鏈(blockchain)資訊社區門戶。

2013年初,畢業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博士,綽號“南瓜張”的張楠騫研發出了全球首款ASIC比特幣挖礦芯片Avalon(阿瓦隆芯片)。也正是在這一年,吳忌寒辭掉了投行的工作,成為了全職的比特幣從業者。

吳忌寒由於從“南瓜張”訂購的芯片被推遲交貨,萌生了進入礦機制造領域的念頭,於是找來了技術合夥人詹克團,在與北航相鄰的學院國際大廈創辦了比特大陸。

在《2018胡潤80後白手起家富豪榜》,時年剛好39歲的詹克團以295億的財富排名區塊鏈行業第一,第二名為擁有165億財富的吳忌寒。

2018年9月26日,比特大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但是由於各種原因此次上市失敗。港交所總裁李小加曾在2019年的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談及此事:“你過去通過A業務賺了幾十億美元,突然說將來要做B業務,但還沒有任何業績。那我就覺得當初你拿來上市的A業務模式就沒有持續性了。那你還能做這個業務,還能賺這個錢嗎?” 這其中,針對比特大陸所指的A業務顯然就是礦機銷售,而B業務則是AI芯片。而這也恰恰是比特大陸兩位創始人吳忌寒和詹克團的矛盾所在。

最大股東被驅逐出比特大陸

兩位創始人對於業務的方向存在分歧, 吳忌寒認為比特大陸最賺錢的業務是礦機; 而詹克團則力主比特大陸應該發展AI芯片業務。

但根據比特大陸招股書披露的信息顯示,其在2018年上半年經調整淨利潤均高達9.5億美元,與2017年全年持平。在礦機領域,比特大陸佔有全球 74.5% 的市場份額。礦機銷售是比特大陸最大的收入來源,2018年上半年礦機銷售收入佔比94.3%。

2019年1月,比特大陸在北京雁棲湖舉辦公司年會,會場內吳忌寒和詹克團情緒激動,一度抱頭痛哭,著實令人唏噓。

比特大陸最新聲明:詹克團可能採取五種方式進行破壞

隨後,通過內部信的形式,吳忌寒和詹克團兩位聯席CEO宣佈同時卸任CEO職務,理由是缺乏管理經驗。兩人卸任後,由公司內部高層王海超擔任CEO一職。另外,吳忌寒和詹克團還約定不再幹預比特大陸運營工作,僅對公司重大事項做決策。

隨即,兩人暫時離開比特大陸。 但沒過多久,詹克團重回比特大陸開始指導具體業務。

管理不力,吳忌寒重返公司

詹克團重回公司後,力主推進AI芯片業務,但進展不順利,因為比特大陸芯片團隊的技術積累在於礦機芯片,而AI芯片則是屬於另外的業務範疇。詹克團的管理方式也曾在內部引發不滿,因為他的性格非常強勢,做出的決定很難改變,公司變成“一言堂”。

二人衝突最直接的導火索是近期中國將區塊鏈技術上升為國家戰略。 在風口到來之際,投資人都選擇將票投給原來力主發展礦機業務的吳忌寒,認為由吳忌寒來領導比特大陸,公司未來會發展得更好。 儘管詹克團是公司最大股東也無濟於事。

2019年10 月 29 日的員工大會上,吳忌寒情緒激動的表示,“我必須回來拯救這家公司。”

隨後,吳忌寒下令禁止詹克團進入比特大陸公司辦公室,工作人員也不能與之往來。

吳忌寒重新執掌比特大陸,這也意味著區塊鏈礦機將重新成為比特大陸的核心業務,2018年9月以來比特大陸出現的動盪和負面也將逐漸平息。

比特大陸最新聲明:詹克團可能採取五種方式進行破壞

不甘被奪權,詹克團上演行政“北京反擊戰”

2019年10月28日,比特大陸的北京運營主體北京比特大陸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均由詹克團變更為吳忌寒。10月29日,吳忌寒發佈內部信,解除詹克團在比特大陸的一切職務。

隨後,詹克團迅速聘請了漢坤律師事務所。他先是不服北京市海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作出的工商變更登記,向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訴訟過程中,詹克團於2019年11月14日提出撤訴。

同時,詹克團發起第一次行政複議,請求撤銷北京比特變更法定代表人和執行董事的行為。1月31日北京市海淀區司法局作出《行政複議決定書》同意撤銷。

比特大陸及吳忌寒不服第一次複議決定,向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了行政訴訟,目前案件正在審理中。

但是詹克團為什麼又提起了第二次行政複議?

比特大陸最新聲明:詹克團可能採取五種方式進行破壞

因為1月2日比特大陸再次更換了法人,由該公司首席財務官劉路遙接替吳忌寒擔任。理由也很簡單,比特大陸是開曼控制香港,香港控制包括北京比特在內的全球十幾家子公司。因此比特大陸理論上可以隨時更換。

這次更換打亂了詹克團的佈局,導致他無法重新回到法人。因此提起了第二次行政複議。

2020年2月12日詹克團請求撤銷北京市海淀區市場監管局准予的1月2日第二次法定代表人變更登記行為,並將北京比特法定代表人恢復登記為詹克團。還是因為類似的原因,北京海淀區司法局再次支持了詹克團撤銷行政複議的請求,但沒有支持詹克團恢復其為法定代表人的請求。

比特大陸最新聲明:詹克團可能採取五種方式進行破壞

兄弟反目,比特大陸將如何收場?

“不要和最好的朋友合夥開公司”,這是根據新東方的三位創始者經歷改編的電影《中國合夥人》裡的一句經典臺詞,如今看來,比特大陸的這場內鬥似乎是再度驗證了這句話。

曾為投資者津津樂道的專業互補創業典範,如今卻陷入兄弟反目的境地。這場“奪權”大戰,誰又會成為最後的贏家,只有時間能給我們答案。

只是這場“權利的遊戲”打得越激烈,比特大陸的礦界第一巨頭寶座也就更難坐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