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工業區產業轉型升級路徑剖析【案例】

老舊工業區產業轉型升級路徑剖析【案例】

近幾年來,國內各大中型城市在快速轉型發展進程中,舊產能淘汰、產業升級主要目標,產業空間訴求與城市產業土地供應約束多重約束下中,舊工業區產業升級轉型成為都市發展戰略實施和帶動城市發展的新觸媒。伴隨新一輪的產業革命與科技革命競爭拉開帷幕,全球化與信息化推進產業價值鏈整合與重組,產業轉型升級戰略相繼提出,空間轉型升級勢在必行,對傳統的舊工業區規劃提出挑戰。

如何應對舊工業區轉型過程中產業選擇與空間發展問題,迫切需求一種“產業選擇與空間發展”雙重導向下的視角來對舊工業區進行規劃與重構,推進多角度分析。

現階段我國正處在城市化建設飛速發展的時期。在城市快速擴張的過程中,城鄉居民不斷向城市湧入,土地資源緊缺、環境汙染、人口激增等城市問題日益嚴重。城市舊工業區的規劃改造滿足了城市建設用地不斷增長的可能性,成為了城市規劃改造的重要內容。隨著大中型城市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如何處理城市舊工業區和城市舊工業遺存問題是解決城市改造問題的重要環節。

以處於轉型升級階段中期的湖南省株洲市石峰區清水塘老工業區為例,株洲是新中國成立初始首批重點建設的八個工業城市之一,是中國老工業基地,京廣鐵路和滬昆鐵路在株洲交匯成為中國重要的“十字型”鐵路樞紐。

老舊工業區產業轉型升級路徑剖析【案例】

圖1 株洲清水塘老工業區區位圖

清水塘老工業區,隸屬於株洲市中心城區石峰區,位於長株潭三市結合部,是國家“一五”“二五”期間重點建設的老工業基地,產業以冶煉、化工為主,鼎盛時期企業數量達到261家,佔全市工業產值超過30%,累計向中央、省上繳利稅超過500億元人民幣。然而由於環境汙染嚴重,清水塘老工業區在2011年國務院批准的《湘江流域重金屬治理實施方案》中被列為全國7大重點治理區域之首,同時還面臨著發展方式粗放、產業結構過重、基礎設施老化、城市功能落後等一系列問題,為此,中央、省委作出了清水塘老工業區整體搬遷改造的決策。2014年,清水塘老工業區列入21個全國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試點項目(湖南省唯一)。2018年12月30日清水塘261家企業全面關停退出。

區域企業關停後,該地區留下了未開發的、需要二次開發的大面積工業用地以及亟需處理的汙染土地,如何做好三方面問題的處理的同時推進區域產業轉型升級成為清水塘老工業區再起飛的重難點問題。

針對上述問題,株洲市政府首先是通過世界銀行取得治理項目貸款,對總面積為8.48Km2的工業汙染片區進行綜合整治;然後,針對化工廠、冶煉廠等遺留廠址、設備進行改造,規劃建設工業遺址文化中心。最後,針對產業再造方面,清水塘片區圍繞工業文化旅遊休閒、科技創新、口岸開放三方面進行深度開發。

近年來,針對進出口貿易服務,株洲市開發建設了銅塘灣保稅物流中心(B型),已於2018年建設完畢投入使用;針對工業用地改造,產業轉型發展,2019年株洲市引入了三一能源裝備園項目,總佔地面積601畝,規劃了能源裝備產業核、研發創新谷、產品調試檢測中心等業態;同時,針對創新、創業、科技、服務、商業、住宅等一系列產城發展重點,清水塘片區引進了綠地濱江科創園項目,項目總規劃面積715畝,以“生態優先、科技引領、綠色發展”的思路,構建匯聚總部經濟、智能製造、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大數據、創新創業六大產業集群,以及“5G+智慧城市”的產業動能體系,塑造集生態與科技為一體的產業新城標杆。

筆者試著從整體發展的角度來解構清水塘老舊工業區產業發展轉型發展路徑:

老舊工業區產業轉型升級路徑剖析【案例】

圖2 株洲清水塘舊工業片區轉型發展路徑

從基礎地塊整理著手,整治汙染、土地收儲,以物流倉儲為發展基礎,提升周邊土地價值,吸引各類企業項目入駐;以株洲市現有的產業發展基礎,整體規劃老工業片區大量閒置用地;以老工業區特有的各種資源對適宜開發的產業項目進行篩選引進;從適宜新型現代化大中型城市發展的產業中選取裝備製造類企業進行整體發展;最後引入商業/住宅地產開發類企業,對工業配套、城市發展服務等項目進行整體開發,對清水塘老工業片區進行整體的置換更新。同時,清水塘大道、清水塘大橋的開工建設也滿足了該地區未來的工業交通發展需求,為未來整體工業、產業區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老舊工業區產業轉型升級路徑剖析【案例】

圖3 老工業片區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框架

筆者認為,清水塘老工業地區產業轉型升級從地區基礎、地塊特點、周邊產業條件三個重要節點出發,實現了產業選擇+空間發展的規劃目標,形成了良好的升級轉型發展方向,也為中國二三線老工業聚集發展城市轉型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實例。

——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