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步教你看懂“真假”銀元,別再把“冤大頭”當成“袁大頭”!

如今在每個家庭中父母或者爺爺輩的都能翻出來一些銀元,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袁大頭”。但究其真假誰也說不清,我就見過很多人傳了好幾輩的銀元結果是假貨,一文不值。也見過許多人把真銀元當作仿品送給孩子們玩耍,最後丟失不見的。無論哪樣最後都是一種可惜的浪費,所以今天就教大家如何通過6步法來判斷銀元的真假。

6步教你看懂“真假”銀元,別再把“冤大頭”當成“袁大頭”!

1.外觀:銀元其實是銀合金,但是含銀量很高,能達到九成左右,所以雖然年久易氧化產生一層黑色的氧化膜,但是將汙濁物擦拭掉之後顏色則立馬變得光亮溫和,整體亮度很高。假銀元的銀含量不足往往填充其他金屬如銅、鐵、鉛等,所以將鏽蝕擦除之後會有“竄色”現象,簡單來說就是發紅、黃、黑,並不是單純的亮銀色。

6步教你看懂“真假”銀元,別再把“冤大頭”當成“袁大頭”!

微拍堂

袁大頭壹圓銀元 保粹真品C(嘴邊有戳印)

2.辨音:在電視劇裡我們常看見有人將銀元吹一下拿到耳朵聽“響”來判斷真假,其實這也是有據可依的。不過正常的流程是用拇指和中指捏住銀元中間,用另外一個銀器敲打銀元的邊,如果傳來的聲音清脆柔和則為真銀幣。反之發悶或者過尖則是“包皮貨”或者銅芯的假銀元。

3.結構:這個一言難盡,最好有一真銀元做對比,通常來說外型上假貨要小上一圈,並且伴隨著如酸洗、挫邊、包皮、挖補等痕跡。除此之外還要觀察其圖案、面色、厚薄與大小,這些是要經過長時間的摸索才能感知的。

6步教你看懂“真假”銀元,別再把“冤大頭”當成“袁大頭”!

微拍堂

袁世凱像銀幣

4.重量:真正的銀元出廠是要矯重的,標準克重是26.5,即使經過多年的磨損只要是全品其重量也不會小於26.9,所以重量過輕或者過重的可以直接判定為假。不過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真銀元為了增值而進行的挖補、包皮或挫邊。

6步教你看懂“真假”銀元,別再把“冤大頭”當成“袁大頭”!

微拍堂

三年大頭銀元

5.邊齒:銀元的邊緣會有那種排列規則的豎條凹齒又叫做“邊齒”,這個是判斷銀元真假的重要標準之一,一般真幣的邊齒凹陷處都有雕刻痕跡,並且呈弧形。假幣的凹陷處沒有雕刻痕跡,而凸出位置十分光亮,大小整齊劃一。

6步教你看懂“真假”銀元,別再把“冤大頭”當成“袁大頭”!

微拍堂

公博AU53 袁大頭民國十年壹圓老銀幣

6.酸檢:這種檢驗方法具有一定破壞性,所以不建議大家使用,只作為理論基礎講解一下。首先將硝酸低落在銀元表面上一滴,如果變綠或者黑則證明銀含量不足,銀層脫落則證明是“鍍銀包皮”,失去光澤變得發烏暗淡則可證明是銅製假銀元。

6步教你看懂“真假”銀元,別再把“冤大頭”當成“袁大頭”!

微拍堂

加拿大楓葉銀幣

其實除了瞭解如何看真假之外我們還要了解一下市面上假銀幣的種類,比如最常見的是銅製銀元,表面鍍了一層薄薄的銀。或者內部包鉛配重,外部包裹銀皮,再有就是外面兩層厚銀皮,內部包裹雜金屬的一種作假方法。這幾種通過“辨音”都可以檢驗出真假,銅幣聲音尖銳有“哨聲”,其他的則發悶不清脆。

6步教你看懂“真假”銀元,別再把“冤大頭”當成“袁大頭”!

微拍堂

老銀龍鳳袁大頭銀元盤

除了這種假銀元之外還有一種“摳版”銀元,嚴格來說這是一種真幣,但是根據發行年限和稀有度銀元的價值是不同的。所以這種方法就是用利器將其字扣掉,換上新制的銀字,來冒充稀少銀幣。一般人看不出真假,只有用高倍鏡仔細觀察是否有刀痕和粘合痕跡判斷,十分具有迷惑性。

6步教你看懂“真假”銀元,別再把“冤大頭”當成“袁大頭”!

微拍堂

袁世凱精發銀幣

最後一種則是用真金白銀製作的現代“仿幣”,如今同等質量的銀子價格遠遠不及老銀元。所以現今有人按照舊制用銀子製作老銀元,通過“辨音”法很難看出。不過終有紕漏,舊時代製作銀元的量十分巨大,所以用的都是十幾噸的機器進行“衝壓”。採用這種加工方法的銀幣光滑細膩,緻密度均勻。相比之下如今小作坊壓制的銀幣表面會有沙眼,人物缺乏立體性,而最好判斷的標準還是之前提過的看“邊齒”。

6步教你看懂“真假”銀元,別再把“冤大頭”當成“袁大頭”!

上3假,其餘真

總之銀元雖然只有百年曆史,但也不能掉以輕心,仍要全面判斷,抱著有存疑則放棄的原則。不懂千萬別入,還有照片不可信,最好實物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