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買比特幣的人現在怎麼樣了?

大多數買比特幣的人怎麼樣了?這個問題還可以擴展開來,大多數買了數字虛擬貨幣,包括山寨幣、空氣幣、傳銷幣的人怎麼樣了?

當然,答案無疑十分簡單,能保本就已經算賺了,大部分投資的人都血虧了。而那些在幣圈流傳的財富神話,不過是一個關於“淘金暴富”的遙遠傳說,真正在投資的都成了韭菜,甚至到最後連平臺都開始收割發幣的莊家。

許多人將比特幣的這一波風潮類比成“加州淘金熱”,它們確實擁有相似的結果。在加州淘金熱中,那些淘金者最終都沒有挖到金子,實現財富自由的反而是那些賣鏟子、開商店,在人群中開展商業貿易的人。

幣圈的道理也是相似,在早期比特幣剛出來的時候,由於量很小,大家對這個東西的認知又不夠普及,沒人願意為一堆代碼買單。所以那個花一萬個比特幣買了漢堡的人,其實他當時肯定是慶幸自己賺了,畢竟他把代碼變現了。

現在有很多人會嘲笑他,但大部分早期持有比特幣的人,都沒有堅持到2016年,更別說2018年1.9萬美金的歷史最高點。許多人在之前的三波牛熊激盪中,已經被洗了出去,更別說在這期間比特幣的價格起起落落落落落落……

李笑來在今年出版的那本《一個韭菜的自我修養》當中,就曾提到過當年的這段經歷。但他比較幸運,早期在新東方的經歷不僅讓他有了資本累積,能夠持有較久的比特幣(其實也就堅持了兩三年)。更幸運的是,他更早的進入到比特幣的核心圈子裡,積累了渠道和人脈,最終通過當年講師的演講能力,將名氣變現。

有人就總結過李笑來的套路是:熊市低調攢人氣,牛市站臺變現。

同樣的道理也可以用於寶二爺,以及其他比特幣圈子的人。稍微熟悉這個圈子的人都可以回想一下,有哪些出名的人是靠著投資比特幣發財的?很多大佬其實是趁所有人都還沒來得及反應,比特幣以及與比特幣有關的一切到底是怎麼回事的時候,迅速地通過做礦機項目、建交易所、弄社交圈、搞小程序、發資訊,圈走一波熱錢。

但這些生態隨著國家監管政策落地,再也沒得忽悠了,迅速死亡。也許,確實如果有人能夠在2017年-2018年的高點,及時離場,他們確實是賺的。但在人性的程序裡從來沒有停止鍵。何況,散戶的消息從來都是落後的。當大莊家開始砸盤的時候,來不及離場的韭菜們就只能眼睜睜看著幣價暴跌了。

這種弔詭的現象,在今年上半年的幣圈頻頻上演。許多交易所上的新項目,往往發幣即跌破,幣價趨於歸零,近乎欺詐的行為更是被散戶們戲稱為,是對韭菜的“滿門抄斬”。更別說投資方、交易所、項目方沆瀣一氣,背後糾纏不清的資本關係,發幣為虛,圈錢為實。

當然,比特幣不像空氣幣這樣容易被操縱,但投資比特幣的人肯定不像新聞裡所說的,晉身為千萬富翁,反而是在市場的反覆震盪中,被一波波洗走。反而是那些藉由比特幣的財富神話,開交易所、賣項目白皮書、名氣站臺、賣礦機的人,如李笑來、寶二爺等成功收割了一波又一波韭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