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历史10大因个人而改变规则的球员:张伯伦 乔丹 奥尼尔均在列

NBA休赛季联盟管理层需要聚集到一起,讨论关于更改或增删NBA赛场规则的问题。其中某些规则的设立仅为限制某位球员或小部分球员。今天就盘点下NBA中有哪些因为个人而改变的规则?

NBA历史10大因个人而改变规则的球员:张伯伦 乔丹 奥尼尔均在列

一、三秒区的扩张

NBA三秒区的扩张史可分为两个阶段。在1951-52赛季,为了限制乔治·麦肯的统治力,将三秒区从6英尺扩大至12英尺。而13年之后,NBA在1964-65赛季再次扩大三秒区从12英尺到16英尺,本次扩张是为了限制张伯伦。


NBA历史10大因个人而改变规则的球员:张伯伦 乔丹 奥尼尔均在列

二、禁止罚球起跳扣篮,以及球触及篮筐(篮板)之前,不能提起进线

1972-1973赛季,NBA出台了关于罚球的规定,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限制张伯伦通过扣篮的形式来执行罚球,改规则最早出台与NCAA联盟。虽然这项规则仍被记录于NBA裁判手册中,但执行的并不严格。


NBA历史10大因个人而改变规则的球员:张伯伦 乔丹 奥尼尔均在列

三、乔丹法则

1988年联盟出台了反孤立法则,即要求持球者在强侧进行单打时,球队不允许有超过两名队员都沉入罚球弧顶以下,以达到清空一侧球场的目的。这条规则在乔丹第一次退役之后被废除。此外,乔丹法则亦代表当年活塞对公牛的一种策略,即不惜一切代价阻止乔丹得分,如果还是防不住,就放任乔丹得分,死防其余四人。


NBA历史10大因个人而改变规则的球员:张伯伦 乔丹 奥尼尔均在列

四、特伦特·塔克规则

1989-90赛季,效力于尼克斯的塔克在比赛还剩0.1秒时投中三分,绝杀公牛队。赛后公牛提出抗议,联盟通过以帧为单位的方式观看录像,并结合球员测试,得到球员不可能在少于0.3秒的情况下完成投篮。自此,联盟制定了少于0.3秒只能进行空中接力或点拨球,否则投中无效。


NBA历史10大因个人而改变规则的球员:张伯伦 乔丹 奥尼尔均在列

五、球员流血必须下场

1991-92赛季,在魔术师约翰逊宣布自己感染了艾滋病毒之后,NBA球员对魔术师感到恐惧。在一场常规赛中,魔术师的手臂被划破了出血,一时间球员与魔术师保持了距离并且感到紧张。自此NBA修正规定,要求球员出血,必须止血后才能回到球场。


NBA历史10大因个人而改变规则的球员:张伯伦 乔丹 奥尼尔均在列

六、背身5秒

制定背身5秒规则主要是提高球场观赏性,其主要针对对象是马克·杰克逊,而非爵士巴克利。这项规则出台于1999-00赛季,此时的巴克利已有36岁的高龄。


NBA历史10大因个人而改变规则的球员:张伯伦 乔丹 奥尼尔均在列

七、允许联防

2001-02赛季,取消联防禁令,增加防守三秒规则,被视为针对奥尼尔的一项法则。自新规则实施后,奥尼尔的统治力并没有明显下降,因为他早已习惯了对手的包夹。


NBA历史10大因个人而改变规则的球员:张伯伦 乔丹 奥尼尔均在列

八、雷吉·米勒法则

此法则出台于2012-2013赛季,针对投篮球员故意伸腿制造犯规而制定。因为前NBA球星米勒非常擅长腿部制造犯规,故而命名为雷吉米勒法则。


NBA历史10大因个人而改变规则的球员:张伯伦 乔丹 奥尼尔均在列

九、禁止非法电梯门战术

禁止电梯门战术其重要针对对象是库里和汤普森。顾名思义电梯门战术犹如电梯大门一斑,能开能关。两名大个子犹如两扇门,投手从中穿过之时,关门挡住防守球员。此战术已被联盟禁止,因为掩护球员没有留给防守球员改变线路的时候或停止移动,属于明星的非法掩护。


NBA历史10大因个人而改变规则的球员:张伯伦 乔丹 奥尼尔均在列

十、哈登法则

2017-2018赛季NBA出台了哈登法则,指球员在身体接触过程中向上挥舞手臂将不再视作投篮犯规。虽然NBA为了保持比赛流畅性和观赏性,推出哈登法则并没有错,但上赛季略有矫枉过正之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