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慈善的故事

我與慈善的故事

我的家鄉在美麗的若爾蓋包座鄉的原始森林裡面,這裡是海拔高度三千多米的深山峽谷裡面,蜿蜒曲折的公路帶我們進入到原始森林的深處,並不優越的地理環境中任然孕育著一群勤勞善良的本教信徒。每年大概9月底10月會進入冬季一直延續到第二年的4、5月份,冬季是個多雪的季節,路面經常結冰,僧眾和人們總是會出來清掃雪地讓車輛可以通行。而夏天通常是6月到9月,夏天多雨,經常遇到泥石流,這時候通常開一段車就要停下來撿撿石頭,去除路上的障礙。條件好一些的家庭出行用摩托車,普通家庭出行當然非常不便。對於我來說這裡任然是藏在深山裡的瑰寶。

我與慈善的故事

我從青少年時期前往青海修行佛法,大概二十七八歲的時候回到自己想念的故鄉。瞭解到每年寒假有幾位熱心的鄉親組織孩子們補課。這是一些單親家庭的孩子、孤兒,包括貧困家庭。他們經濟拮据,需要學習用品,藏族小朋友可以學習的書籍也非常有限。開始我想幫助他們,但我一個人能力有限,這樣結緣了一些社會各界的愛心人士,一起發心做起了幫助孩子們慈善。

我與慈善的故事

大冬天的下雪結冰也不怕,藏著對家鄉的熱愛和孩子們的期盼,心裡總是暖暖的。愛心人士寄來物品的時候,剛開始時常常騎著摩托車跑到縣城領取,這時候總感覺到開心。

我與慈善的故事

這樣已經堅持了幾年,也有遇到困難的時候,心中的目標就是堅持。有這樣的一句話:“這世界上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回顧當初的一個發心到有愛心人士的幫,那些點點滴滴,想來還真是這個理,心中充滿著平靜的幸福喜樂。

我與慈善的故事

我介紹過包座鄉是在原始森林的大山裡,今年夏天雨特別多,雨後升騰的霧氣猶如仙境般把原始森林籠罩得格外好看。我輕踩著草地緩慢行走,怕驚擾了山中的仙人。這裡冬寒夏溼,所以生活在這裡的人除了高原多發的病種意外,也會患上和寒溼有關的病。過去幾年我們一直幫助的老人們看著他們一年一年的衰老,有的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每次見到那些老人我心裡酸酸的,總說不出來的感覺。

我與慈善的故事

我們幫助的老人中有孤寡老人,有子女在外做工的。老人獨居在家,而有子女的會回家與老人短暫的相聚之後又分離了。其中我們去年看到還蠻精神的老人今年卻躺在了床上,出家修行這麼多年,依然感慨著人生生老病死苦,因為這些老人中有很多被病痛折磨著。

我與慈善的故事

既然我選擇了做慈善的路就會堅持!過去的路已然無法從來,但孩子們是我們的未來和希望,因為他們可以學習知識,可以改變自己的未來,可以給山溝溝裡帶來希望與生機。在這裡我要感謝一直以來支持和幫助我們的菩薩們,感謝你們的慈悲為山溝溝裡的孩子和老人們撐起的天空!祈禱佛菩薩保佑天下的愛心人士們,身體健康,事業順利,福慧雙全!

.......雍仲尕桑活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