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海盜而聞名全球的索馬里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國度?

以海盜而聞名全球的索馬里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國度?

曾經備受人喜睞的電影《加勒比海盜》一共拍攝了5部,每一部都受到了觀眾的熱烈稱讚,人們無不被電影裡主人公的機智勇敢所震懾,但是,真實世界是,加勒比海域並不是海盜極其昌盛的地方,而聞名於全世界的海盜國度應該是索馬里,這裡的海岸線經常有海盜出沒,每一年來往於索馬里海岸附近的商船都受到了海盜的襲擊,商人們無不痛恨這裡經常出沒的海盜。那麼,我們不禁要問,究竟為什麼索馬里海岸附近會有如此之多的海盜?或者是索馬里到底怎樣的一個國家?

索馬里地處非洲正東部,北邊與也門隔海相望,東邊以及南邊全被海洋環繞,西南邊是肯尼亞,正西邊是埃塞俄比亞,縱觀整個索馬里,其就像是一個不太規整的阿拉伯數字"7"稍稍傾斜般地盤踞在非洲大陸上。現如今的索馬里,國民生活水平有些好轉,相比于于剛剛獨立時期的發展狀況,人民居住條件有所改善,但是,索馬里目前仍是非洲最為貧困的國家之一,未來還需要國家元首以及每個百姓的共同努力才能使整個國家儘快繁榮昌盛起來。索馬里全境有63萬平方千米,而在這60多萬的土地上生存著約一千多萬的人口,相比於其它非洲國家,其人口密度相對較低,但是即便地廣人稀,索馬里仍然難逃貧苦的命運,究其原因,除了地界範圍內可使用的自然資源較為缺乏外,還有其長期為歐洲列強所侵略的歷史。

最早的索馬里人,是生活在非洲大陸的阿拉伯人。公元7世紀初期,阿拉伯人逐漸移居到現在的索馬里地界範圍之內,這些阿拉伯人在亞丁灣以及印度洋沿岸建立了多個貿易點和若干個蘇丹國。從公元13世紀初期開始,這裡曾建立了以封建專制為領導核心的國家。1417年至1419年,中國遠洋大臣鄭和率領艦隊訪問了索馬里海岸的多個城邦,其中就包括索馬里的首都摩加迪沙。之後從1840年初期開始,英、意、法先後侵入索馬里國土範圍之內並瓜分地界。1887年,索馬里北部淪為英國的殖民地,稱為英屬索馬里。之後意大利入侵索馬里中部和南部,到1925年,索馬里中部和南部淪為意大利的殖民地,稱為意屬索馬里。二戰期間,作為法西斯國家之一的意大利戰敗,因此至1941年,英國控制了整個索馬里。二戰後,1949年,聯合國決定將原意大利控制的索馬里區域交由意大利接管,因此此時的索馬里由英國和意大利兩國共同管轄。

1960年,隨著非洲各國民族主義運動的不斷高漲,英國和意大利被迫同意索馬里獨立。1960年7月1日,索馬里共和國成立。1969年,索馬里國民軍司令穆罕默德·西亞德·巴雷發動政變上臺,成立索馬里民主共和國。1976年7月,西亞德成立"索馬里革命社會主義黨"並接管最高革命委員會的全部權力,此後,西亞德任索馬里民主共和國總統。1991年1月,西亞德政權被推翻,索馬里陷入內戰時期,此後國內多個政權並存。1991年至2004年,索馬里一直處於軍閥混戰的局面。之後從2004年開始,國際社會不斷付諸努力,幫助索馬里國內實現統一。2004年至2012年,索馬里過渡聯邦政府執政,阿卜杜拉希·優素福·艾哈邁德為過渡政府總統。2012年8月,索馬里聯邦議會成立。9月,哈桑·謝赫·馬哈茂德當選索馬里共和國總統,自此之後索馬里結束長達八年的過渡期,終於迎來休養生息的美好日子。

索馬里常年高溫少雨,屬於典型的熱帶沙漠氣候以及熱帶草原氣候,其降水量從南至北逐漸遞減,南部最多,年降水量為500至600毫米,北部最少,年降水量為100毫米。境內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錫、錳、鎢、鎳等。但是這些礦產資源大部分都沒有被開發,因為受到開發條件以及開發工具的制約。索馬里境內森林面積極少,其覆蓋率還不到14%,這些也導致了索馬里國內水資源的大量流失。

索馬里經濟以畜牧業為主,主要蓄養駱駝、牛、養等。國內工業發展較為緩慢,一是因為當地工業基礎薄弱,要想迅速發展起來需要更多的資金投入。二是受到內戰的影響,一些重要的機械設備在戰亂期間都嚴重損毀。農業作為一種生活食物的重要途徑,其在索馬里國內也發展得較為穩定。國內可用農業用地約為820萬公頃,佔全國面積的13%。農業人口比例佔全國勞動力人口的30%,其餘人都是以畜牧業或者半農半牧業為生,國內百姓食用糧食不能自給,有較高比例的糧食依靠國際援助。由於受到飢餓,索馬里人均壽命在50歲左右,一些兒童在四五歲的時候就因缺乏食物或營養而餓死。

即便索馬里發展較為緩慢,但是現今其境內公路鋪設率很高,水路也很通暢,國內大小機場總共有61個,常用的通行車輛以及運輸工具-駱駝也都較多,出行也相對比較方便。除此之外,索馬里還有石洞壁畫、柏培拉城等旅遊景點,這些景點都為索馬里的旅遊業貢獻了較大的力量。因此,想去非洲遊玩的夥伴不妨考慮去一趟索馬里,去那裡見證一下一個真實的熱帶環境,以此來為自己的人生經歷增添一份不一樣的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