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武漢大學,我們應該如何看待當下高校排名

為什麼對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的排名有這麼多爭議?

這是前幾天平臺邀答的一個問題,我想說: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槍打出頭鳥”。

透過武漢大學,我們應該如何看待當下高校排名

武漢大學最近風頭委實太強勁了點,不僅在某些榜單上一下躍入前十,居然有的還超越了“華五”,確實有點不太讓人服氣,所以才出現了今天這種局面。

在國人心目中,多年來,無論何種標準,無論怎麼排名,再無論哪個榜單,清北,華五,然後是“C9”剩下的兩所老牌名校——西交和哈工大,最後才能排到幾所地域不錯的“985”名校。

可後來居上的武漢大學居然在幾所實力強勁的老牌“985”尚在虎視眈眈觀望的情況下,想擠進前十中剩下的唯一一個位子,可以說,如果沒有明顯優勢和實力,勢必會激起“公憤”,得罪一大片。

而武漢大學看起來又很想坐穩這個位置,於是就開始不斷的挑戰那些已經被大眾認可的名校,因此在我們的面前就湧現了大量武大與其它學校比拼的話題。

當然,對於清北復交,武大還是有自知之明的,但對於浙大、南大、中科大,武大是毫不畏懼,迎難而上。

說句實話,武大與這幾所高校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的。這三所大學,各具特色,不僅學科實力位列所屬省份第一,而且在全國甚至於全球均有一席之地。另外,這三所高校,除了中科大地理不佔優勢,其它兩所位於經濟發達長三角地區的地理優勢是很多高校所無法比擬的。所以,這些話題的出現以及與現實不符抬高了的排位,就讓武大被狠狠黑了一下,引起了大家的爭議。

透過武漢大學,我們應該如何看待當下高校排名

其實公道的說,武漢大學還是相當不錯的,其綜合實力完全可以位列“C9”之後二檔“985”的前列,因此武大每年各省招生都需全省2000名左右才能進入,所以,這並不是一所什麼人都有資格考慮的高校。

那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對它有爭議呢?綜合分析,原因大致如下:

1.此次疫情讓人們對傾全國之力援助之後的武漢有了更深厚的感情,由此也把武大推到了風口浪尖,讓人們對它有了更多的關注;

2.武大是一所綜合性大學,但它給人的印象僅是“大而多”,武大的文科優於理工,這在當下喜歡用理工科實力來衡量學校優劣的人們的心目中,如果位次超越了那些理工科超強的“985”名校,無疑會被人質疑,遭人非議;

3.武漢大學最近給人的感覺好像變成了一所“網紅大學”,人們對它更多的印象,是美麗的櫻花,而不是學術和科研,一些表面的東西掩蓋了其應有的實力,讓人對其產生了懷疑,引發了爭議。

透過武漢大學,我們應該如何看待當下高校排名

華科與武大亦有同工之處,這兩所大學如今好像都成了網紅大學,不同的是,武大是被櫻花帶紅了的,而華科是被華為“炒紅”的。

本來華科作為一所低調、實力中上的工科大學,一直在默默、穩健的發展中,誰知卻因華為對其的青睞,瞬間提高了知名度和排名。發展過快和名不副實的抬高,有點讓人措手不及,難以接受,於是,便引發了眾多爭議。

而當下,這兩所“本是同根生”的“兄弟”現在又開始“比”了。其實,武大、華科在武漢,一文一工,優勢互補,相得益彰,會發展越來越好,可現在,這兩所“自家兄弟”這樣比,有意義嗎?

好的大學不是自己爭的,也不是哪個榜單排名靠前就是好的,好的大學應有的樣子應該是:低調,有文化內涵,重精神輕物質,用心教學,醉心科研,潛心育人,能產出更多的學術成果。

如果每天總是高調的與這個比與那個比,被人稱為網紅,我想,這絕算不上一所真正意義上的好大學。

好的大學,應該是有定力和自己的堅守,有自己的文化和精神,雖然有時需要回應外部社會,但更需堅持自我理想的追求。

好的大學還應該是,無論社會怎麼發展、大學怎麼變化,人才培養應該永遠是其本質功能。

像民國時期的西南聯大,雖然條件極其艱苦,卻人才輩出,走出了大批優秀人才,我想,西南聯大雖然沒有排名,但這才是一所好大學應有的樣子;在每個公民的心中,它也才能真正稱得上一所好大學。

透過武漢大學,我們應該如何看待當下高校排名

歡迎關注“愛美食的閆老師”,與您一起討論更多學習、就業、職場話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