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機首次抵近我國北部領空,第三次換馬甲被發現,還敢來?

9月9日,朝鮮國慶日,美國偵察機飛往中國,靠近朝鮮半島。美國RC-135S“眼鏡蛇球”飛機的活動數據由追蹤航空活動的“飛機關注”網站發佈。圖中,“眼鏡蛇球”號飛機於清晨從日本沖繩嘉手納空軍基地起飛,在黃海上空飛越中國山東半島,以監視中國。在黃海上空盤旋6小時後,飛機飛回沖繩。

美軍機首次抵近我國北部領空,第三次換馬甲被發現,還敢來?

美國偵察機的行動可能是史無前例的。在臺灣海峽和南海上空執行過任務的美國偵察機被派去監視朝鮮。9月9日,可能是該種機型飛機首次飛抵中國北部。

2019年,美軍開始在日本各基地部署RC-135S偵察機。探測設備是用於遠程探測彈道導彈飛行的精密雷達和專用光電儀器。這架飛機也可以監視推進器和重返大氣階段的導彈。

更令人擔心的是,RC-135S偵察機被發現把它的應答器編碼改成了馬來西亞民用飛機。這是近期第三起這樣的事件了。

據北京智囊團“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稱,馬亞西來這架飛機的行為與當天派出的RC-135S偵察機RC-135S操作人員RC-135S相一致。

在此之前,美軍一架RC-135W“聯合鉚釘”電子偵察機也曾在南中國海執行過類似任務。當時,這架“聯合鉚釘”電子偵察機還偽裝成了馬來西亞飛機,在西沙群島和海南島之間的航道上來回飛行了數小時。

美軍機首次抵近我國北部領空,第三次換馬甲被發現,還敢來?

這類操作是通過國際民航組織篡改飛機的十六進制碼標識符來實現的。該標誌是唯一與民航組織登記資料綁定的數字,可以向其他飛機、船隻和雷達站點提供諸如飛機的型號、國籍、飛行位置等資料。這架美國偵察機肯定是關閉了美國應答器,而開啟了其他應答器,使用的是馬來西亞飛機所使用的編碼範圍內的偽十六進制碼。

"眼鏡蛇球"是一種特殊偵察機,裝備有收集彈道導彈測試數據的儀器。

蘇聯於1950年代研製出世界上第一枚洲際導彈,美國驚慌失措,便使用KC-135A空中加油機改造RC-135S電子偵察機,並將其部署在位於蘇聯遠東地區的美國阿拉斯加州艾爾森空軍基地。從那以後,偵察機多次對蘇聯試射洲際導彈進行偵察,為美軍進一步瞭解敵方戰略導彈提供了大量情報資料。

隨後,蘇聯解體,美軍這種偵察機的狩獵生涯被暫時擱置。但後來俄羅斯逐漸強大起來,軍事力量逐漸強大,美軍這架偵察飛機又有了活兒。

同時,中國和朝鮮的導彈發展很快,美軍也把目光投向了它們的彈道導彈試驗。美軍RC-135偵察機也因此擁有了新的監視目標。因為美國離中國和朝鮮很遠,美軍只能依靠其他國家。這樣,RC-135偵察機就經常在英國機場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