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病蟲害發生趨勢及專業防治技術方案

小麥病蟲害發生趨勢及專業防治技術方案


01小麥病蟲害發生趨勢


小麥病蟲害發生趨勢及專業防治技術方案

小麥田


據全國農技中心組織全國植保體系和科研教學單位專家會商分析,預計2020年全國小麥主要病蟲害總體中等偏重程度發生,發生面積8.4億畝次,其中病害發生4.6億畝次,蟲害發生3.8億畝次。

1、赤黴病:在長江中下游、江淮和黃淮南部麥區偏重以上流行風險高,預計發生面積9,000萬畝,需預防控制面積在1.5億畝次以上。 

2、條鏽病:在江漢平原、漢水流域、黃淮南部、西南和西北部分麥區偏重發生,預計發生面積6,000萬畝。

3、蚜蟲:在黃淮海大部麥區發生程度重。

4、紋枯病和白粉病:在江淮、黃淮高產麥區發生普遍。

5、草地貪夜蛾:可能侵入西南和長江中下游麥區危害。


02防控策略及防控措施指導意見

防控策略

堅持因地制宜、分區治理、分類指導的原則,採取綠色防控與化學防治相結合,應急處置與持續治理相結合,專業化統防統治與群防群治相結合的防控策略。抓住重點地區、重大病蟲、關鍵時期,實施科學防控,注重用藥安全,推廣綠色防控,實現農藥減量控害,確保小麥產量和品質安全。

區域防控重點防治對象

針對長江中下游麥區,包括江蘇、安徽、湖北、湖南各省大部,上海、浙江全部以及河南信陽地區。以小麥赤黴病、條鏽病、紋枯病、白粉病、麥蚜為重點,兼顧麥蜘蛛,關注草地貪夜蛾危害。

防控措施

根據小麥不同生育階段,明確主攻對象,統籌兼顧,綜合防治。小麥返青拔節期以防治紋枯病、條鏽病、莖基腐病為重點,挑治苗期蚜蟲、白粉病和麥蜘蛛。抽穗揚花期以預防控制小麥赤黴病吸漿蟲為主,兼顧鏽病、白粉病


後期加強麥穗蚜防控,實施綜合用藥,達到一噴多效。根據2019年秋冬季調查,小麥條鏽病在西南冬繁區呈流行態勢,各地應嚴密監測,及時防治小麥條鏽病,防止大面積流行危害。

1、小麥赤黴病

小麥病蟲害發生趨勢及專業防治技術方案

小麥病蟲害發生趨勢及專業防治技術方案

充分利用品種抗性和農業措施預防赤黴病發生。長江中下游和黃淮等常年病害流行區,加強健身栽培,把握小麥抽穗揚花關鍵時期,開展統防統治,見花打藥,主動預防,遏制病害流行。對高感品種,在小麥抽穗至揚花期,如天氣預報有連續陰雨、結露和多霧天氣,首次施藥時間應提前至破口抽穗期。

2、小麥條鏽病

小麥病蟲害發生趨勢及專業防治技術方案

加強病情監測,實施分區防治。採取“綠色防控為主,應急防控為輔”的策略,在選用抗病品種、健康栽培的基礎上,加強監測、及時防控,發現一點、控制一片,發現一片、控制全田。今年西南、鄂西北、江漢平原等地區鏽病冬前見病早、病點多、範圍廣、春季流行風險大,早春應全面開展專業化應急防控,嚴格控制病情,防止條鏽病大面積暴發危害。

3、小麥紋枯病和白粉病

小麥病蟲害發生趨勢及專業防治技術方案

小麥白粉病


小麥病蟲害發生趨勢及專業防治技術方案

小麥紋枯病


小麥返青至拔節初期,當紋枯病病株率達10%時,進行噴霧防治。


4、小麥吸漿蟲

小麥病蟲害發生趨勢及專業防治技術方案

小麥吸漿蟲發生區,提倡小麥抽穗期成蟲防治。

5、小麥蚜蟲

小麥病蟲害發生趨勢及專業防治技術方案

加強監測有翅蚜遷入高蜂,採用誘蟲板等降低遷入基數。當苗期蚜量達到百株500頭以上時,應進行重點挑治。

6、麥蜘蛛

小麥病蟲害發生趨勢及專業防治技術方案

在返青拔節期,結合實際發生情況適時防治,同時可通過深耕、除草、增施肥料、灌水等農業措施進行控制。


03小麥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方案

小麥拔節期是條鏽病、白粉病等病害防治關鍵時期;小麥抽穗至灌漿期是赤黴病、條鏽病、白粉病、葉鏽病、麥蚜、吸漿蟲等多種病蟲同時發生危害的關鍵期,可選用合適的殺菌劑、殺蟲劑科學混用,綜合施藥,防病治蟲,一噴多效。


谷瑞特植保專家結合湖北省小麥生長特點及防治需求,精心設計了小麥防病蟲高產套餐方案。

小麥病蟲害發生趨勢及專業防治技術方案


小麥病蟲害發生趨勢及專業防治技術方案

小麥防病蟲高產套餐方案

提醒農民朋友在做好小麥一噴三防綜合防治的同時,密切關注當地區域入侵害蟲草地貪夜蛾的植保測報信息,如有草地貪夜蛾的為害,請聯繫技術部出具針對草地貪夜蛾的防治方案。


廣大農民朋友想要進一步瞭解谷瑞特植保小麥防病蟲高產套餐,請撥打客服熱線:400-8166-100!


小谷溫馨提醒:

農民朋友需重視拔節期病蟲害防治並補充營養,同時做好穗期的一噴三防的相關準備工作,以確保小麥的豐產豐收。


關注“谷瑞特植保”微信公眾號,可以獲取更多農業相關的資訊,更有谷瑞特植保專家為您答疑解惑。註冊成為種植戶,即可依據實際防治需求,選擇藥劑配方,一鍵下單,享受全程貼心服務。


(部分數據參考來源: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