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底”

說到“底”

說 到“ 底 ”

齊 一 林

“底”這個字主要有的意思一個是“最下面”,還有一個“基礎”的意思。這兩個意思有些相通之處,放到具體的語境裡,還有不少和這個字相關的內容可以詳說。

首先講一個詞是“底下”,這也是這個字最基本的意思。以前學過一個“小魔術”:一個可以盛水的塑料紙杯,把一條絲巾從上面放進去,絲巾卻可以從紙杯底部被抽出來。當然,這只是個簡單的“把戲”,裡面的“奧妙”就不說了。不過可能很多人都做過這個實驗:在一個礦泉水瓶的底部扎一個小孔。在瓶子裡裝一些水,水會從瓶底的小孔慢慢流出,但是隻要蓋上瓶蓋,礦泉水瓶裡的水就不會從瓶底的小孔流出來了。這個實驗與空氣壓力有關,因為礦泉水瓶裡的水上、下兩端都受到了大氣壓力的作用,水就從瓶底的小孔流了出來;但蓋上瓶蓋後,瓶子裡的水只有瓶底受到了壓力,因為瓶底裡的孔太小,受到的力也很小,無法受到其他力的影響,水就流不出來了。

“白紙黑字”是大家常用的成語,這裡的“白”可以理解為是“底色”的意思,“底”指的就是開篇所說的“基礎”之意。用最“白”的話說:“白紙黑字”就是“在白紙上用黑筆寫的字”。很多影視作品的劇本就是在文學作品的基礎上進行的改編,它們也都以原作為底。當然,“白紙黑字”主要指的是重要的文字資料。重要的文字資料就都要留底。這是要留“依據”的意思,這也是“底”這個字“基礎”這層意思的延伸和最實際的運用。

常聽有人會講“自己心裡沒底”。每當面對沒有做過的事情的時候,因為之前沒有經驗,所以就會心裡沒底。這裡的“沒底”可以把它理解為“沒有參照的基礎”,也可以理解為“沒有最低的標準”。由此也可以看出,“最下面”和“基礎”這兩個意思有一些共通性,只不過一個是有數據的、量化的,另一個是有要求的、質化的。比如說裝修房子,“要以什麼風格為基礎”、“至少要多少錢”就都要先有個“底”。不管做什麼事情,有經驗去參照、衡量,這樣才會心裡有底。

在一些參考資料裡,對“底”這個字還有“末尾”的解釋,這層意思與前面的兩個意思,特別是“最下面”這層意思也有些相通的地方。這周過後,今年還剩下9個週末,這就快到“年底”了。今天講的內容也到最後了,說到底,這個字無論在哪兒都像一條線一樣,不管怎樣,“底線”很多時候是不能“踩”,更是不能“跨越”的。

說到“底”
說到“底”

文:齊一林

圖:網 絡

聲明:

1、本號所有轉載內容(文字、圖片等),均來自公開渠道,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留言聯繫刪除。文中陳述、觀點、判斷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僅供參考。

2、歡迎一切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基本道德底線、沒有版權瑕疵、內容原創的文字、書畫、音視頻作品為本號生輝;來稿需署網名、暱稱或真實姓名,尊重作者意願,本號嚴格保守秘密。

說到“底”

老齊視界

我們成為朋友

歡迎關注 歡迎轉發 歡迎留言

說到“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