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价格连续下跌,啥原因?新冠、非瘟双疫情下,将何去何从?

近期,猪肉价格下跌成了人们热烈谈论的话题。据农业农村部监测,猪肉市场价格连续8周回落。对此,不少消费者开始对猪肉价格重回10多元一斤抱有期待,而很多养殖户则纳闷,明明新冠疫情已经明显好转,企业及餐饮行业复产复工率已经大幅提高,“市场缺猪”,猪价却持续下跌,到底为啥?

猪肉价格连续下跌,啥原因?新冠、非瘟双疫情下,将何去何从?

猪价下跌,是何原因?

  • 消费低迷

春节假期本是猪肉消费的旺季,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餐饮行业陷入谷底,随之而来的是,餐饮业对猪肉的需求量大幅下降,再加上新冠疫情影响开学、开工,导致猪价“跌跌”不休。

猪肉价格连续下跌,啥原因?新冠、非瘟双疫情下,将何去何从?

有人会说:餐饮不开门了,但人们在家也要吃饭,也要买肉的。但事实上,家庭消费从来就不是猪肉消费的主力,家庭端消费对在外就餐的弥补有限。由于猪肉价格过高,普通消费者普遍会选择价格更低的禽肉、蛋类,或者选择价位相当的牛羊肉作为替代品。

不仅如此,一组数据也很能说明问题。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61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3.9%。赚的少了,花的还能多吗?猪肉这么贵,自然买的就少了。

  • 储备肉持续投放

由于之前猪价上涨势头过猛,猪肉价格已经突破了普通百姓消费的心理预期,而且,猪价高企影响CPI的矛盾凸显,为了稳定猪价,国家开始高频率投放储备肉。

猪肉价格连续下跌,啥原因?新冠、非瘟双疫情下,将何去何从?

年后中央储备猪肉的投放几乎成为常态,基本上保持一周一投的节奏, 4月16日交易的中央储备冻猪肉将是年内第15次投放,累计投放量将达到30万吨。

储备猪肉虽不能让猪肉价格有实质性的回落,但却向市场传达了强势调控的信号,以此来稳定市场价格。

  • 非洲猪瘟“蠢蠢欲动”

非洲猪瘟疫情在两个月前似乎已经逐渐淡出大家的视野,一方面新冠状肺炎疫情对农牧行业造成了巨大影响,另一方面非洲猪瘟疫情确确实实已经超过两个月的时间没有被官方通报过。可好景不长,3月3日,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发布了新一起的非洲猪瘟疾病。

3月份,全国陆续报告了13起非洲猪瘟疫情,其中12起涉及到家猪。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魏宏阳指出,当前非洲猪瘟疫情是可控的,但由于非洲猪瘟疫情在各个省都发生过,有较大的污染面,加上现在生猪生产持续恢复发展,相关的调运活动也会持续增加,所以疫情发生的风险也有可能增加。

猪肉价格连续下跌,啥原因?新冠、非瘟双疫情下,将何去何从?

这也为养殖户敲响了警钟,如果非洲猪瘟疫情再度大范围卷土重来,恐怕市场将出现低价抛售现象,猪价将继续一蹶不振。

后期猪市何去何从?

从全年猪肉供需情况看,虽然生猪产能恢复积极向好,但猪肉供应偏紧的格局还没有根本改变。

4月20日,在2020年中国农业展望大会上,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市场分析预警团队猪肉首席分析师周琳对猪肉市场进行了汇报。在周琳看来,由于生猪供给偏紧,猪价涨幅加大,2019年全年猪价创历史高位,而2020年受新冠疫情以及生猪产能过度下降影响,猪肉产销缺口预计同比扩大32.7%,猪价将继续保持高位运行,预计猪肉产能到2021年底才恢复至常年水平,价格才能回落。


猪肉价格连续下跌,啥原因?新冠、非瘟双疫情下,将何去何从?

近期来看,国内新冠疫情影响进一步弱化,企业及餐饮行业复工率将进一步提高,4、5月份,全国各地大中小学校也陆续迎来开学,市场消费将进一步恢复。

猪肉价格连续下跌,啥原因?新冠、非瘟双疫情下,将何去何从?

另外,猪饲料的主要原材料为玉米和大豆,这两种作物我国主要依赖进口,在国外疫情爆发后,很多国家宣布暂停了粮食出口的政策,这影响到我国对玉米和大豆的进口,如果这些国家迟迟不宣布恢复粮食出口,那么将会导致玉米大豆价格上涨,养殖的成本也会随之增加。

猪肉价格连续下跌,啥原因?新冠、非瘟双疫情下,将何去何从?

同时,受全球疫情影响,猪肉进口主要源自德国、西班牙、法国、丹麦、美国等国,这些国家均受到疫情影响,后期对我国猪肉出口将产生影响,猪肉进口量和速度将会下降。

而农业农村部表示,下一步,将以粮食和生猪为重点,进一步抓好农业生产,加强市场监测预警,做好产销对接服务,切实保证农产品供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