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滬深300等指數走勢令人“迷惑”,上交所應急處置後直線拉昇

罕見!滬深300等指數走勢令人“迷惑”,上交所應急處置後直線拉昇


對於包括機構投資者在內的大多數投資者而言,此次異常造成的影響不大

4月20日,A股三大股指集體穩步上漲,而多個跨市場指數出現異常。滬深300指數低開逾2%,中證200指數低開逾4%,創業成長等多個指數更是異常大跌,而中證1000指數異常大漲,高開逾6%。這令投資者甚是疑惑。

罕見!滬深300等指數走勢令人“迷惑”,上交所應急處置後直線拉昇

對此,上交所連發三份公告稱,會同指數編制機構中證指數有限公司就相關原因進行排查。經應急處置,指數實時行情顯示已於13時恢復正常(相關指數的最高值、最低值等靜態指標將在收市後予以補正)。經排查,此次異常顯示系因週末上交所跨市場指數計算系統升級所致。

多位分析人士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於投資者而言,發現指數異常主要有幾個方向:

第一,股票都有漲跌幅限制,即使全部股票跌停,指數跌幅也不可能超過10%;

第二,相關性較大的指數出現較大偏差,屬於十分不正常的狀態;

第三,同一指數標的出現基差變動不正常,比如滬深300指數和滬深300期貨出現較大偏差;

第四,如果某個指數顯著差別於市場其他指數,也屬於異常現象。

多個指數出現異常

4月20日上午,滬市多個指數出現異常。中證1000指數開盤大漲6.56%,而中證指數系列其他指數則異常大跌,滬深300指數開盤跌逾2%。創業成長、醫藥生物、300醫藥、全指醫藥等指數跌幅超過10%。

罕見!滬深300等指數走勢令人“迷惑”,上交所應急處置後直線拉昇

上交所緊急發佈公告稱:“2020年4月20日上午,中證1000、滬深300、全指醫藥等部分跨市場指數出現異常。目前上海證券交易所正會同指數編制機構中證指數有限公司就相關原因進行排查。”

罕見!滬深300等指數走勢令人“迷惑”,上交所應急處置後直線拉昇

隨後,上交所對此表示歉意:“4月20日上午,部分跨市場指數出現行情顯示異常,本所已在第一時間關注到相關情況。對於該異常情況的發生,本所深表歉意。”發現異常情況後,上交所立即啟動應急處置預案,會同中證指數有限公司查找異常原因,將盡快於日內恢復相關指數行情的正常顯示。同時,對全市場交易繼續進行監控排摸,力保市場正常交易。經向各市場機構徵詢、瞭解,目前涉及本所的股票、債券、基金、ETF期權等產品和ETF申贖均未受影響。深圳證券交易所和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相關市場交易正常進行。

罕見!滬深300等指數走勢令人“迷惑”,上交所應急處置後直線拉昇

午後恢復正常

上交所在第三份公告中表示,經應急處置,指數實時行情顯示已於13時恢復正常(相關指數的最高值、最低值等靜態指標將在收市後予以補正)。經排查,此次異常顯示系因週末本所跨市場指數計算系統升級所致。本所對此次異常情況的發生再次表示歉意。本所將對安全運行機制進行全面深入核查,嚴守交易安全運行底線,完善有關規則制度和應急處理機制,切實維護市場安全穩定運行,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罕見!滬深300等指數走勢令人“迷惑”,上交所應急處置後直線拉昇

截至4月20日收盤,中證1000指數上漲1.63%,收報5803.4點;滬深300指數上漲0.36%,收報3853.46點。此外,其他指數也已經恢復,比如上午大跌的全指醫藥上漲1.56%,收報11825.86點。

如何判斷“異常”信息

格上財富研究員張婷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指數出現異常現象主要有以下幾種可能:

一是有人錯誤地提交了報價,並且確實有人在錯誤報價成交,且沒有在規定時間提出異議;二是在進行測試業務之後,忘記切換到正常狀態,導致報價出現錯誤。“對指數異常事故,交易所應該設置異常提醒,迅速快捷地發現異常,並進行解決。另外,可以進行事前預防,每日進行監控異常檢測”。

金恪投資集團董事總經理、註冊國際投資分析師(CIIA)張海亮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交易所此前的報價都是正常的,今日是第一次出現異常,監管部門對此也是高度關注。因此,未來的交易所IT報單機制應該會更加嚴謹。”

對於投資者而言,尤其是量化、指數期權套利、股指套利投資者,如果只參照交易所的報價,可能會作出錯誤的投資決策。值得注意的是,對於包括機構投資者在內的大多數投資者而言,此次異常造成的影響不大

在信息化時代,系統和數據是不停更新和迭代的,系統升級導致的數據異常在歐美市場也常有發生。因此,需要加強數據信息制度的管控體系,借鑑偶然發生的系統事故的經驗和教訓,不斷升級、完善交易所的信息化流程和風控體系。

“如果不是有幾個指數跌幅超過十個點,你們會懷疑今天的滬深300嗎?”某投資者表示。

張婷表示,目前期指和ETF報價未出錯,總體而言,本次部分指數出錯並沒有造成大的損失和影響。對於投資者而言,發現指數異常主要有幾個方向:第一,比如今日中證創業成長指數早盤跌逾20%,中證醫藥生物指數、300醫藥等跌幅均超15%,這就是異常的,股票都有漲跌幅限制,即使全部股票跌停,指數跌幅也不可能超過10%。第二,相關性較大的指數出現較大偏差,今日開盤除了滬深300指數跌幅超過2%,基本上其他主要指數均呈現上行,而上證50和滬深300指數的相關性很強,出現如此大的漲跌幅差距,屬於十分不正常的狀態。第三,同一指數標的出現基差變動不正常,比如滬深300指數和滬深300期貨出現較大偏差。第四,如果某個指數顯著差別於市場其他指數,也屬於異常現象。

張海亮指出,為避免因指數異常導致的投資受損,投資者可以參照多個數據源信息。今日早盤部分指數報價異常,但個股的價格以及其他很多指數的報價都是正常的,投資者可以參考其他數據來辨別異常現象,例如今天的股指期貨和指數ETF都是正常的。

“因此,投資者在執行投資行為的時候,儘量不要依賴單個數據源的信息,如果因為指數異常所帶來的損失,基本上都是投資者自己承擔。不過,在海外市場中,由於系統錯誤或者烏龍交易導致的異常交易,也有案例被認定為當日無效交易,我們也可以參考執行。”張海亮表示。

記者 朱燈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