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長期持有一隻股好還是波段持有一隻股好?

樂觀派糖糖


關於這個問題,可能也是很多投資者共同的困惑。究竟是應該長期持有一隻股票,進行“價值投資”,還是應該去分析預測高低點進行波段操作?關於這個問題,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論證,希望能撥開困擾大家的投資迷霧。

一、長期持有和波段操作誰賺錢?

有人說,股票要長期投資才能賺錢,如果持有貴州茅臺18年賺多少錢,如果從騰訊上市就持有賺多少錢?而很多人每天反覆買賣,實際上炒了十多年,時光耗去,但錢卻不見少,有些人還虧。看起來確實非常有道理的。

但是如果換一個角度來看呢,如果十年前持有中國石油,現在還是虧錢,十年前持有云南銅業,現在依然深套。如果在中途能做波段,其實還是可以賺到錢的。如此說來,其實長期持有並不一定就對,波段操作才是王道,

從以上兩個觀點來看,其實都是有道理的。長期持有可能很賺錢,也可能不賺錢。波段操作可能賺到錢,也可能瞎折騰。那麼不等於是白說了嗎?這就需要將上面兩個觀點應用到投資標的中去,進入下一部分的說明。

二、投資策略由投資標的決定

從剛剛的觀點對峙中,我們看到了矛盾的一面。不同的人,看待問的角度不一樣,得出的結論也不一樣。所以對於堅持認為長期投資正確的人,和堅持認為只有波段才能賺錢的人,相互之間都不能說服,原因就在於根本不在一個頻道。所以我們需要在矛看中去發現統一性。

我們說到長期投資,基本上都會共同的提到股神巴菲特,再看看巴菲特過去長期投資的股票,讓他賺到大錢的是哪些公司?真正讓巴菲特錢的是喜詩糖果、可口可樂,還有富通銀行、美國運通等,而且我們可以發現,巴菲特買入時公司估值都比較低。

很顯然,巴菲特長期持有並且賺錢的股票,都是週期性很弱的股,比如消費、銀行,這些行業受宏觀經濟的影響比較好,買入估值低,公司有競爭力,持續增長,自然長期持有能賺到錢。

同樣的道理,在中國股市,長期來看,漲得好的同樣是消費類公司,比如貴州茅臺、五糧液、伊利股份,形成了強大的品牌價值,業績穩定增長,在當初估值不高的時候買入,長期持有,自然就能賺錢。國內的大型銀行股也是如此,雖然經歷了2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又經歷了2015年的去槓桿股災,但是銀行股依然是不斷創新高的走勢,長長期來帶穩定的分紅回報。

再看看讓巴菲特虧損的公司,樂購,買入時估值高,66倍PE,後來造成嚴重的虧損。另一家康菲石油,這是很明顯的週期股,雖然買入的估值不高,但同樣賺不了錢。巴菲特還投資了中國石油,但是他是賺錢的,在中石油上市之際他就賣了,你說他是長期投資嗎?很明顯他也是做波段,因為當時中國石油估值高了,所以他就賣了。

通過將巴菲特的實際投資理念、行為,再和A股來對照,其實大家發現沒有,道理是相通的。即消費類的股票,具有“護城河”的公司,長期穩定增長,在低估的時候買入,長期持有就可以賺錢。如果是週期類的股票(石油、煤炭、鋼鐵等),就算是估值低的時候買入也可能會虧錢,因為這些公司本身股價呈現大週期波動,做波段反而能夠賺錢。

三、長期持有和波段操作的注意點

通過前兩條的說明,我們已經明白了長期持有和波段操作,關鍵在於選擇對應的投資標的。弱週期、具有競爭力、持續增長、盈利能力強的公司,估值合理可以長期投資。而強週期類的公司,受到宏觀經濟波動影響很大,長期持有很可能賺不到錢,波段操作可能會更適合。

但是需要注意一點,有些公司在長期持有的過程中,它不是一成不變的。即便是弱週期類股票,行業內分化也非常大。比如說白酒行業,貴州茅臺、五糧液越做越大,盈利不斷增長,但是皇臺酒業卻因虧損而退市了。醫藥行業,恆瑞醫藥越做越大,成為近3000億市值的醫藥股,同樣有因財務造假而淊入泥潭的康美藥業。需要在這個過程中,動態的跟蹤公司的發展情況,進行修正,而不是簡單的買入並持有就一定能賺錢。

而對於週期性股票,做波段相對更合理,這些公司的業績隨著產品價格漲跌,而產品價格受宏觀經濟影響受供求關係漲跌,因而業績呈現為某幾年賺很多,但行業出現拐點後,又在接下來的幾年虧損很慘,不能簡單的去看市盈率估值,而需要從行業的趨勢來分析,尋找拐點,在產品價格低廉、需求不振的週期中捕捉到經濟復甦的拐點,然後佈局,在繁榮週期的過程中,產品需求大增,就會有很多公司進入該行業增加供給,從而形成拐點,在業績最好的時候就要開始準備撤離。這與傳統的市盈率估值投資是相反的,也就是需要進行“逆向投資”,才能真正做好波段。


總結:股票應該長期持有好,還是應該做波段好,取決於股票所處的行業。弱週期性的行業,對於具有競爭力、盈利能力強、穩定增長的公司,可以在低估時買入並長期持有,但是需要動態的跟蹤修正投資。而對於週期類的股票,長期持有很難賺錢,適合波段操作,但投資邏輯是相反的,不能在盈利最好、估值最低時投資,而應該捕捉行業的拐點,進行逆向投資。


財經宋建文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希望可以幫到您!

從哲學的角度上說,凡事沒有絕對的。也就是說,這道題的結論不唯一,這由回答問題的人的操作能力決定。

凡事都有利弊,這需要看清各自的利弊,然後權衡之後,做出選擇。

長期持有好?還是波段比較好?

1、沒有隻漲不跌,也沒有隻跌不漲。

2、漲多了就跌,跌多了就漲。

3、漲跌交替出現的過程中,出現了波段。

4、波段疊加之後,有了長期趨勢。(只有三種可能:上漲、橫盤、下跌)

看下面三張圖:


長期上升

如果是長期上升(第一個假設),假如能做到高拋低吸(第二個假設),做波段的收益(累計漲幅1+2+3)要大於長期持有(長期漲幅4)

長期橫盤


長期下降

綜上所述,得出以下結論:

操作能力支持的前提下,波段好過長期持有。(要有操作能力支持!)

進一步解釋一下,這個結論只能是理論上的,實際上,這只是一種理想狀態。

導致理論和現實之間的差距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操作者的能力(這個是主要的),一個是波段與波段之間,下跌幅度的大小。

接下來,延伸一下,談談投資和投機,投資包括股市中的長線與基金投資,投機指的是股市中的短線。

解決問題的辦法,找一條適合自己投資週期的均線,均線向上,長期好過波段;均線橫向移動,或者下降,波段好過長期持有。

如下圖:

中長期的均線(60和120)都向上,則長期持有。

中長期均線(60和120)都向下,則做波段。

目前上證指數長期均線向上,則追蹤上證指數的指數型基金可以長期持有。


靜觀v財經


股票交易理論上千人千面,同樣的股票即便是不同的人操作,也會有不同的效果,這跟認知有關,也與性格有關。

不過,到底一隻股是長期持有好,還是波段持有好?天檀的觀點非常明確:當然是波段操作效率更高。我們以青島海爾(600690)為例來說明問題:

從圖中可以看的很清楚,青島海爾十幾年時間都運行在上行趨勢中,但這個上升顯然不是一蹴而就一口氣漲上去的,而是呈現出典型的波段上漲特點。

針對這種類型的品種,如果長期持有確實可以穩定盈利,但如果你換一種方式,每次在波段谷底買入,但並不一定每次都在波段最高點賣出,累計疊加下來的收益一定會超過長期持有不動帶來的收益。

有些人說:不是所有的股票都像青島海爾一樣是這麼典型的波段走勢。這確實沒錯,但本題的重點是對一隻股票長期持有收益大,還是波段持有收益大。所以,我們的答案當然是就這個問題而進行的回答。(公眾號:天檀FB)



喜歡嗎?記得關注點贊,留下腳印,常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