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球員一個教練,來自NBA的兩人,或將掀翻CBA現有訓練方式

每一場比賽都是追夢之旅,每一粒進球都是夢想的腳步,運動的路上,小夢陪您。對於籃球來說,在美國已經發展了很多年了。雖然在早幾年的時間裡,中國也出現了不少很優秀的球員,但是伴隨著時間的變換,這些球員也都開始退役,現有的球員中也沒有能接過重擔的球員,於是就造成了籃球開始有了頹勢一說。

一個球員一個教練,來自NBA的兩人,或將掀翻CBA現有訓練方式

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外球員在對抗上就會出現更多的失誤,於是就有不少人說是天生的身體素質跟不上。但是在最近的比賽中發現,並不是身體素質問題,而是個人訓練的問題。

一個球員一個教練,來自NBA的兩人,或將掀翻CBA現有訓練方式

在這之前,很多人覺得亞洲球員打不過歐美球員時因為本身的身體素質就不一樣,很多人都覺得這個是天生的問題,根本沒有人想到後天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一個球員一個教練,來自NBA的兩人,或將掀翻CBA現有訓練方式

但是直到兩個人來到了CBA,才讓大家知道原來身體素質這一說根本就不是比賽輸贏的關鍵,關鍵點所在的地方,是這個球員為此做過多少努力。

一個球員一個教練,來自NBA的兩人,或將掀翻CBA現有訓練方式

對於林書豪來說,為了能夠得到當時在NBA的隊友的認可,所以他自己經常在大家都休息的時候,還堅持自己的訓練。

一個球員一個教練,來自NBA的兩人,或將掀翻CBA現有訓練方式

終於在慢慢地將所謂的“身體素質”差距彌補了回來。當然其實不是現在,早在2012年,林書豪就因為自己選秀時的各項素質而備受關注,同時,那年也是他拿到了好成績的時候。

一個球員一個教練,來自NBA的兩人,或將掀翻CBA現有訓練方式

來到CBA之前,還要不少人認為歐美球員和亞洲球員在身體素質上有差距,但是當林書豪打了比賽之後,有這樣想法的人就被實力打臉了。就比如在最近的一場比賽上,同樣都是亞洲人,但是持球進攻的林書豪卻可以把另一個球員給撞飛。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就連NBA也沒有那麼大的差距吧。

一個球員一個教練,來自NBA的兩人,或將掀翻CBA現有訓練方式

當然,只靠他一個人肯定是不能證明的,那麼加上從NBA回來,在CBA待了很多年,現在在北控做教練的馬布裡呢?馬布裡對於球員訓練的時候只是跑步非常不解。一個球員在想要上場比賽的話,怎麼能只跑步來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呢?換而言之,跑步能帶來多少呢?

一個球員一個教練,來自NBA的兩人,或將掀翻CBA現有訓練方式

總的來看,CBA很多球員其實並不是沒有實力,也並不是不能夠有很好的發展。只是他們太過於不重視自己的基本訓練。要知道在球員實力相差不大的情況下,誰的基本功紮實誰就能有更大的突破。不知各位小夥伴有什麼看法,大家可以評論區留言與小夢和其他運動愛好者一起交流討論,點個關注更是感激不盡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