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最美四月天 少年奮發正當時-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人間最美四月天 少年奮發正當時

學生餐桌被隔板隔開了單獨的就餐空間。上游新聞記者 錢波 李野 攝

人間最美四月天 少年奮發正當時

兩江中學,心理老師給學生講解怎樣調整心態。

人間最美四月天 少年奮發正當時

華渝實驗學校,消防指戰員給同學們分發消防安全讀本。

人間最美四月天 少年奮發正當時

楊家坪中學,對進入學校的學生行李進行消毒。

人間最美四月天 少年奮發正當時

兩江中學,保安對進入學校的學生檢測體溫。

人間最美四月天 少年奮發正當時

珊瑚中學明佳校區,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認真學習備戰考試。上游新聞記者 甘俠義 攝

開學第一眼:升旗儀式教室直播,教室單人單座,校長寄語學生大顯身手,莫負春光

開學第一課:有的學校搞測試,有的搞心理疏導,老師建議調整好狀態,備考無障礙

開學第一餐:基本是錯時就餐,有的實行套餐制,學生感嘆一頓飯吃出“高考”感覺

開學啦!昨日,重慶市各中學初三、高三年級學生正式返校復學,同學們重回熟悉的校園,開啟了春季新學期。開學後,進校、上課、就餐……在疫情影響之下,校園裡原本習以為常的事情,帶上了新鮮感,有了新規定。那麼,結束了“史上最長寒假”,各校畢業年級的學生迎來了一堂怎樣特別的開學第一課呢?同學們一天的學習生活將是怎樣的呢?昨天上午,重慶晨報·上游新聞記者兵分多路,走進多所中學校,進行了實地打探。

第一課

調整心態 心理老師助力迎考

摸底測試 高三年級復課即是衝刺

在重慶外國語學校高三年級,雖然是開學第一天,但同學和老師們很快都進入角色。早上7點50分,同學們全部進入教室就坐開始自習。學校根據高考科目,安排了一場摸底考試,檢測學生假期里居家學習情況。

早上9點,隨著上課鈴聲響起,記者在高三9班看到,同學們都戴著口罩,單人單座,正在聚精會神地進行入學摸底測試。首堂進行的是語文考試。

高三年級主任葉小兵介紹,摸底檢測作為學校對線上線下教學銜接的第一個部分,和高考的科目、時間安排一致,“通過入學檢測,老師們就能清楚地知道學生居家學習期間的複習情況,為下一階段的教學提供一個依據和參考。”

教室的黑板上,“科學防疫 高效學習”幾個用紅色粉筆寫下的大字十分醒目。“我們的開學第一課有兩個部分,從學生返校就開始了。”班主任陳仲梅老師說,在摸底檢測前,昨晚先進行了一場主題班會。

疫情防護、應急處理……這場班會上,陳老師播放預防新冠肺炎病毒的視頻,對同學們進行防疫知識的普及,同時,就疫情期間學校的具體要求給同學們作了講解說明,並對考前學習作了備考指導。

“回到學校上課,見到老師和同學們,非常開心。”高三9班學生黃瑞年說,相比在家上網課,回到學校上課更有緊迫感。“能夠重新回到課堂很不容易,我會更加的努力,在高考中發揮出最佳的狀態!”對於接下來的高考,他充滿了信心。

調整心態 心理老師助力迎戰高考

“面對高考,我的心情充滿了烏雲、閃電、雨滴,內心很不安。”“在家裡上網課效率低下,沒有複習好,距離高考只有70多天了,很擔心自己不能交出滿意的答卷”……昨日,重慶市兩江中學校高三1班迎來了特殊的開學第一課,心理老師幫助學生調整心態迎戰高考。

課堂上,心理老師陳晨讓學生們閉上眼睛,冥想自己頭腦中天空的狀態,並用彩色筆畫下。在白紙上,有的學生畫下了藍天白雲陽光,有的學生畫下了烏雲閃電狂風大雨……短短几分鐘,學生的心理狀態便透過一張張簡筆畫,呈現在老師面前。

“我一直都想考川大,在家裡也複習得挺好的,所以面對高考我很有信心,我的天空陽光明媚,美好的未來在向我招手。”

“我的心情很複雜,高考延期對我們來講是機遇也是挑戰。我覺得眼前充滿了閃電、烏雲、風雨,但是我也相信經過努力,我們會見到藏在雲背後的陽光。”

“我很期待大學的生活,所以我覺得烏雲背後肯定是金燦燦的陽光。”課堂上,同學們分享了自己的作品以及情緒。

“面對疫情,面對高考延期,焦慮、壓抑、迷茫都是很正常的心理狀態,現在已經復學,希望大家儘快恢復狀態,投入到正常的學習中來。”陳晨說,高三時間重要,但效率更重要,希望同學們可以保證每天7小時睡眠,午間休息20分鐘,只有休息好了,學習效率才會大大提高,事半功倍。同時,每天要給身體足夠的激活信號,如唱唱歌,打打球,學會釋放自己。“我還建議大家可以制定快樂清單,如校園景點打卡,在熟悉的環境中找回自己。同時準備各種自己喜歡的文具,以及制訂學習計劃表,組團跑步調整生物鐘,記錄讓自己感動的事情等,通過各種方式讓自己有一個好心情。”

抗疫事蹟 教導學生樹立遠大理想

開學典禮後,兩江新區金溪中學開始開學第一課。“請大家把袖子拉起來。”學校專門錄製了七步洗手法的教學視頻,在初三1班,老師為同學們播放視頻,教學生正確的洗手流程。然後,老師再帶著同學們操作一次,熟悉整個流程。

隨後,在老師的指導下,演示語文和化學的收作業流程,每一列的第一位同學是小組長,開始收作業前,小組長自己先拿上作業,雙手託舉,然後其他同學將作業直接放在其作業之上。

據悉,金溪中學的開學第一課,除了對學生進行收心教育、感恩教育和防疫知識教育外,還要播放《特殊時期畢業生的心理健康指導》專家視頻講座,對學生們進行心理疏導。

在重慶珊瑚中學明佳校區,學生們進入校園後,首先進行了開學第一課的升國旗儀式。“這次升國旗儀式和往常不同,我們沒有站在操場上,而是在教室裡,通過廣播直播的方式進行。”徐佳同學告訴記者,疫情期間自己非常想念老師和同學們,今天回到久違的校園裡,自己很高興。“特別是在開學第一課上,老師給我們講了很多抗疫故事和衛生、安全知識。告訴我們全力以赴,衝刺中考,盡少年之力,不負韶華。”

對於開學第一課的內容,重慶珊瑚中學明佳校區文宇主任認為,用“抗疫”故事來引導學生思考不同社會角色應該如何正確對待生命、如何承擔責任、如何堅守誠信,能夠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我們開學第一課還從防‘疫’知識講解,衛生習慣的養成,引導學生防‘疫’不鬆懈。引導同學們繼續對‘疫’情保持高度警惕,嚴密防範,嚴格落實勤洗手、戴口罩、測體溫、不聚集、講衛生、多通風等疫情防護要求,全面做好自我防護。”

第一眼

單人單座 升旗儀式教室直播

直播開學典禮

校長寄語學生大顯身手

昨日早上不到7點,空中飄著零星小雨,重慶兩江新區金溪中學大門口,校長楊剛和學校的老師們,戴著口罩,在門口迎接初三學生回校。

一名女生提著餐盒,看到迎接的老師,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快步朝校內走去。

進校分成了兩個通道,一邊用的是紅外線測溫儀,另一邊則是額溫槍。同學們間隔一米排隊測量體溫,兩三秒就能完成測量,之後,再用免洗消毒液清洗手部,進入校園。

走進校園,同學們按照劃定的通行路徑行進。有同學左看看右看看,重新回到闊別了幾個月的校園,大家都感覺特別親切。一名高個子男生說,“校園裡的樹都發新芽了。”

在教室門口,放著晨午檢記錄簿、消毒液等物品。進入教室之前,班主任將再次用額溫槍檢測體溫並記錄。

早上8點,一場特別的開學典禮舉行。伴隨著莊嚴的國歌聲,鮮豔的五星紅旗在屏幕中緩緩升起。返校後的金溪中學學子面對國旗肅穆敬禮,高唱國歌隔著屏幕表達對祖國的敬意。

在學校錄播室,楊剛校長進行了開學致辭直播。“在這個漫長的寒假裡,在那些或茫然或感動或悲傷或堅強的瞬間,相信你收穫了思考與成長,對生命有了更深刻的感悟。終於在四月,我們可以重返闊別已久的校園……重逢在春日的豔陽下。”楊剛最後寄語同學們,大顯身手,構築出一條通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寬闊大道。

開學典禮後,同學們進行課間活動。“同學們,先來一次高抬腿。”每個同學前後左右之間間隔兩米左右,體育老師說,先來一組熱身運動,給同學們找找感覺。校內多處寬敞區域都安放了寫著班級名稱的標識牌,每個班級固定在該區域進行課間活動。

教室單人單座

隨處可見防疫知識宣傳

早上7點,重慶外國語學校分校初三、高三近千名走讀學生開始陸續到達學校。學生們在校門外排好隊,保持間隔一米的距離,在老師的引導下,從紅外測溫儀門閘分三組開始進入校園。學生們通過臉部掃描,自動測試體溫同時識別身份有序入校。

校門內,兩名生活老師同步拿著額溫槍在一旁做好了準備,對於紅外測溫儀發出異常提醒的學生,由他們進行復測後體溫正常才能進校,如果經過複測仍顯示異常,學生將由校醫接送到隔離室進行再次檢測和確認。

這只是走讀生進入校門檢測的第一步。當所有學生通過指定路線來到教學樓,還要由班主任老師逐一進行晨檢,體溫正常才能進入教室。教學樓的過道里,隨處可見防疫知識宣傳畫。上午8點,隨著上課鈴聲響起,學校一、二教學樓的教室裡,同學們單人單座,開始上自習。

“為了加強防護,我們將課桌由原來的兩人一桌調整為了單人單座,讓每個學生跟前後左右的同學都保持適當的距離。”學校副校長肖豔介紹。

不僅如此,課間休息,學校設置了專門的學生進出教室的固定路線,各班級錯峰下課,學生出教室需要靠右行走、保持間距。

定期對手消毒

課間時間學生不能聚集

在重慶市第57中,同學們進入學校後來到了操場,在操場上由警戒線拉成了四條通道,目前開放了兩條通道,由兩名老師分別為每一位進入學校的同學測量體溫。在通道一側,疾控中心人員、上清寺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生、校醫現場嚴格把關。“但凡是體溫超過37.3攝氏度的都不允許進入學校。”現場醫生表示,在操場的另一側設置了臨時隔離區,如果體溫過高就需要去那裡休息調整,隨後使用水銀體溫計進行復查。

“目前只有初三返校因此只開放了兩條通道,等到初一初二返校時,將同時開放四條,方便同學們不扎堆更快更順利地進入校園。”相關負責人表示。

進入學校後,同學們依次走進自己的教室,開啟第一天的早自習。記者看到,每個教室裡都準備了體溫槍和消毒液。按照學校的相關規定,每天早中晚三次對學生進行體溫測量,要求孩子們勤洗手,根據需要,定期對手進行消毒。另外,在課間時間,學校要求同學們不能聚集,並保持一定社交距離,觸摸物品後要及時洗手消毒。

之後的全校班會課上,校長汪紅霞通過學校廣播系統進行了開學典禮的講話。

汪紅霞提出,同學們要快速適應新的要求,戴口罩,洗手,走規定的路線,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離等。同時,她還鼓勵學生:“向上的路註定是艱難的,而向下的大門永遠敞開,我們依然選擇相信:學習可以改變命運。”

第一餐

錯時就餐 吃出“高考”的感覺

開學後,如何在學校就餐,成為家長們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昨日,我們來到兩江新區金溪中學,看看返校後的初三學生們是如何就餐的。

一大早,金溪中學的食堂工作人員就為學生返校的第一餐忙碌起來,工作人員對餐廳各個部分全面清洗、消毒後,有序地開展準備工作,盡心竭力地為學生準備可口的飯菜。

開學前,學校對食堂員工實行安全衛生全員培訓,實現核酸檢測全覆蓋,保障學生安全復課。

學校實行錯時就餐,該校初三5個班級,近160人,每個班級錯時5分鐘前往食堂。

中午12點20分,下課鈴聲響起。學生們拿著從班主任那裡領取到的固定號牌,有序排隊,單循環進入食堂。進入食堂門口,首先要用免洗消毒液洗手。

當天的菜品很豐富,2葷1素1湯,包括紅燒排骨、萵筍肉片、花菜和黃瓜皮蛋湯,老師提前將飯菜打好,學生排隊取餐。一名男生,輕輕踮著腳側著身子朝前看,男生笑言,“好久沒在學校裡吃飯了,還挺想念食堂師傅的手藝的。”

取餐後,學生們會根據號牌,按照指定路線,走到固定的座位上就餐。也就是說,這一段時間,每名學生領到號牌都會坐在相對固定的食堂座位上,不出現頻繁換座位的情況。

在編排學生的號牌時,充分考慮到學生在教室中的座位順序,儘量讓食堂前後座學生的順序和班級座位順序相一致,減少交叉。

食堂的餐桌由原來的6人桌改為2人桌,並設置隔板保持間距。有學生端著飯剛坐下,看見隔板上印著的字,先是愣了一下,然後不禁笑出了聲。原來,在隔板的一側,印著多首“初中生必備古詩詞”,老師說,後期可能還會在隔板上增加數學公式等,不斷更新。

學生就餐期間不能串座、不能講話,如果需要添飯,要提前觀察打飯窗口是否還有其他人,最好等到窗口無其他人,再上前添飯。一向嘈雜的食堂變得異常安靜,有學生感慨,一頓飯吃出了“高考的感覺”。

久未在學校吃飯,學生們都吃得津津有味,餐盒裡的飯菜大都吃得很乾淨,鮮少有剩菜剩飯。

“有肉、有菜,葷素搭配,很豐盛。”一名學生吃完午飯,趕緊擦了擦嘴巴,把口罩戴好,按照地面指示的單循環通道走出食堂。

據悉,該校在後期其他非畢業年級開學後,畢業年級將採取送餐至教室的方式,與非畢業年級分開就餐。

而在重慶外國語學校,記者在學校食堂看到,食堂的每張餐桌都用防疫隔板一分為四,進行了專門的隔斷。“一張桌子兩個人同向就坐,同學們進食堂排隊取餐、就餐、離開,都有清晰的路線,按環狀路線,不走回頭路。”工作人員介紹,學生們就餐按年級分了三個時段錯峰下課就餐。為減少接觸、交流,學校採取套餐制,套餐按不同價格分為三種,學生自選。

在重慶市第57中學,學生的飯菜都是採用配餐盒飯分餐到每個班級,學校食堂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對於每個班級來取餐的人員,食堂有規定,要求進行錯峰取餐。

重慶晨報·上游新聞記者 林祺 秦健 林祺 付迪西 曲鴻瑞 陳竹

來源: 重慶晨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